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果酸療法在痤瘡治療中應用.doc

果酸療法在痤瘡治療中應用.doc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8月15日 12:21

果酸療法在痤瘡治療中應用

果酸療法在痤瘡治療中應用[摘要]目的:評價果酸(羥基乙酸)治療痤瘡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掌握果酸治療的適應證及方法。方法:應用濃度為20%、35%、50%、70%的羥基乙酸治療24例痤瘡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對照進行療效觀察。結果:23例患者完成治療。4周后皮損減退率34%,有效率83%;8周后12例患者皮損減退率53%,有效率100%;12周后5例患者皮損減退率69%,有效率100%;炎性皮損減退率高于非炎性皮損。結論:果酸治療痤瘡至少需要4周,且安全有效。 [關鍵詞]果酸;痤瘡;療效 [中圖分類號]R758.7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07)06-0795-02 果酸(alpha hydroxy acids,AHAs)是一類自然界存在的無毒物質和相關的化合物,主要來源于各種水果,故俗稱果酸。果酸換膚治療是一種促進皮膚新生的特殊治療技術,隨著美容醫(yī)學的發(fā)展,果酸換膚逐漸成為淺表換膚治療的新趨勢。2005年8月~2006年8月,我們采用20%、35%、50%、70%四種濃度的果酸(羥基乙酸)治療24例痤瘡患者,獲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病例來源:24例均來自華山醫(yī)院皮膚科門診的痤瘡患者,其中男6例,女18例,年齡19~36歲。平均發(fā)病年齡18歲,病程1個月~11年。皮疹表現(xiàn)為炎性(紅斑、丘疹、膿皰、結節(jié))和非炎性(白頭粉刺、黑頭粉刺),部分表現(xiàn)為痤瘡瘢痕、色素沉著斑。GAGsⅢ評分為中重度痤瘡。Fitzpatrick-Pathak 皮膚類型Ⅲ型16例(67%),Ⅳ型8例(33%)。既往未進行過果酸治療。 1.2 排除標準:①活動性單純皰疹、疣;②近期有手術史者;③近半年接受過放療、冷凍治療;④近半年口服過維A酸類藥物;⑤瘢痕體質,目曬傷、對光防護不夠者;⑥果酸過敏者;⑦免疫缺陷性疾病患者;⑧妊娠。 2 方法 2.1 藥物與儀器:羥基乙酸濃度為20%、35%、50%、70%,中和液(Neostrata公司提供);色素測定儀(德國Courage+Khazaka electronic GmbH)。 2.2 治療方法:以20%為起始濃度,涂于患者面、頸部,避開眼周及口周,停留1.5~3min,當患者出現(xiàn)紅斑、白霜或不適時,以中和液中和,冷敷10min。每周1次,4周為一個療程,連續(xù)治療1~3個療程。視患者耐受程度遞增果酸濃度或停留時間,治療期間注意防曬。 2.3 療效觀察:指定專人按統(tǒng)一標準進行治療前后的對比觀察,每周一次,記錄炎性皮疹(紅斑、丘疹、膿皰、結節(jié))和非炎性皮疹(白頭粉刺、黑頭粉刺)的數(shù)量及痤瘡瘢痕變淺的程度,并拍照記錄。 2.4 療效判定標準:根據(jù)治療前后的皮損總數(shù)量計算皮損減退率。皮損減退率=(治療前總數(shù)量-治療后總數(shù)量)/治療后總數(shù)量×100%?;浩p減退率/90%;顯效:60%≤皮損減退率90%;有效:20%≤皮損減退率60%;無效:皮損減退率20%。有效率以基愈+顯效+有效計。 2.5 不良反應觀察:觀察不良反應,并詳細記錄不良反應的表現(xiàn)及轉歸,分析不良反應產(chǎn)生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3 結果 3.1 治療結果:24例患者,23例完成治療,其中11例療程為4周,7例療程為8周,5例患者療程為12周。男女療效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Ⅲ型、Ⅳ型皮膚類型患者療效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炎性皮損減退率高于非炎性皮損,二者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oa。具體見圖1~3。 3.2 不良反應:治療過程中有1例痤瘡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表現(xiàn)為疼痛劇烈、紅斑、白霜,追問病史,患者膚色較深,且同時外用0.025%迪維霜,囑其停用后癥狀改善。 4 討論 痤瘡是一種發(fā)生在毛囊皮脂腺及周圍組織的炎癥性皮膚病,以粉刺、丘疹、膿皰、結節(jié)、囊腫及瘢痕為特征,好發(fā)于皮脂溢出部位。發(fā)病機制趨向多因素致病,包括雄激素的作用導致皮脂腺功能活躍,皮脂分泌增加;毛囊漏斗部角質細胞分化異常,使其開口堵塞;毛囊皮脂腺內的痤瘡丙酸桿菌大量繁殖,分解皮脂;化學和細胞的介質參與炎癥反應,進而破壞毛囊皮脂腺,形成痤瘡。大量證據(jù)表明,痤瘡丙酸桿菌的代謝活動是造成非酯化脂肪酸釋放時產(chǎn)生痤瘡丘疹和膿皰的主要原因。 痤瘡的治療主要針對痤瘡發(fā)病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即減少皮脂分泌、溶解毛囊角栓、減少痤瘡丙酸桿菌的數(shù)目和減輕炎癥。包括外用藥如抗生素、過氧化苯甲酰,維A酸、硫磺制劑、復方乳酸溶液等;口服藥如紅霉素、磺胺類、異維A酸等;中藥療法、針灸療法;手術療法、可見光療法、酶抑制劑療法等,能對痤瘡的抑制和治療獲得良好效果。抗生素作為治療痤瘡的主要手段,耐藥問題日益嚴重,據(jù)統(tǒng)計,痤瘡丙酸桿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已上升至6

相關知識

痤瘡可以用果酸治療嗎
果酸煥膚術在痤瘡中的應用
針對性護理干預在果酸換膚治療面部尋常痤瘡患者中的應用
針對性護理干預在面部尋常痤瘡患者果酸換膚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痤瘡治療藥物
刺血拔罐法治療痤瘡
背部痤瘡怎么治療
《火針治療痤瘡,中醫(yī)的神奇療法揭秘!》
果酸換膚術治療輕中度痤瘡的臨床觀察及護理體會
吃什么藥治療臉上痤瘡

網(wǎng)址: 果酸療法在痤瘡治療中應用.doc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68111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