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降溫了想吃火鍋?中醫(yī) “秘方” 先收好!

降溫了想吃火鍋?中醫(yī) “秘方” 先收好!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24日 21:52

寒風漸起,圍爐而坐,熱氣騰騰的火鍋成了不少人心中最溫暖的慰藉。在享受這份溫馨的同時,如何吃得美味又健康,可是個大學問,聽聽中醫(yī)怎么說!

01

時節(jié)氣候致病特點

最近,晝夜溫差較大,人體的生物鐘及各種激素會根據(jù)氣候變化作出調整,這一系列過程會直接影響神經(jīng)系統(tǒng),而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胃腸道的影響至關重要。調節(jié)不良會導致腸易激綜合征、胃炎等胃腸病的加重及惡化。除此以外,大氣壓力的持續(xù)改變,會引起胃炎、潰瘍、腹瀉等胃腸病的加重或復發(fā)。

02

鮮辣有度,避免刺激

火鍋調料以麻辣、高油、高脂為主,這些都會在無形中伴隨高蛋白、高脂肪、高嘌呤食物的攝入,增加發(fā)生代謝性疾病的風險。

湯底是火鍋的靈魂,選擇一個合適的湯底至關重要,清湯、菌菇湯或番茄湯是理想的選擇。過多的烹調油或動物油脂攝入不僅會導致能量過剩,還可能引起超重和肥胖,這對血糖、血脂、血壓等代謝指標的控制都是不利的。因此,建議每日烹調油的使用量控制在25克以內,以減少動物脂肪的攝入,預防血脂異常。

蘸料不僅能夠提升火鍋的風味,還能影響健康。過多的食鹽攝入會增加高血壓和腦卒中的風險。因此,建議每日食鹽用量不宜超過5克。在調配蘸料時,可以多使用辣椒、生姜、大蒜、花椒、香蔥、香菜等天然調味品,減少老抽、生抽、蠔油、辣醬等調味料的使用,并盡量避免額外加鹽。此外,芝麻醬、花生碎等蘸料雖然美味,但熱量較高,應適量食用。

03

合理搭配,選對食材

食材選擇方面,選擇溫補不上火的食材是關鍵。羊肉、牛肉雖好,但過量易致體內燥熱,可以選擇一些脂肪含量低的肉類,如魚、蝦或瘦牛肉。這些肉類不僅蛋白質含量豐富,而且脂肪含量相對較低。同時,應減少動物內臟的攝入,因為它們不僅脂肪、膽固醇含量高,而且嘌呤含量普遍高于普通肉類。高嘌呤飲食可導致嘌呤代謝紊亂,對于伴有痛風或高血糖、高血脂的患者來說,更應該少吃。不妨搭配一些新鮮、時令、性涼的蔬菜,如白蘿卜、冬瓜、菠菜、金針菇等,它們不僅能平衡火鍋的“火氣”,還能促進消化,減輕腸胃負擔。

此外,豆制品如豆腐、豆皮等不僅鈣含量高,有利于預防骨質疏松,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鉀、維生素E、磷脂等人體必需營養(yǎng)素,它們熱量低、飽腹感強。但請注意,避免選擇油炸的豆制品。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加工食品和高淀粉類食材。加工食品往往含有較多的隱形鹽和淀粉,而高淀粉類食材如土豆、山藥、蓮藕、南瓜、紅薯等,雖然營養(yǎng)豐富,但糖尿病患者不宜過食。

04

火鍋健康小貼士

1、適量品嘗,拒絕暴飲暴食。即便火鍋再美味,也要控制自己的食量,避免因為一時的貪嘴而給身體帶來不必要的負擔。

2、餐前溫飲潤喉。在品嘗火鍋之前,先喝一杯溫開水或酸奶,既能喚醒味蕾,又能減少火鍋對胃部的直接刺激。

3、避免寒熱交替。很多年輕人喜歡吃火鍋配冷飲,而辛辣刺激、冷熱結合等,有可能造成腹瀉、腹痛的問題,應盡量避免。

總而言之,在這風冷霜寒的時節(jié),熱氣騰騰的火鍋無疑是舌尖上的誘惑。然而,切莫忽視中醫(yī)所蘊含的養(yǎng)生智慧,只有遵循其中之道,在大快朵頤的同時,身體才能保持溫暖與健康,盡享寒時之樂。

科普作者:史興華 中醫(yī)科醫(yī)師

原標題:《降溫了想吃火鍋?中醫(yī) “秘方” 先收好!》

閱讀原文

相關知識

吃火鍋先涮肉還是先涮菜 這重要嗎
火鍋愛好者必看!健康吃火鍋的五大秘訣
宣醫(yī)科普|一頓火鍋吃出胃穿孔!這些護胃“秘方”請收好
吃火鍋,先涮菜還是先涮肉真的重要嗎?
火鍋越吃越餓?是胃火在動!中醫(yī)教你怎樣健康吃火鍋
吃火鍋也能健康?揭秘涮火鍋的健康秘籍!
秋冬正是吃火鍋的好時機 怎么吃好火鍋有講究
火鍋中的營養(yǎng)秘密
吃火鍋先涮肉還是先下菜?很多人都搞錯了!這樣吃更健康→
冬季吃火鍋為啥會上火 吃火鍋不上火5個竅門

網(wǎng)址: 降溫了想吃火鍋?中醫(yī) “秘方” 先收好! http://www.u1s5d6.cn/newsview782388.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