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嬰兒注意事項有哪些
一、新生嬰兒注意事項有哪些
一、皮膚護理
1.洗澡
在小寶寶剛生下來臍帶未結痂脫落之前,一般不用盆浴,而是采取干洗擦身的方法。臍帶脫落之后,可采用盆浴,選用無刺激的寶寶專用沐浴露,沐浴后要用大毛巾包住寶寶,將寶寶身上的水分吸干,并在皮膚皺褶處抹上嬰兒爽身粉。
2.臀部
為防止殘留尿液刺激臀部導致臀部皮膚發(fā)紅,媽媽每次在給小寶寶換尿布的時候要用溫毛巾將寶寶的臀部擦干,可涂抹少許無菌植物油。
二、預防感染
1.媽媽每次抱小寶寶之前必先洗干凈手,以免把手上的細菌帶給小寶寶。
2.家里有人患有傳染性疾病,應避免其接觸寶寶。
3.寶寶患了某種傳染病之后,則采取隔離治療觀察。
4.哺乳媽媽的房間禁止外人探視。
三、保暖
小寶寶對外界溫差敏感,尤其是在寒冷的季節(jié)更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在冬天,寶寶房間的溫度最好保持在24攝氏度—25攝氏度,這種溫度最有利于小寶寶的健康。
四、五官護理
1.注意面部和五官的清潔,不挖外耳道和鼻腔。
2.口腔黏膜細嫩,血管豐富,容易受到擦傷而感染。媽媽在給小寶寶清潔口腔的時候切勿用力擦拭,也不可用針去挑破牙齦上的小白點。
五、哺乳
新生寶寶出生后,如媽媽身體狀況良好,應盡早讓寶寶和媽媽肌膚接觸,吸允初乳。寶寶越早吸允越刺激媽媽乳腺分泌乳汁,也可使得寶寶獲得充足的營養(yǎng)。
六、衣服
新生寶寶肌膚嬌嫩,給寶寶選擇的衣物最好是柔軟、寬松的純棉織物。一般老人家都會找來別人穿過的舊衣服給寶寶穿,但是一定要清洗干凈暴曬之后再穿。
新生寶寶的護理工作是一個需要細心和耐心的工作,因此新手媽媽多花些時間了解新生寶寶的各項護理知識,采用科學護理,讓寶寶健康成長。
二、新生兒如何正確喂奶
喂奶時,你可以選擇不同的姿勢。產(chǎn)后第一天,你可能會感到身體虛弱或傷口疼痛,可以選擇臥位喂奶。第二天,你如果能下床活動,你可以選擇坐位喂奶。
如果你坐在床上,可以用幾個枕頭分別支撐你的背部和膝彎,這樣會使你感到全身松弛和舒適。如果你坐在椅子上,應該坐直,背靠在椅背上,膝上放一個枕頭,以便把寶寶抬高。若是你覺得舒適,也可以在腳下墊一個小凳,使乳汁排出通暢。
坐著喂奶時,你要一只手托住寶寶的臀部,使寶寶的胸腹緊貼你的身體,另一只手的食指和其他三指沿胸壁的乳房根部把整個乳房托起。用乳頭輕輕觸動寶寶的嘴角,當他的嘴巴張大時順勢把乳頭和大部分乳暈,都塞進他的小嘴,只有這樣,寶寶才能有效地吸吮,你的乳頭也不會感到疼痛和破損。喂奶結束后,最好幫助寶寶排出吞入胃內(nèi)的空氣。你可以把他抱直,讓他撲俯在你的肩膀上,輕輕拍打他的背部。也可以讓寶寶坐在你的膝上,一只手托住他的前胸和下巴,讓他上身微微前傾。另一只手輕輕拍打他的背部。寶寶在吐出胃內(nèi)空氣的同時,可能會吐出一些奶液。這時,你最好有一塊毛巾以備使用。
吃飽后的寶寶往往容易入睡。由于他的胃還沒有發(fā)育好,不宜仰睡。你可以把他的頭部略為墊高一些,身體向右側(cè)睡,這樣能避免吐奶和嗆噎。
三、新生寶寶的睡姿有什么
趴睡
在西方國家,小兒科醫(yī)師都會告訴家長,不要讓寶貝趴睡。因為寶貝趴睡導致嬰兒猝死的幾率比較高。雖然睡姿本身并不是嬰兒猝死癥的必要條件,但還是有某種程度的關聯(lián)。因為這個時期的寶貝還不能抬頭、轉(zhuǎn)頭、翻身,尚無保護自己的能力,因此,俯臥睡覺容易發(fā)生意外窒息。
另外,俯臥睡覺會壓迫內(nèi)臟,不利于寶貝的生長發(fā)育。
側(cè)睡
如果爸爸和媽咪很在乎寶貝的頭型好不好看,建議您可以試著讓寶貝側(cè)睡。一般來說,寶貝自己很難會側(cè)著睡,可以在寶貝背部放一個枕頭,幫助撐住他們的背部,來維持側(cè)睡的姿勢。當寶貝側(cè)睡的時候,應該把他們的手放在前面。這樣的話,即使翻身,也是翻成仰睡的姿勢,而不會變成趴睡。
小叮嚀:
由于新生寶貝的胃呈水平位,胃的入口賁門肌肉松弛,而出口幽門肌肉較緊張,當寶貝吃奶后容易溢奶,嚴重的可以將溢出的奶汁吸入氣管中而發(fā)生窒息。因此,在喂奶后,可讓寶貝右側(cè)臥,在0.5~1小時后,即可平臥。
仰睡
最好讓寶貝采取仰臥睡覺姿勢,因為這種睡覺姿勢可使全身肌肉放松,對寶貝的內(nèi)臟,如心臟、胃腸道和膀胱的壓迫最少。
從小就習慣仰睡的寶貝,頭型通常會比較扁。很多爸爸和媽咪擔心寶貝會睡成"大扁頭",所以急于改變寶貝的睡姿習慣。醫(yī)師建議,如果想要改變寶貝的頭型,可以從側(cè)睡開始慢慢改變寶貝的睡姿習慣。
小叮嚀:
滿月后,寶貝就有足夠的力量移動頭部,通常在其進入睡眠狀態(tài)后1個小時左右,頭往往會離開枕頭,所以,媽咪必須經(jīng)常關注和看護好睡眠中的寶貝,避免出現(xiàn)枕頭滑開,遮住寶貝口鼻,而令寶貝發(fā)生意外的情況
四、新生嬰兒肚臍如何護理
★ 臍炎由細菌感染引起, 常見于出生一個月內(nèi)的新生兒,癥狀表現(xiàn)有:肚臍周圍皮膚紅腫,局部流黃色分泌物,聞上去有點臭味。
專家表示,新生兒之所以容易發(fā)生臍炎,和護理不當有很大的關系。出院后,不少新媽媽不敢碰孩子的肚臍,索性用 “臍貼”貼住它, 長時間不清潔也不敞開通風,因為潮濕溫暖的環(huán)境最容易滋生細菌,所以沒幾天寶寶的肚臍就發(fā)炎了。還有一些媽媽為了清胎毒,將含有中藥成分的護臍帶包裹住寶寶的肚臍。
“這種東西據(jù)說比較貴, 但為了孩子好,家長也照買不誤。像這樣捂住肚臍不清理也不管,24 小時細菌就會在局部大量繁殖,造成感染。”另外,廣東人家里有時會用艾葉灰、田七粉等中藥浸泡的水給嬰兒洗肚臍,不但會刺激傷口, 導致傷口不容易愈合,而且中藥洗液并非無菌的,也會增加局部感染的機會。
指導:專家說,新生兒肚臍的護理很簡單,每天用濃度為3%雙氧水或75%的酒精清洗臍部2 次,讓它通風干燥,一般7-10 天就能自然結痂、脫臍。
在此之前,未長好的肚臍并非完全不能碰水,偶爾沾了一點水,用干凈的毛巾擦干,再用雙氧水或酒精消毒即可。如果要把寶寶泡在水里洗澡,可以臨時使用防水 “臍貼”,但洗完后要立刻把“臍貼”撕掉,并在肚臍周圍消毒,然后通風干燥。實在不放心的家長,也可以每天把寶寶帶回醫(yī)院,請護士幫忙消毒。
★ “臍茸”或臍部肉芽腫出生超過1 個月的寶寶, 臍部始終有一些分泌物,還伴隨反復瘙癢的,要考慮“臍茸”或臍部肉芽腫。
“它們是同一種疾病,‘臍茸’不一定局部腫起來, 而臍部肉芽腫顧名思義是在肚臍那邊有個突起。”專家表示, 肚臍結扎后正常是血管內(nèi)膜向里收縮, 但有些孩子因為個體差異的緣故,肚臍結扎后血管內(nèi)膜外翻,反復有分泌物,逐漸就形成了慢性炎癥,甚至長出肉芽腫。
指導: 可以在醫(yī)院進行一個小手術, 用硝酸銀燒掉外翻的血管內(nèi)膜或肉芽腫,再局部消毒干燥。這個手術不需要麻醉, 醫(yī)生亦會小心保護肚臍周圍的正常皮膚, 在術中會貼上人造皮膚,只露出需要手術的部位。若此后仍然不好,必須做手術切除。術中患兒要全身麻醉,并收住病房觀察。專家表示,涉及到動刀的手術,建議等寶寶三個月以后做安全一點。術后護理和新生兒斷臍后的護理一樣,7-10 天傷口就會愈合,一般不需要拆線。
★ 臍疝肚臍往外突出稱為“臍疝”。小嬰兒是腹式呼吸,若腹壁肌肉發(fā)育不好,肚子脹氣,或排氣排便排尿時用力,就容易形成臍疝。臍疝多半見于早產(chǎn)兒。
相關知識
嬰兒洗澡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嬰兒出生多久可以洗澡 新生兒洗澡有哪些注意事項
專家指出:嬰兒游泳的好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嬰兒游泳注意事項有哪些
嬰兒飲食注意事項有哪些 嬰兒飲食特別注意5點營養(yǎng)原則
嬰幼兒洗澡注意事項有哪些?
嬰兒安全的各個方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剛出生的嬰兒必備品有哪些
嬰兒游泳需注意哪些事項
新生兒應注意哪些事項
網(wǎng)址: 剛出生嬰兒注意事項有哪些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74398.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