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如何科學管理血壓

如何科學管理血壓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7月13日 22:19

如何科學管理血壓

上海市同濟醫(yī)院 2025-03-01 19:58:14 關注 血壓 診室

首圖.png

科學管理血壓:診室、動態(tài)與家庭自測的全面指導

高血壓被稱為“無聲的殺手”,全球約有13億患者因長期血壓控制不佳面臨心梗、腦卒中等致命風險。準確測量血壓是防控高血壓的第一步,但許多人對不同測量方式的科學選擇仍存在困惑。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yī)院心血管內科楊穎醫(yī)生將系統(tǒng)解析診室血壓、動態(tài)血壓及家庭自測血壓的特點與應用場景。

一、診室血壓:基礎篩查的"雙刃劍"

診室血壓測量是醫(yī)療機構采用的常用方法,通常使用經過準確性驗證的上臂式電子血壓計。根據(jù)《2024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非同日3次測量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即可診斷高血壓。

注意事項:

測量前需安靜休息至少5分鐘,雙腿平放不交叉

袖帶需完全包裹上臂(氣囊覆蓋80%臂圍)

首次就診應測量雙上肢血壓,以血壓讀數(shù)較高一側作為測壓的上臂

但診室測量存在明顯局限:約30%患者出現(xiàn)"白大衣高血壓"(診室高、日常正常),而15%存在"隱匿性高血壓"(診室正常、日常升高)。這兩類特殊人群需結合其他監(jiān)測手段。

二、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ABPM):診斷的"黃金標準"

24小時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通過日間每30分鐘、夜間每60分鐘自動測量,可捕捉人體血壓晝夜節(jié)律。其診斷標準為:

全天平均≥130/80mmHg

日間≥135/85mmHg

夜間≥120/70mmHg

核心價值:

1. 識別非杓型血壓(夜間下降<10%),這類人群心血管風險增加2倍

2. 評估降壓藥物谷峰效應,優(yōu)化治療方案

3. 診斷特殊類型高血壓(如晨峰高血壓)

對于初診高血壓、血壓波動大、治療效果欠佳者應同時進行ABPM。

三、家庭自測血壓:健康管理的"第三只眼"

家庭血壓監(jiān)測(HBPM)已被證實能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使血壓達標率提升38%。建議選用通過認證的上臂式電子血壓計,遵循"722原則":

7:連續(xù)測量7天

2:每天早晚各測2次

2:每次間隔2分鐘

操作規(guī)范:

1. 測量前30分鐘避免吸煙、飲咖啡

2. 采用坐姿,背靠椅背,袖帶與心臟同高

3. 記錄每次測量值,就診時提供完整數(shù)據(jù)

家庭血壓診斷閾值為≥135/85mmHg,較診室標準更為嚴格。研究發(fā)現(xiàn),家庭自測發(fā)現(xiàn)的高血壓患者,心血管事件風險比診室診斷者高1.8倍。

四、三維監(jiān)測體系的協(xié)同應用

初篩階段:診室測量+家庭自測

確診階段: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

長期管理:家庭自測為主,每3-6個月動態(tài)血壓評估

專家提醒:

測量數(shù)值異常時,需排除測量誤差(如憋尿、交談、袖帶過松過緊等因素),避免因單次測量結果引發(fā)焦慮。建議每年校準血壓計,普通人群至少每月測量1次,高危人群每周監(jiān)測。

科學管理血壓需要醫(yī)患協(xié)同,通過三種測量方式的優(yōu)勢互補,既能避免過度治療,又能及時識別潛在風險。記?。嚎刂蒲獕翰皇菙?shù)字游戲,而是對血管健康的終身守護。

圖文|心血管內科

編輯|張鷹妮

責任編輯|謝壯麗

猜你想看

【關注】胃腸鏡檢查這些注意事項,你都知道嗎?

【關注】有關脊髓!一起來揭秘急性脊髓炎的真相→

新1.png

免責聲明: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科普中國”、科普類微信公眾號及互聯(lián)網(wǎng)的文章,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促進科學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建議。若需轉載本網(wǎng)站所提供的內容,請確保完整轉載,并明確注明來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經許可,轉載內容不得用于任何商業(yè)目的。任何單位或個人若認為本網(wǎng)站或其鏈接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交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的侵權情況說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盡快處理并移除涉嫌侵權的內容或鏈接。

相關知識

【健康】如何科學管理血壓?
如何科學管理血壓?高血壓患者的自我管理指南
如何科學管理血壓、血糖、血脂
科學“控鹽”與血壓管理
《健談》熱問丨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如何健康科學管理?
高血壓患者如何科學飲食
高血壓人群如何科學飲食?
月份越大,血壓越高?如何管理好孕期血壓?
高血壓家庭治療:科學管理血壓,守護家庭健康
高血壓鍛煉指南:如何科學運動降壓

網(wǎng)址: 如何科學管理血壓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54963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