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
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
在家庭教育中,最常用的方式是交談交談的質量,跟交談的藝術有密切關系。交談,是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娓娓談心。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父母的價值觀以最佳方式傳遞給孩子
首先我想以一個故事開始,故事的名字叫《分蘋果》,大意是:美國一位著名心理學家為了研究母親對人一生的影響,在全美選出50位成功人士和50位有犯罪記錄的人,請他們談談母親對他們的影響。其中有兩封回信,一封來自一位著名成功人士,另一封來自監(jiān)獄服刑犯人。他們談到了同一件事:小時侯母親給他們分蘋果。
成功人士小時侯,媽媽告訴他想得到最大的蘋果就去整理草坪,通過自己的努力去達到目標;而罪犯小時侯,從母親那里得到的啟示是:真實地表達拿大蘋果的意愿會受到批評,而違心地說自己愿意拿小蘋果的時候,反而能得到大的蘋果,從此他學會了掩飾自己真實的想法,最終學會了欺騙。
由上面的故事我們可以想到我們成人的價值觀用什么方式、途徑傳遞給孩子合適是最重要的,例如:孩子們都非常的喜歡聽故事,常常纏著家長講。我們何不順應孩子,每天給孩子有目的地講一兩個故事呢?故事講完了,別忘了給孩子提幾個問題,把道德知識、好的行為習慣規(guī)范融進故事,這樣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ǘ└改傅摹吧斫獭迸c“言教”
如何正確的進行“身教”與“言教”父母的言行舉止影響著幼兒道德品值得形成,家庭是幼兒接受教育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位老師,常言說“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思想、行為、生活習慣無不對孩子產(chǎn)生影響。例如:讓孩子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習慣。雖然現(xiàn)在是大班,但是在班內(nèi)還存在許多遲到和曠課的現(xiàn)象,有的家長也許對此不以為然,。
有的孩子一直堅持著按時上幼兒園,父母忙碌著上班,有一天父母休班了,早上實在是想多休息一會,剛開始孩子還堅持上幼兒園,怕遲到,經(jīng)過家長勸孩子說些遲到一次沒關系之類的話,孩子就會以為幼兒園遲到?jīng)]有關系,但是你能否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想一想,這樣久而久之,孩子會覺得上學可以遲到,有的家長會這樣說:上小學后,我們就不遲到了。你想這可能嗎,一個習慣一旦養(yǎng)成是很難改的,何況孩子已經(jīng)覺得上學可以遲到,沒有關系。再說,經(jīng)常遲到的孩子很容易形成對什么事也不在乎的態(tài)度。所以,我們要讓孩子的生活有規(guī)律。
?。ㄈ└改傅慕逃龖剳头置?/strong>
表揚鼓勵是家庭德育的重要方法,應以精神獎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防止孩子貪圖物質的滿足和享受,促使孩子在思想行為上不斷進步;給予物質獎賞不要事先許諾。事先許諾多了,會使孩子討價還價,養(yǎng)成斤斤計較的庸俗習氣,以至完全失去物質獎賞的積極意義。(許諾多了,家長遵守還可以,但是家長由于工作忙活是其他原因,沒有遵守諾言,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對您產(chǎn)生不信任感)
在批評懲罰孩子時,頭腦一定要冷靜,批評懲罰必須公正合理,不能在不明事實真相的情況下,魯莽行事,任意批評懲罰孩子,還要注意時間、地點、場合,最好不要當著外人的面,一面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這一點我們家長要特別注意。有些家長覺得孩子越大越難教了,不聽話了,在這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一定的選擇權,讓孩子覺得凡事都有商量的余地,對孩子就避免用(教訓、帶、命令、要)等字眼,而是改用(鼓勵、支持、提醒和討論)等字詞,更要互相尊重。
?。ㄋ模┱_對待早期教育
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學一些東西,片面的理解早期教育,傳統(tǒng)的識幾個字,算幾道題,背幾首詩,導致與早期教育在本質上的相悖:一方面,給孩子造成太大壓力,另一方面使孩子形成逆反心理導致厭學的同時,更在器官神經(jīng)發(fā)育上造成弊端。
專家認為: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自理能力、堅韌品質和心理承受能力才是幼兒教育要完成的任務。實際上,幼兒期的孩子正處在游戲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應游戲為主,在游戲中發(fā)展孩子的感官,激發(fā)孩子的心智,培養(yǎng)孩子的各種能力。研究還表明:不玩的孩子不聰明。試想如果讓一個小孩子老老實實坐上一天,對他來說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同時也是很困難的。因此,要想使孩子頭腦更聰明,就不要束縛孩子,而應該帶他多走進大自然,多跑出去活動活動。實踐證明,愛運動的孩子,那些從小被家長放手慣了的孩子倒是不容易磕著、碰著,因為他們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靈活性強,個性活潑開朗,智力發(fā)展空間大;反之,保護過度的孩子則動作不靈活,自控力差,個性內(nèi)向,容易孤僻、膽小,相對成功的空間也比較小……
有關家庭教育方法推薦:
家庭教育包括有意教育和無意教育。那么,如何理解“有意”和“無意”以及怎樣處理其關系呢?
所謂“有意”,就是家長時刻不忘自己的責任,不放過任何教育孩子的機會,這里主要指言教,就是用言詞循循誘導。家長除對孩子進行說教外,還有很多工作和家務需要處理,不可能也不應該對孩子喋喋不休地進行說教,這時“無意”的身教就是主要的教育方法了?!坝幸狻焙汀盁o意”教育均影響家庭教育的效果,而“有意”和“無意”教育配合得好壞,也就是說家長的言行是否一致對家教效果的影響更大。
另一方面,孩子也會對家長聽其言觀其行。家長不時地用美好生動的詞匯、振振有辭的道理教育孩子,而自己另行一套處世之道。如果家長“有意”的言傳和“無意”的身教統(tǒng)一不起來,久而久之,美好的“言傳”必定會失去光彩,孩子對心目中的家長產(chǎn)生反感,而且很有可能使“言行不一”“生根、開花、結果”。
一些家長常有這樣的感覺,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沒有什么不妥,而孩子很反感,教育效果也不佳。產(chǎn)生這種情況的最大可能是家長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機沒有選擇好。家長不能根據(jù)時間、地點和孩子的情緒來進行教育,孩子是難以接受的。那么,家長教育孩子應選擇哪些時機?
1、孩子取得成績時。此時,孩子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心情特別好。家長應在稱贊和鼓勵的同時,不失時機地指出孩子存在的不足和提出進一步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是樂于接受的。
2、孩子遇到困難和失敗時。家長不要訓斥孩子,而應幫助其進行分析,肯定成績,找出問題所在。孩子不但學會怎樣走出困境,而且加深了與父母的感情,樂意聽從父母的教誨。
3、有較大過失時。這時的孩子會有負罪感、畏懼感,只要父母能體諒其過失,在指出嚴重后果的同時,找出原因,孩子是能接受批評教育的。
4、受到委屈時。由于這時的孩子覺得自己沒有做錯什么事而受到誤解和指責。這時家長應保持冷靜的態(tài)度,在仔細調查分析的情況下,客觀公正地對待孩子。
5、對某種事物產(chǎn)生極大興趣時。家長既要鼓勵、支持,又要正確引導,教育孩子鉆研知識、挖掘潛能、持之以恒。
6、在別人取得成績和榮譽時。家長應鼓勵孩子向先進、榜樣人物學習,并提出適當?shù)哪繕艘蟆?/p>
7、新階段開始時。如新學期一開始、剛入隊或入團時,孩子會產(chǎn)生新鮮感和“從頭開始”的強烈愿望和決心。家長應因勢利導,及時向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孩子會樂于接受。只要家長認真思考和實踐肯定會發(fā)現(xiàn)更多的教育孩子的好時機。
培養(yǎng)優(yōu)秀孩子的六個家庭教育方法
一、愛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孩子,與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組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愛孩子,也許你會說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了,哪個做父母的會不愛自己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愛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認可,我就常常給我調皮的兒子一個個親切的擁抱,一個個淺淺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誘的開導,一件件小小的禮物,這會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給予他的愛,也增強了他對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們家長都應該用愛心去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父母與孩子良好的溝通的前提是傾聽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學會平等地與孩子交流,靜下心來傾聽孩子要訴說的一切,哪怕此時你在忙再累,也要專心致志地傾聽,不時地詢問孩子:“在學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嗎?上課時你對自己的表現(xiàn)滿意嗎?今天你的笑臉又增加了嗎?每當我這樣問兒子的時候,他總是十分興奮的向我匯報一切,當他說出自已對事情的看法時,我也會尊重他的意見,與他商量辦,給了他足夠的信心和自信,我認為這對培養(yǎng)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傾聽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學問。
三、鼓勵孩子敢于迎接挑戰(zhàn)
當今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所以從小就要培養(yǎng)孩子的競爭意識,敢于迎接挑戰(zhàn)的精神,學習上我常鼓勵兒子說:你太棒了,真聰明這么難的知識你都能答對,媽媽好佩服你啊,他一聽就很高興,而且還調動了他的學習積極性,當他遇到困難時,我不斷地給他打氣,此時我也會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實際行動感染他,也達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四、教育孩子正確地面對挫折
在人的一生當在,遇到挫折在所難免,苦難是人生的一大財富,不幸和挫折可以使人沉淪,也可以鑄造人的堅強意志,成就充實的人生,苦難是人生的一位良師,他能教給孩子學會用感激的心情,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一切問題,勇敢地參與社會競爭。
五、培養(yǎng)孩子的適應能力
在實踐活動中,針對發(fā)生變化的客觀形勢運用自己的智力等諸因素進行,從而保證實踐活動正常進行的能力,自古以來,它就是求得生存的基本能力,今天人類社會迅速變化和激烈競爭的時代,需要人們更強的適應能力,誰的適應能力強,誰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發(fā)展下去,就能邁下成功的彼岸。
六、與孩子一起閱讀書籍
家長與孩子共同閱讀,孩子可以從中得到快樂及滿足,能感受到愛及溫暖,有時更甚與對書本身的興趣。
家庭教育必備方法
1、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
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
2、教導孩子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能感受得到自己與別人建立連結的意義,更能了解到自身對于別人又怎樣的意義,家長想要發(fā)展孩子這方面的感覺,就可以鼓勵孩子與他人多接觸。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玩具,帶孩子一起捐給慈善團體,鼓勵孩子在學校多多參與義工活動,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即使很小年齡的幼兒,都能夠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這利于他們養(yǎng)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3、鼓勵孩子多運動
作為家長要多陪伴孩子,陪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鏈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們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tài)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并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并從運動中發(fā)現(xiàn)樂趣與成就感。
4、笑口常開
家長要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笑會讓人養(yǎng)成樂觀的心態(tài),利于孩子身心發(fā)育,而且,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5、有創(chuàng)意的贊美
當孩子表現(xiàn)很好時,不要只是簡單的說‘很好’一類的詞語,家長的贊美語言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jié),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xiàn)更好。贊美時要注意,不要養(yǎng)成孩子錯誤的期待,因為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關注的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明白,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6、激發(fā)孩子內(nèi)在的藝術天份
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札特效應’,但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活動,是絕對可以豐富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的。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涂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fā)他內(nèi)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法。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奏音樂,也會對自己的認可感增加。
相關知識
家庭育兒的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學基礎
金寶貝發(fā)布家庭早教解決方案用科技助力千萬家庭科學育兒
“四二一家庭”的科學胎教
家庭教育
如何科學地進行家庭育兒?
家庭科學育兒知識
《家庭教育指南》(李希貴 著) 家庭教育指南(北京第一實驗學校校長著名教育家李希貴家庭教育力作)
健康家庭 科學育兒
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嬰幼兒照護和早教機構如何開展家庭教育指導?
網(wǎng)址: 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07182.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