首頁 資訊 物理因子療法概述

物理因子療法概述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5月20日 16:01

物理因子療法概述

物理因子療法是應用自然及人工的各種物理因子,作用于人體并通過神經(jīng)、體液、內(nèi)分泌和免疫等生理調(diào)節(jié)機制,達到預防、治療和康復目的的方法。

物理因子:

電 electrotherapy

光 light therapy

聲 sound therapy

磁 magnetic therapy

熱 heat

冷 cold

水 hydrotherapy

力 kinesitherapy /exercise

分類:

電療法:低頻、中頻、高頻電療法

光療法:紅外線療法、可見光療法、紫外線療法和激光療法

磁療法:靜磁場療法、動磁場療法等

聲療法:超聲波療法、超聲藥物透入療法

熱療法:石蠟療法、泥療法等

冷療法:冷凍療法、超低溫療法等

水療法:藥物浴、淡水浴、渦流浴、水中運動、渦流氣泡浴等

其他療法:生物反饋療法、高壓氧療法等。

共性作用:

1、充血、消炎、鎮(zhèn)靜、鎮(zhèn)痛。

2、使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性及傳導性降低。

特殊性作用:

直流電的電解作用;

低頻電流能引起肌肉的收縮;

高頻電流使組織內(nèi)部產(chǎn)生顯著的內(nèi)源性溫熱;

超聲波之機械振蕩;

紫外線能使皮膚產(chǎn)生紅斑,促進維生素D的形成。

程序:

1、向患者介紹你自己。

2、解釋所采取治療方法的優(yōu)點、作用,獲得患者的同意。

3、詢問患者是否存在某些禁忌癥。

4、囑患者擺放好體位。

5、測定患者皮膚感覺。

6、測試儀器和器械。

7、開始治療。

8、結(jié)束治療。

直流電療法

概念:電荷流動方向不隨時間而改變的電流叫直流電,用直流電方法作用于人體來治療疾病的方法叫直流電療法。

特點:電壓低(30~80V)、電流強度小(<50mA)。

生物物理作用與生物化學作用:①對人體產(chǎn)生生物理化作用的基礎(chǔ) ②電解及電解產(chǎn)物 ③電泳與電滲④酸堿度改變 ⑤改變組織含水量 ⑥細胞膜通透性變化 ⑦組織興奮性變化 

電泳:直流電通過人體時,蛋白粒子及其吸附層向陽極移動,稱為電泳。

電滲:擴散層正離子連同其水化膜向陰極移動稱為電滲。

治療作用:⑴促進骨折愈合 ⑵消炎、促進肉芽組織的生長 ⑶鎮(zhèn)靜和興奮作用⑷對癌癥的治療 ⑸對冠心病的治療⑹對靜脈血栓的治療。

離子導入的因素:在一定范圍內(nèi),溶液濃度越大,導入數(shù)量越多,不溶解的藥物不能導入皮膚;通電時間長導入量多,下肢,特別是小腿最少。一般情況下,導入的藥物為襯墊中藥物總量的2%-10%所以導入體內(nèi)的藥物量是很少的。

低中高頻電療法

光療法

紅外線療法:產(chǎn)生溫熱效應。

治療作用

1)緩解肌肉痙攣2)鎮(zhèn)痛作用3)消炎作用4)促進組織再生5)減少燒傷創(chuàng)面或壓瘡的滲出,減輕術(shù)后粘連,促進瘢痕軟化。

治療中:

以患者舒適溫熱感為宜,一般照射溫度不應超過45℃,每次照射時間為20-30分鐘,每日1-2次,15-20為一個療程。

可見光對組織的穿透力以紅光最強,可見光的生物學作用既有紅外線的作用又有紫外線的作用,即溫熱作用和光化學作用。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藍紫光治療時,以新生兒胸骨柄為中心進行照射,燈距70cm每照射6-12小時,停止照射2-4小時,總照射時間為24-48小時。每日一次,一次15-30分鐘,10-20次為一個療程。

各種波長紫外線引起的紅斑反應強度不同,以254nm的紫外線致紅斑作用最為明顯。

紫外線潛伏期4-6小時。

治療作用:1.消炎2.鎮(zhèn)痛3.殺菌4.促進維生素D3的形成 5.光致敏:促進皮膚細胞合成黑色素,用于治療白癜風。

紫外線照射的劑量以最小紅斑量(MED)表示,即某一紫外線燈管在一定的距離下垂直照射人體一定部位皮膚引起最弱紅斑所需要的時間。MED反映機體對紫外線的敏感性。

激光療法的特點:1.高度定向性 2.高亮度性 3.高單色性 4.相干性好。

激光主要治療作用是消炎,適用于皮膚科疾?。吼囵?,蕁麻疹,皮膚感染,濕疹。

超聲波療法

超聲波是指頻率在20kHZ以上,應用超聲波作用于人體以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物理治療方法,一般用750-3000kHZ。

半價層:指超聲波在某種戒指中衰減到原能量一半是的厚度,通常用來表明一種介質(zhì)對超聲波的吸收能力或超聲波在某一介質(zhì)中的穿透力。

禁忌癥:1. 循環(huán)不良2.急性發(fā)炎3.尚未痊愈的骨折處4.肌腱與韌帶修復5.骨質(zhì)疏松癥6.感覺喪失。

治療時間5-10分鐘,大面積移動時可適當延長至10-20分鐘,6-10次為一療程。

治療部位至少為聲頭面積的2-3倍。

不良反應:燒傷,疼痛。

傳導熱療法

傳導熱療法:通過調(diào)整人體組織溫度產(chǎn)生物理變化,以達到所希望治療效果的方法。

治療作用:1.增加組織代謝率2.血管舒縮效應3.降低血粘度4. 神經(jīng)肌肉效應5.增加膠原組織的伸展性。降低結(jié)締組織的流體粘滯性。

濕熱袋敷療法作用深度2-3cm,10分鐘溫度達到最高。

石蠟療法禁忌:開放性傷口避免灼傷,缺乏認知能力,皮膚病,周圍循環(huán)損壞,出血或血腫患者,植皮術(shù)后

壓力療法

壓力療法:是指對肢體施加壓力,以達到對疾病治療的一種療法。

作用機制:改變機體的外部壓力差 促使血管內(nèi)外物質(zhì)交換,改善交換障礙 促進潰瘍、壓瘡的愈合 促進再生修復,水腫的吸收。

治療作用:提高組織液靜水壓,迫使靜脈血和淋巴液回流。增加纖溶系統(tǒng)的活性。

遠端到近端:動脈阻塞

近端到遠端:淋巴回流障礙

每次治療20~30min 治療每日1或2次,6~10次為一個療程。

磁療法

治療作用 :消炎、消腫作用 鎮(zhèn)靜作用 止痛作用 促進骨折愈合作用。

適應癥:骨折,骨不連,骨質(zhì)疏松,失眠。

靜磁場:小劑量<0.3T中劑量為0.3-0.6T大劑量>0.6T。

動磁場:小劑量<0.1T中劑量為0.1-0.3T大劑量>0.3T。

水療法

水療法:是以水為媒介,利用不同溫度、壓力、成分的水,以不同的形式作用于人體,來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提高康復效果的方法。

治療作用:對肌肉系統(tǒng)的影響 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影響 對泌尿系統(tǒng)的影響 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影響。

冷療法

冷療時皮膚感覺:冷感,燒灼感,疼痛,麻木。

冷療作用:引起反射性血管收縮 血液粘稠度增加 血管平滑肌收縮 血流量下降 細胞間液流動減慢 減輕炎癥 緩解疼痛 代謝率降低 。

每次15min,每1-2小時1次,治療后患者抬高并用繃帶加壓。

禁忌:損傷血液循環(huán),如周圍血管疾病,深靜脈血栓、心臟疾病及血壓異常患者 感染、皮疹、開放性傷口 、對冷過敏、風濕性疾病患者。

生物反饋療法

生物反饋療法:一般是指應用電子儀器將人們通常情況下意識不到的生理活動和生理功能變化,轉(zhuǎn)變?yōu)榭梢员蝗烁杏X到的信號,再讓患者根據(jù)這些信號學會控制自身不隨意功能的治療或訓練方法。

分類:1.肌電生物反饋 2.皮溫生物反饋 3.血壓生物反饋 4.心率生物反饋 5.腦電生物反饋 6.皮膚電生物反饋

其它療法

高山療法一般指海拔在1500~3000m的高地為適宜。

牽引療法是將外力施加于患者身體一定部位,通過牽拉作用以達到治療目的的治療方法。

牽引的作用機制:(1)減輕椎間盤壓力促使髓核不同程度地回納,解除對神經(jīng)根的壓迫(2)解除肌肉痙攣(3)促進炎癥消退 (4)解除脊柱小關(guān)節(jié)負載

腰椎牽引的作用:促進突出的椎間盤還納;減輕對神經(jīng)組織的壓迫,消除炎癥。

斜位自重牽引:牽引時間每天4h,

床上重錘牽引:牽引時間首次可定為1h,休息20min后繼續(xù)牽引。

牽引臺重錘牽引:重錘重量從每側(cè)8kg,牽引時間每次10~15min。

動力骨盆牽引:間歇牽引重量可從20~30kg開始逐漸增加至適當重量,一般以不超過體重為原則。牽引時間15~20min,間歇時間可在30秒以內(nèi)進行調(diào)節(jié),例如牽引1min,間歇l0秒。

沖擊波適用于肌腱附著點?。壕W(wǎng)球肘,肩峰下撞擊綜合征,跟腱炎。

沖擊波禁忌癥:局部感染,小兒骨骺端,帶有心臟起搏器患者,反射性營養(yǎng)障礙患者

沖擊波:2-10HZ 沖擊2000次,5-10分鐘

高壓氧副作用:氧中毒,氣壓傷,減壓病

高壓氧適應癥:各種中毒,溺水、電擊傷、麻醉意外等引起的腦缺氧、腦水腫,腦血栓、腦萎縮、腦功能不全等。

以上物理因子療法簡單概述內(nèi)容,更多詳細內(nèi)容請參考書籍及相關(guān)文獻資料。

相關(guān)知識

認知行為療法概述
拔罐療法概述
物理治療學物理因子療法冷療法.docx
醫(yī)療保健電子商務(wù)趨勢概述
醫(yī)療機構(gòu)概述
(最新整理)全谷物食品概述
健康物聯(lián)網(wǎng)概述
社區(qū)護理:家庭護理概述
全谷物食品概述
中醫(yī)心理學概述

網(wǎng)址: 物理因子療法概述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29293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