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醫(yī)驗方可治療骨質(zhì)增生
頸椎的健康幾乎是現(xiàn)代人的健康隱患之一。那么你知道那些中醫(yī)驗方可以幫助治療骨質(zhì)增生,愛好中醫(yī)的你,不妨試一下吧。
(1)頸椎病方
藥物組成:鹿角片、鹿角膠各10g,仙靈脾30g,生熟地、肉蓯蓉、牛膝、川芎、葛根各10g,骨碎補、赤白芍、木瓜、杜仲各15g,澤瀉20g,茯苓12g。
功效:溫陽通經(jīng),活血祛風,解肌止痛。
主治:頸椎病。
用法用量:水泛為丸,每服6g,每日3次。
(2)何氏頸椎病方
藥物組成:熟地15~25g,丹參、桑枝、生麥芽、當歸尾各10g,鹿銜草10~15g,骨碎補15g,肉蓯蓉6~10g,生蒲黃20~25g,雞血藤15~20g,蛇蛻6g。痛重加元胡、制乳香、制沒藥各10g;高血壓減肉蓯蓉;患肢脹痛,活動障礙加伸筋草10~15g,田三七2g。頸部軟組織及上肢酸痛,增用川芎嗪、當歸、丁公藤注射劑各2ml局部注射。
功效:補益肝腎,養(yǎng)血通經(jīng),祛風止痛。
主治:頸椎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
(3)益氣活血散風湯
藥物組成:黃芪、黨參、丹參、川芎、白芍、生地、桃仁、紅花、香附、地龍、葛根、穿山甲、地鱉蟲、威靈仙各9~12g。血瘀甚者加穿山甲、制乳香、制沒藥;胃納不振加山楂、神曲;脈細無力加黃精。
功效:益氣活血,祛風通絡(luò)。
主治:頸椎病神經(jīng)根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
(4)通化調(diào)理湯
藥物組成:丹參、葛根、黃芪、大棗各18g,桂枝6g,赤芍12g,當歸12g,白芷9g,羌活12g,地龍9g,炙甘草6g。
功效:益氣養(yǎng)血,活血通絡(luò)。
主治:頸椎綜合征。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
(5)鹿丹湯
藥物組成:鹿銜草、丹參、熟地、當歸、白芍、川芎、苡仁、威靈仙各12g。面色白,腰膝酸冷加杜仲、補骨脂、熟附片、肉桂等;胸悶肋脹,肢體腫脹不適者加木香、元胡、枳殼、烏藥等;疼痛固定不移,刺痛,舌有瘀點加桃仁、紅花、制乳沒等;風濕寒邪留而不去,癥見游走疼痛,或痛遇寒加重,或沉重身困等,選加防風、秦艽、桂枝、羌活、獨活等。
功效:補腎通絡(luò),養(yǎng)血榮筋。
主治:頸椎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
(6)桂枝葛根湯
組成:桂枝18g,白芍18g,甘草12g,葛根25~40g,生姜6g,大棗6g。
用法:水煎服,20天為1療程。
功效:解肌舒筋,調(diào)和營衛(wèi)。
主治:頸椎病。
加減:局部冷甚加附子;頸項沉困加羌活、獨活;手臂麻木加當歸、川芎、川牛膝;病程較長者加天麻、全蝎、地龍;腎虛加鹿角霜、山萸肉、仙靈脾。
(7)頸病清暈飲
組成:天麻、鉤藤(后下),蔓荊子、生白芍、首烏、丹參、白菊花、青葙子、生龍骨、玄胡、姜黃、寄生各12g,當歸9g,川芎9g,生牡蠣15g,石決明20g,杜仲15g。
用法:水煎服。1劑藥煎3次,每1次煎時先將生龍骨、生牡蠣、石決明先煎煮沸15分鐘,再納入天麻、蔓荊子、川芎、當歸、生白芍、首烏、丹參、青葙子、玄胡、姜黃、杜仲、寄生、煮沸10分鐘,再加入鉤藤、白菊花,繼續(xù)煮沸3~5分鐘,即可取藥液服用,2煎3煎將上藥煮沸10~15分鐘即可,日服3次。
功效:和血、活血、潛陽、鎮(zhèn)逆。
主治:頸椎病椎動脈型。
嘔吐加竹茹12g,法半夏12g;煩躁不安加琥珀15g,研末沖服;小便黃赤加車前子12g,茯苓12g。
來源:《中國中醫(yī)骨傷科百家方技精華》1990年12月
(8)葛根二藤湯
組成:葛根30~60g,雞血藤30~60g,鉤藤10~30g。
用法:水煎服,日1劑,15天為1療程。
功效:活血化瘀,宣痹通絡(luò),解痙止痛。
主治:頸椎病。
加減:眩暈嘔惡,苔白膩加天麻、白術(shù)、清半夏、茯苓各10g,苔黃膩加竹茹、橘紅、枳實各10g;枕部頭痛加川芎、羌活各10g;頸項痛重加僵蠶10g;巔頂痛加藁本10g;頭暈不清加菖蒲、菊花各10g;雙側(cè)頭痛加川芎、蔓荊各10g,額連目眶痛加白芷10g;久痛或有外傷史酌加全蝎10g,蜈蚣1~2條;背脹痛加羌活、姜黃、白術(shù)各10g;胸痛及背加丹參15g,瓜蔞30g,薤白10g;手臂麻加桑枝15~30g,伸筋草15~30g;臂痛不舉加土鱉蟲、地龍各10g;頸椎骨質(zhì)增生加靈仙20g或炮山甲10~15g;肢冷畏寒背涼選用桂枝、淫羊藿、肉蓯蓉、鹿角霜各10g。
來源:《山東中醫(yī)雜志》1991年第1期。
(9)活血通絡(luò)湯
組成:當歸20g,葛根20g,赤芍15g,川芎、桃仁、紅花各10g,雞血藤30g,川牛膝18g,桂枝6g,地龍12g,靈仙12g,全蝎8g。
用法:水煎服,日1劑,30天為1療程。
功效:活血通絡(luò),除痹止痛。
主治:頸椎病。
加減:偏腎氣虛加杜仲18g,寄生24g,續(xù)斷15g;偏氣血虧虛加黨參、熟地各15g,黃芪24g;偏寒凝氣滯加川烏、仙靈脾各10g,干姜8g;偏脾虛夾濕加橘紅10g,茯苓15g,白術(shù)12g。
來源:《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報》1991年第1期。
(10)除痹逐瘀湯
組成:葛根30g,當歸15g,川芎12g,紅花9g,姜黃12g,劉寄奴15g,路路通30g,獨活9g,白芷12g,威靈仙12g,桑枝30g,膽星9g,白芥子9g。
用法:水煎服,日1劑,服6劑后停藥1天,12天為1療程。
功效:祛風散寒除濕,化瘀通絡(luò)。
主治:頸椎病風濕寒痰痹阻型及由此引起的肩臂疼痛、手指麻木。
加減:氣虛加黃芪30g;熱郁經(jīng)絡(luò)加雙花藤30g;兼有內(nèi)熱,苔黃、口苦,加黃芩、梔子、龍膽草各9~15g;寒象明顯,加制川烏、制草烏各9g。
相關(guān)知識
中醫(yī)哪些驗方可治療兒科病
骨質(zhì)疏松的物理治療方法
中醫(yī)可以治療哪些疾病
中醫(yī)怎么防治骨質(zhì)疏松癥
爆料:成都曙光醫(yī)院前列腺增生治療方法有哪些?
遺精怎么辦 中醫(yī)方法巧治療
骨折康復治療方法
生姜可以治療哪些疾病
治療骨質(zhì)疏松癥不只是簡單補鈣
疼痛的康復治療有哪些方法
網(wǎng)址: 哪些中醫(yī)驗方可治療骨質(zhì)增生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03848.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chǔ)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