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痛風風險:遺傳傾向與外在因素如何共同影響健康

痛風風險:遺傳傾向與外在因素如何共同影響健康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5月24日 05:05

痛風,這一種發(fā)作時令人痛不欲生的病癥,每當風吹過患處,便仿佛遭受酷刑。最近,韓國一項涵蓋500多萬人的大型研究揭示,痛風更偏愛男性,且存在遺傳傾向,擁有痛風家族史的人罹患此病的風險高達近1.5倍。《生命時報》近日對該研究進行了報道。

01痛風的遺傳與外在風險

近日,一項涵蓋500多萬人的大型研究在韓國揭曉,揭示了痛風與遺傳的關聯(lián)。研究團隊從韓國國家健康保險數(shù)據庫中精心抽取了552萬人的詳盡數(shù)據,經過深入分析后發(fā)現(xiàn),那些擁有痛風家族史的人們,其罹患痛風的風險顯著增加了近1.5倍。這一發(fā)現(xiàn),為痛風會遺傳的觀點提供了新的有力證據。

△ 痛風的遺傳傾向

遺傳因素會與超重/肥胖、飲酒等因素共同作用,增加痛風的風險。具體而言,有痛風家族史且超重的人(體重指數(shù)在25~30之間),其痛風風險會顯著增加至3.39倍,而肥胖者(體重指數(shù)大于30)的風險更是高達6.62倍。同時,有家族史且飲酒的人,其痛風風險也會增加2倍,并且男性受到的影響通常比女性更為顯著。

研究者建議,痛風患者的一級親屬應更加積極地控制飲酒和體重,以降低痛風發(fā)作的風險。對于那些既有痛風家族史又屬于飲酒和肥胖范疇的人群,應特別關注,因為他們屬于痛風的高危人群。

此外,痛風是一種以嘌呤代謝障礙和高尿酸血癥為基礎的炎癥性免疫疾病,常累及關節(jié)和腎臟等全身多系統(tǒng)。海鮮、肉湯等食物含有大量嘌呤,消化后產生的尿酸在肝腎分解時可能處于過飽和狀態(tài)。當血液流經關節(jié)附近時,過量的尿酸會形成尿酸鹽結晶,引發(fā)免疫反應和炎癥,導致紅、腫、熱、痛等癥狀的出現(xiàn)。

截至當前,我國高尿酸血癥患者數(shù)量已達1.4億,約每十人中就有一人受到影響。高血尿酸水平會顯著增加痛風的發(fā)生風險。此外,痛風不僅損害關節(jié)健康,還與慢性腎病、心腦血管疾病以及性功能障礙等問題緊密相關。

△ 外在風險因素對痛風的影響

痛風的發(fā)病原因復雜,涉及遺傳、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多個因素,同時,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飲酒(特別是啤酒)和高嘌呤飲食(如海產品、動物內臟、肉湯和火鍋)也會增加痛風的風險。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有三類人群更容易受到痛風的侵襲:有痛風家族史的男性、肥胖者以及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有家族史的男性患者:有痛風家族史的人群患痛風的幾率確實高于普通人群。例如,若父親和爺爺都患有痛風,則子女的患病風險會顯著提升。這主要是由于家族遺傳中尿酸代謝功能的薄弱,以及與痛風緊密相關的基因突變所致。

男性患者遠多于女性:男性痛風患者的數(shù)量遠超過女性,男女患者比例約為15:1。這主要是因為女性在絕經前受到雌激素的影響,具有促進尿酸排泄的作用,從而降低了痛風的發(fā)生率。然而,絕經后女性的痛風發(fā)生率則與男性相當。

愛喝酒:酒類中嘌呤含量高,每日飲用酒精量為10~14.9克時,痛風急性發(fā)作的風險將增加32%。此外,酒精在肝臟代謝過程中會產生乳酸,而乳酸與尿酸的排泄機制相似,其增多會干擾尿酸的正常排泄,導致血尿酸水平上升。

肥胖:研究顯示,有痛風家族史者若同時存在肥胖和飲酒問題,會顯著增加痛風的發(fā)病風險。肥胖人士常伴有胰島素抵抗,這可能引起尿酸代謝、糖代謝和脂肪代謝的混亂,進而導致低排泄型高尿酸血癥。同時,肥胖還會導致內分泌系統(tǒng)失衡,如雄激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下降,酮體生成增多,這些都會抑制尿酸的正常排泄。

△ 降低痛風風險的措施

盡管痛風的部分遺傳因素無法改變,但通過控制外在風險因素,可以顯著降低發(fā)病可能性。具體來說,以下措施值得推薦

每年進行體檢:有痛風家族史者應每年接受健康體檢,特別關注血尿酸水平。一旦發(fā)現(xiàn)指標異常,應立即就醫(yī)并著手改善生活方式。

不是所有的高尿酸都會演變?yōu)橥达L,但血尿酸水平越高且持續(xù)時間越長,發(fā)展為痛風的風險確實越大。因此,對于無癥狀的高尿酸患者來說,保持警惕至關重要,以免給身體埋下隱患。

當尿酸水平升高時,應定期監(jiān)測腎功能、泌尿系統(tǒng)彩超、尿常規(guī)以及血壓、血脂和血糖水平,以全面評估代謝狀況。同時,進行骨關節(jié)平片或彩超檢查,了解關節(jié)局部是否有尿鹽沉積。

在預防痛風方面,保持理想體重至關重要。痛風高危人群應避免食用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蛋糕和肥肉,并減少食用油的攝入。推薦每周進行三次、每次半小時左右的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或騎自行車。

在飲食方面,應遵循“高碳水化合物、中等量蛋白質和低脂肪”的原則。增加米面等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占據總熱量的55%~60%,有助于減少脂肪分解產生的酮體,從而促進尿酸鹽的排泄。蛋白質應占總熱量的11%~15%,日常攝入量為0.8~1克/千克體重。其余熱量則來自脂肪,但攝入量應控制在40~50克/天以內。

此外,多吃果蔬并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也是預防痛風的關鍵。果蔬有助于堿化尿液,促進體內尿酸的清除。建議每天至少飲水1700毫升,但需根據腎功能和心肺功能情況調整飲水計劃。

最后,應避免攝入酒精和海鮮等高嘌呤食物。酒精特別是啤酒會增加體內尿酸含量,誘發(fā)痛風發(fā)作。同時,海鮮和動物內臟等高嘌呤食物也應適量控制。

相關知識

健康風險因素和遺傳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何影響個體健康?
糖尿病的遺傳因素:家族史對患病風險的影響
遺傳風險因素對健康壽命有重大影響,Nature Medicine
遺傳與遺傳傾向:揭秘生命的密碼差異(遺傳和遺傳傾向區(qū)別)
Nat Med:基于73萬人遺傳和健康數(shù)據揭示遺傳風險因素對壽命的影響
全腫瘤的遺傳因素:基因如何影響腫瘤發(fā)展
遺傳與健康:遺傳因素對個體健康的影響
超越遺傳學:影響健康和衰老的最大因素
健康的生活方式抵消了遺傳因素對痛風發(fā)作的風險影響:一項基于人群的大型縱向研究,BMC Medicine
研究發(fā)現(xiàn):有這種遺傳傾向且經常午睡的人群,肥胖的風險較低

網址: 痛風風險:遺傳傾向與外在因素如何共同影響健康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31795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