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高中生心理健康輔導(精選5篇)

高中生心理健康輔導(精選5篇)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4月29日 02:39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高中生心理健康輔導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高中生心理健康輔導

高中生心理健康輔導范文第1篇

【關鍵詞】心理健康輔導 中職生

一、案例:學校表現(xiàn)情況

馬某,男,16歲,2012年9月就讀我校汽修專業(yè)。該生聰明貪玩、學習很不認真,經(jīng)常逃課和一些社會青年交往,有早戀行為,常在校制造一些事端,多次教育,屢教不改。上課不聽課,對批評過他的老師采取極端的抵觸情緒,甚至放棄學此門課。為此,老師們對該生極為頭痛。

二、案例:家庭背景調(diào)查

經(jīng)調(diào)查我了解到,馬某的父母常年在外務工,極少陪伴孩子,馬某一直由爺爺、奶奶照顧,老人溺愛孫子。馬某在家霸道任性,愛發(fā)脾氣,無心學習,喜歡到處亂跑。與父母之間缺少溫情的溝通,對父母的話常常漠然視之,情緒激動時會惡語頂撞,有過離家出走的經(jīng)歷。

三、案例分析

根據(jù)心理學的有關知識即經(jīng)驗我斷定,馬某在校和家庭日常生活中所產(chǎn)生的行為問題主要包括不良習慣、多動依賴、退縮行為、品德行為等。馬某缺少與父母間的溝通交流,祖父母對其極少約束與指導,嬌生慣養(yǎng),以自我為中心,有求必應,自制力差。馬某雖物質(zhì)上較優(yōu)越,但內(nèi)心極其孤獨、空虛,形成了亂花錢,講吃穿,攀比、早戀、厭學等不良行為,逐漸發(fā)展成為所謂的問題學生。

四、咨詢方案的制定和個案處理

輔導前,針對馬某的不良行為,我認真分析其因。針對隔代撫養(yǎng)現(xiàn)象,決定從他特殊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入手,對其進行充分的心理溝通、交流與指導,采取措施如下:

1.真誠接納、以同理心溝通交流

“關系大于教育”。剛開始我就設法通過平等、真誠的交流與馬某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獲得他的信任。利用“意向?qū)υ挕奔记桑硇呐c他進行了一次理解性的談話,以會談法、積極傾聽、共情等技術為主,知道他的內(nèi)心世界。起初他不愿說,我以真誠、同理心的引導,先幫他宣泄情緒,接著通過及時肯定和積極聆聽,從中體會到了他內(nèi)心的孤獨與不滿,尤其是對父母的報怨,以及對友誼、對理解、對學習進步的渴望。通過溝通他告訴我在與父母相處的極少時間里,他感受不到父母的愛,遭到的也是嚴厲的批評、教育。在父母的眼里他只有缺點、毛病,故而形成了與父母的對抗心理。

2.交往輔導,以積極疏導樹立自信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與交流,對于馬某的行為,我們不能粗暴地指責訓斥,而要耐心引導:一個人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犯錯的過程,關鍵是及時覺察總結(jié),勇于承認改正錯誤,只有這樣心靈才能成長。我通過交往輔導叫他描述自己平時的不良行為,表達對家長、同學指責的感受,及時疏導以此來消除他的對抗、逆反心理,引導他理性的看待自己的錯誤。

經(jīng)驗告訴我,此時幫助他樹立戰(zhàn)勝自我的信心是最關鍵的。我與他真誠交流并肯定激勵,及時了解他的想法,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我還常常和他聊師哥師姐的成功案例;講述汽修行業(yè)的榜樣人物如何刻苦研究、忘我工作、一舉成名的經(jīng)歷;講述中外聞名的成功人士雖以往學習成績并不理想,但經(jīng)過努力最終成為世界名人的故事?!坝脺贤ㄗ甜B(yǎng)心靈,讓真愛完善人格”使他懂得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只要充滿信心,努力奮斗,就能實現(xiàn)目標,從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個性心理品質(zhì)。

3.家校結(jié)合,以理解肯定播種信念

一位親子專家說過:“一個孩子的問題100%是父母的問題”。家庭成員間的關系模式,父母的言傳身教,家長對子女的教養(yǎng)方式均可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家校配合,是改善孩子健康心態(tài)最有效的方法。馬某平時與父母接觸少,父母對其有著較強的恨鐵不成鋼的心態(tài)。他在校表現(xiàn)不好或成績不理想時,父母對他責罵、懲罰,使他產(chǎn)生了嚴重的逆反心理,甚至對父母是一種仇視。而爺爺、奶奶對他的溺愛又造成了一種嚴重的心理不平衡。我首先以同理心幫他宣泄情緒,后引導使他理解爺爺奶奶及父母對他愛的表達方式可能有問題,但對他的愛是真心的。從而明白父母的苦心,感受父母的愛。

另外,我通過有效溝通與孩子父母建立關系,向他們介紹一些心理健康知識和親子教育的方法和技巧。讓父母接納孩子,做到理解信賴、及時肯定、支持與鼓勵孩子。與其祖父母溝通,通過實例讓他們明白一味的溺愛會害了孩子。使家長明白只有自己先改變以往的教育方式,先接納孩子的行為,才能有效的協(xié)助到孩子,把愛有效的傳遞給孩子。

通過與家長配合,經(jīng)?;ハ鄿贤ǎ钪薪⒑⒆拥囊?guī)則意識,教孩子孝親尊師,如:做一些家務、第一碗飯應先給長輩等。對馬某在學校或家里表現(xiàn)好的地方都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為孩子形成積極的心態(tài)和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愛與感恩,以持續(xù)激勵促使改變

生命來自父母,成長來自關愛,一生的成就來自感恩。愛與感恩是一個人成長動力的最大源泉。記得第一次與他溝通離開時我引導他:“你想對我說聲謝謝嗎?”以致到后來他每次都會主動表達感謝,加上我及時的肯定和鼓勵喚起他的感恩心。有次家訪結(jié)束,我準備離開,奶奶要送我,他一個箭步跑過去扶起年邁的奶奶,下樓梯時他還要背奶奶,看得出他特別愛自己的奶奶,對奶奶和我的愛與尊重讓我感受到了他的愛心、親情。我不失時機的給予了表揚,他有點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聽奶奶說,他還主動的給奶奶洗過腳,當時奶奶都感動得流下了淚。

心理學研究表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長處并不難,關鍵在于能否及時而恰當?shù)亟o予激發(fā)和促進,而激發(fā)與促進的關鍵又在于賞識。我和班主任老師作了專門的研究,并把我們的方案告訴了執(zhí)教該班的所有老師:無論上下課都要不斷地用鼓勵,贊許的語言表揚他的點滴進步,只要有進步就給予肯定。像這樣的“問題”學生,及時地予以激勵性的賞識是非常有利于教育的。孩子得到了老師和家長的認可,厭學與抵觸心理有了極大的轉(zhuǎn)變,開始愛幫助同學,開始與同學真誠交流,學習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五、咨詢效果評估和案例反思

一個人的心理、習慣往往能影響他的品質(zhì)、性格乃至一生。面對青春期的中職生我們不僅要教育他們學好專業(yè)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通過一段時間的溝通輔導,馬某的變化叫大家欣喜。我堅信只要家長配合,大家持之以恒的正確引導,不斷的學習改變,孩子一定會有更大的進步!“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教師以一顆真誠博大的愛心持續(xù)關注他們,才能重新喚起學生的自信,讓孩子學會自尊,讓他們的自我價值感極大的增強,才能使他們走出不良習慣的束縛,從而產(chǎn)生成長的內(nèi)在動力,實現(xiàn)自我成長步入人生燦爛的陽光地帶。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fā)出特有的音響,要使孩子的心同我們講的話發(fā)生共鳴,我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對準音調(diào)?!弊鳛橹新殞W校學生的心理尤為值得關注與積極疏導,讓我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欣賞,充滿愛心地去積極引導他們?!耙詯蹌悠湫?,以言導其行”播種正確信念!協(xié)助更多的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鄭日昌:《中學生心理診斷》,山東教育出版社,1994.

2.明宏:《心理健康輔導——個體輔導》,世界圖書出版北京公司,2007.

3.郭念鋒:《心理咨詢師/二級》,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高中生心理健康輔導范文第2篇

一、現(xiàn)實療法

現(xiàn)實療法于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心理學家威廉姆.格拉瑟創(chuàng)立,該理論強調(diào)人所有行為的目的都是為了滿足生存、愛與歸屬、權利、自由和快樂五種基本需要;十分強調(diào)責任,認為學習負責任是人終身的任務,教會個體負責任的行為是重心,同時強調(diào)注重現(xiàn)在而非過去。該療法的精髓在于教會人們?nèi)绾喂芾硖厣睿岣邞獙ι钪袎毫蛦栴}的能力,因其“注重個體建設性、負責任的行為方式培養(yǎng)”,在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中逐漸被接受和應用。

已有的研究表明:在個體咨詢治療中,現(xiàn)實療法對人際關系問題、神經(jīng)性厭食癥和新生適應不良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在團體輔導中,現(xiàn)實療法對網(wǎng)絡成癮和焦慮問題具有較好的效果。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在團體輔導中引入現(xiàn)實療法的理論對于工科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我們設計了8次團體輔導訓練,并對訓練前后的SCL-90和16PF數(shù)據(jù)進行了分析。

二、對象和方法

(一)對象。從長春工業(yè)大學2012級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結(jié)果中篩選出UPI得分在25分以上且明確提出咨詢要求者,通過面談的方式確定自愿參加者24名,并通過抽簽的方式將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實驗組男生9人,女生3人;對照組男生7人,女生5人。兩組成員特征:身體健康,精神狀態(tài)良好,在心理健康方面有需求。

(二)方法。首先根據(jù)現(xiàn)實療法的理論設計了8次團體輔導方案,每周進行一次,每次1-2小時,共用時8周時間。8次團體輔導共分為4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團體形成階段,即通過破冰游戲、交朋友小組等方式促進團體成員相識,為良好的輔導咨詢關系的建立打好基礎;第二階段:自我探索和成長階段,即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方式來幫助團體成員考察并評判自己當前的行為;第三階段:作出承諾階段,即通過指定計劃等方式來指導團體成員作出承諾,在此過程中不接受“借口”,不使用懲罰,對每個成員都不放棄不拋棄,目的是讓團體成員掌握提升心理健康素質(zhì)的方法和技巧;第四階段:結(jié)束團體階段,即通過測量工具測量團體輔導的效果,鼓勵團體成員繼續(xù)成長,不斷提升自己。

(三)測量工具 SCL-90量表和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問卷(16PF)。

(四)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SPSS17.0對實驗前后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三、結(jié)果

(一)SCL-90各因子實驗前后結(jié)果分析。對實驗組、對照組成員輔導前后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結(jié)果顯示,實驗組成員輔導后在強迫、人際關系、焦慮、恐怖4個心理健康因素方面均有顯著改變。而對照組成員SCL-90各項因子在輔導前后未發(fā)生顯著的改變。

經(jīng)過8周時間共8次以現(xiàn)實療法為理論基礎的團體心理輔導之后,實驗組成員在心理健康適應方面有了明顯的提高,而對照組成員在這8周時間內(nèi)未參與本次團體心理輔導,在心理健康適應方面未發(fā)生明顯的變化,其出現(xiàn)的較小程度的變化是個體自身逐步適應環(huán)境的結(jié)果。

(二)16PF人格因素實驗前后結(jié)果分析。實驗后實驗組成員在樂群性、敢為性、憂慮性、緊張性4個方面有顯著改變,這說明團體成員在經(jīng)過現(xiàn)實療法的團體輔導之后,在適應方面有顯著發(fā)展。對照組在實驗組團體輔導的這8周內(nèi)雖然16PF各因子均有變化,但發(fā)展變化不明顯,說明對照組成員在逐步適應大學生活,各方面均向好的方面發(fā)展,但卻沒有實驗組的發(fā)展變化顯著。

四、結(jié)論

團體輔導以其“活動形式多樣,靈活易操作、省時高效”等特點逐漸成為高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軍”。在團體輔導方案的設計中我們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問題揉入不同的心理咨詢理論,如人本主義理論、行為主義理論、現(xiàn)實療法等,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生心理健康輔導范文第3篇

【摘要】高中時期是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中最重要的時期,高中生的心智尚不成熟,于是容易急躁、焦慮,如果沒有人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心理輔導,就會使高中生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因此,準確把握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弄清高中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對其進行有效的心理輔導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高中生 心理問題 心理輔導

一、高中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

高中階段是學生身心健康發(fā)育最重要的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問題。高中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

1.學習方面的心理問題

在高中生所有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中,因為學習知識而產(chǎn)生的心理問題所占的比重最大。高中生學習繁重,他們在學習中面臨的困難也很多,很多學生無法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前面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后面的問題又接踵而至,學生學習的知識點就會脫節(jié),并且逐漸喪失學習的信心,最終造成學生學習方面的心理壓力過大,精神萎靡不振、記憶力下降,學習成績走下坡路線。

2.人際關系方面的心理問題

在高中階段,高中生如何處理人際關系也很重要。很多同學由于人際關系處理不到位,同學關系不融洽,師生關系緊張,學生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孤獨感,長期發(fā)展下去學生還會產(chǎn)生一定的心理負擔和心理障礙。

3.青春期心理問題

青春期心理題在高中生心理問題中十分普遍,高中生正處在青春發(fā)育時期,這一時期學生的性發(fā)育逐漸成熟,性心理則相對幼稚,很多學生心里都會萌發(fā)出對異性的向往,他們往往不知道如何緩解自己因性發(fā)育產(chǎn)生的壓力,高中生在青春期出現(xiàn)的情緒得不到釋放時,就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嚴重影響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更無法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

二、對高中生進行心理輔導的有效策略

1.充分了解高中生的心理問題

要想對高中生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輔導,教師應該以身作則,多和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從學習和生活中關心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心理健康狀況。教師要對高中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充分地了解和認知,以此為基礎,大力開展學生心理輔導工作。通常情況下,高中階段的學生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問題,但是針對學生個體的特殊性,高中生具體存在的心理問題和這些心理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這就要求高中教師、心理輔導員和學生家長應該明確自己的職責,多和孩子談心,細致清楚地了解高中生或孩子存在的心理問題是哪方面的問題,根據(jù)這些心理問題的成因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幫助學生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礙。高中教師要想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要做到密切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觀察他們行為特點的變化,找出高中生產(chǎn)生各種心理問題的根源所在,在課后多和學生交談,這樣才能更真實地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想法,根據(jù)這些心理問題,對癥下藥,才能找到加強高中生心理輔導的突破口。

2.針對性地做好各方面的心理輔導工作

要想有效提高高中生心理輔導的效果,教師必須靈活應對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狀況,確保高中生心理健康輔導模式的多樣性。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和學生心平氣和地溝通,并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心理疏導。眾所周知,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方面的教育具有很大的區(qū)別,教師在對高中生進行心理輔導的過程中,如果采用方法不當,不僅不能起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還會讓學生排斥教師、排斥同學,產(chǎn)生嚴重的厭煩心理,進而加重學生的心理障礙。教師在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過程中,一定要有足夠的愛心和耐心,尊重學生,保護學生的隱私不受侵犯,不要將學生的心理問題當做一種錯誤,強加在學生身上。教師只有尊重學生的感受,才能確保高中生心理輔導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師要想取得學生的信任,必須理解學生,耐心聆聽學生的心聲,并在和學生的交往過程中遵循交友性原則,使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情感和心理上的信賴,再對其加以心理輔導,就能達到良好的心理轉(zhuǎn)化效果。當學生的心理問題表現(xiàn)得比較嚴重時,教師還要對其進行必要的心理治療。對于存在早戀問題和早戀傾向的學生,教師應該站在朋友的角度和學生交流,對學生的這種行為予以理解,再向?qū)W生講述這樣做可能帶來的問題和不良影響,讓學生認同自己的觀點,并意識到問題所在,這樣才能使學生配合教師進行心理輔導。

3.學校、家庭共同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學生的心理問題和家庭的人際關系具有一定的聯(lián)系,很多家庭矛盾和家庭問題會直接導致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因此,教師在對高中生進行心理輔導的過程中,都需要學生家長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學校在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相關知識宣傳時,一定要兼顧對學生家長的宣傳教育,讓家長更加關心孩子的成長,促進高中生心理輔導工作全面深入地開展。教師在對高中生進行心理輔導時,如果學生拒絕溝通,不配合心理輔導,教師可以和學生家長聯(lián)系,通過和家長的溝通,了解孩子的心理問題,再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并倡導學生家長和校方共同展開對學生的心理輔導,增強高中生對教師和家長的信任感和依賴感,有效緩解學生的心理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讓孩子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努力克服學習中各種苦難,引導學生處理好學生間和師生間的關系,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降低學生的孤獨感,讓學生具備強烈的家庭責任感,以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生活態(tài)度促進自身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總結(jié)

學校在對高中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心理輔導效果,必須對高中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全面地分析,針對性地做好高中生心理輔導工作,學校還要聯(lián)合學生家長共同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輔導,這樣才能推進高中生心理健康輔導工作的順利開展,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輔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堅,冷淑敏,朱曉玲.“90”后高中生心理健康問題與對策研究綜述[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02).

高中生心理健康輔導范文第4篇

關鍵詞:高中生;心理健康;問題;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高中階段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處在這一階段的青少年身體和心理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zhàn)。一個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體,又要有健康的心理。

1. 心理健康的標準以及對其的理解

1.1 心理健康的標準

(1)對現(xiàn)實的有效知覺;(2)自知自尊與自我接納;(3)自我調(diào)控能力;(4)有人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5)生活熱情與工作高效率。

1.2 對心理健康標準的理解

在理解心理健康標準時,主要應把握以下幾點:第一,判斷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況應兼顧個人內(nèi)部協(xié)調(diào)與對外良好適應兩方面能力。第二,心理健康概念具有相對性,心理健康也是有高低層次之分的,高層次心理健康的人不僅是沒有心理疾病的,而且能充分發(fā)揮個人潛能,發(fā)展建設性人際關系,追求高層次的滿足。第三,心理健康既是一種狀態(tài),也是一種過程。心理健康的人不是無失敗,無沖突,無痛苦的,而是能在這些情況出現(xiàn)時做有效的自我調(diào)解,且能保持良好的工作效率。

2. 高中生易產(chǎn)生的心理問題

2.1 焦慮癥

焦慮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大概所有的人都體驗過不同程度的焦慮。高中生最常見的焦慮反應是考試焦慮。特別是高中生面對緊張的學習壓力,面對父母老師的期望,在考試臨近時,心情極度緊張。比如考試時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覺范圍變窄,思維刻板,出現(xiàn)慌亂,無法正常發(fā)揮正??荚囁???荚嚭笥殖志玫夭荒芩沙谙聛?。高中生焦慮癥產(chǎn)生的原因是學校統(tǒng)考,持久的,過度的升學壓力;家長對子女過高的期望;學生個人過分地爭強好勝。有焦慮品質(zhì)的高中生,遇事易于緊張,膽怯,度困難情景作過高程度的估計,對身體的輕微不適過分關注,在發(fā)生挫折與失敗時過分自責。

2.2 抑郁癥

抑郁癥是對痛苦經(jīng)歷的抑郁反應,以持久的抑郁心境為特征。高中生面臨繁重的學習壓力,極易產(chǎn)生抑郁癥。比如患有抑郁癥的高中生,表現(xiàn)為持久的情緒低落,長沉思不愉快的往事,或遇事總往壞處想。自我評價能力下降。自覺活力降低,懶散乏力,精神不振,腦力遲鈍,反應緩慢,對工作學習缺乏信心,社交活動減少,不愿主動與別人打交道,心境惡劣,煩躁易怒。

2.3 強迫癥

強迫癥是指病人意識上反復出現(xiàn)不能控制的觀念,思想,恐懼,沖突和疑慮。高中生在高中階段身體和心理都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是認知和性格方面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高中生心理可能出現(xiàn)很多內(nèi)心矛盾和沖突,這極易形成強觀念,強迫觀念是一種思維障礙,表現(xiàn)為反復持久的觀念,思維,印象,也可以是沖突念頭。

2.4 人格障礙和人格缺陷

高中生隨著年齡的增長,獨立意識不斷增強,與社會的交往越來越廣泛,高中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表現(xiàn)為自卑,過分注意他人的評價,容易受到傷害,虛榮心強,怕丟面子等。高中生的人格障礙是長期固定的適應不良的行為模式,這種行文模式由一些不成熟,不恰當?shù)膲毫獙騿栴}解決方式所構(gòu)成。有人格障礙的高中生在與人交際的過程中,會極易產(chǎn)生焦慮和恐懼的心理,害怕暴露自己的缺陷,害怕丟面子,過分苛求自己

3. 解決對策

3.1 讓高中生確立樂觀,進取的人生目的

高中生在高中階段就要確立人生目標,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只有樹立了理想,才能有積極的行動去實現(xiàn)理性。只有有了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才能經(jīng)受起生活挫折和心理沖突,從而保持最佳的,最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中學時代正是我們確立人生目的和抱負的關鍵時期,我們樹立了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就會不被眼前的困難和挫折所打敗,才對未來充滿了期望,才有強大的動力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斗,才會對干什么事都會充滿著樂觀和自信。

3.2 增強自我保健意識

高中生要正確認識自我,許多人并沒有真正認識自己,他們或者對自己估計過高,過于自信;或者是對自己估計過低,過于自卑。這兩方面都會阻礙高中生認識自己。因此。高中生要學會從多方面,多途徑地了解自己,學會從周圍的世界中提取有關的真實反饋,避免由于自己的主觀理解帶來誤差。認識自己就要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的認識,這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關注自己的言行舉止,只有這樣才能針對實際情況來了解自己,還要通過從失敗的經(jīng)歷中來正確認識自己,這些都是很好的比較客觀的認識自己的方法和途徑。

3.3 對高中生進行心理輔導

面對高中生心理健康問題,學校要開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課程,針對個別的高中生,要根據(jù)高中生的差異性和學生的心理特點,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個別化對待每個高中生。高中生的心理輔導。是學校輔導教師運用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認識環(huán)境,依據(jù)自身條件,確立有益于社會進步與個人發(fā)展的生活目標,克服成長中的障礙,增強與維持學生心理健康,使其高中生在學習,工作與人際關系有良好的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玲.高中生常見心理問題及疏導[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

(20XX——20XX學年

第X學期)

(本文檔共

8

】頁/【

2708

】字)

單位

姓名

20XX年X月

高中生心理健康調(diào)查報告

一、調(diào)查研究目的

高中生心理健康問題教育的熱點和焦點問題。因為現(xiàn)代社會變得十分復雜,價值觀多元化,家庭不穩(wěn)定,還有各種社會思潮無不影響著廣大高中生的健康成長,適應社會,學校環(huán)境對于一些學生來說,已經(jīng)是很困難的事情。從各方面調(diào)查來看,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情況令人擔憂。據(jù)外國學者估計,中學各年級學生中,約有18%的學生具有各類的心理問題,其中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農(nóng)村,包括情緒障礙,不良習慣,性格問題等。

高中生心理健康為廣大教師提出了一個時代的命題,為能夠及時有效地給學生提供心理健康的輔導和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我針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一些問題進行了研究,試圖探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規(guī)律,以便為自己和其他教師提供一些心理學研究依據(jù)。

二、調(diào)查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

研究對象:本校高一年級學生

(二)

研究方法:采用不記名調(diào)查問卷法,個別談話和召開部分學生座談會的方法進行比較全面的調(diào)查研究(為被調(diào)查者學生保密,維護其個人穩(wěn)私權,體現(xiàn)心理健康調(diào)查的原則性)。

三、結(jié)果與分析:

(一)

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定義

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心理健康的定義是:“不但沒有身體的缺陷和疾病,還要有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都完滿的狀態(tài)?!苯】党松眢w無病外,還要具備心理的穩(wěn)定及良好的社會適應性。高中生心理健康是指具備健全的智力,情感和意志,連續(xù)統(tǒng)一的人格及對己,對人,對社會的正確認知和良好的適應。

(二)

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參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標準,我把高中生心理健康標準確定為以下幾個方面:學習適應性,自我認知與現(xiàn)實感,人際關系的和諧程度,個性發(fā)展的良好性四個方面。

(1)高中生學習適應性。

一個心理健康的高中生,通常有比較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學習目的明確,學習目標具體,切合實際;學習的自覺性強,善于制定學習計劃,并在執(zhí)行計劃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意志力強,學習信心足;在對待考試問題上,他們沉著冷靜,靈活應對。

通過調(diào)查學習適應性,大體分為四個類型,第一種類型占29%,從調(diào)查問卷中可知:對于無老師看管的自習課他們會自覺學習。而第二種類型占63%的學生會選擇小聲聊天或討論學習。令人遺憾的是第三種類型10%和第四種類型4%的學生會選擇看雜志漫畫或干脆睡覺(以下用A,B,C,D四種代號表示四種類型)。當回答對考試的感受時,A和B學生表示喜歡做些難題,而C學生感到怕,D學生則表示無所謂。當問卷中提出老師講課出現(xiàn)錯誤時只有30%的A學生敢于提出來,其它(包括B,C,D)的學生都選擇保持沉默或在下面議論。這也可見傳統(tǒng)教育中“教師絕對權威專制”的弊端。對于學習的目的性,A學生表示學習一技之長,B,C學生表示如父母所愿,或考上大學有個好出路,而D學生表示不明確。

(2)學習自我認知與現(xiàn)實感。

自我認知指對自己的心理過程與特征及其表現(xiàn)的認識,而現(xiàn)實感則指個人對自己同現(xiàn)實之間關系的認識。心理健康的高中生往往有較強的自我認知能力,他們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自我評價恰當。在對現(xiàn)實的感知能力上,他們能夠客觀地認識現(xiàn)實,并根據(jù)對現(xiàn)實的認識來給自己做出恰當?shù)娜松l(fā)展定位,有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緊密的自我價值體系。

通過調(diào)查問卷,可以按計分方法把學生分為四種價值類型:踏實型,從眾型,功利型和冷漠型。

踏實型的高中生順從社會規(guī)范,積極為社會服務,另一方面,有自律的內(nèi)控和自我導向表現(xiàn),重視傳統(tǒng)和社會評價。從眾型的學生相當順從社會規(guī)范,但這種順從是他人導向的隨波逐流,也有享樂主義,及時行樂的傾向,順乎自然生活方式,傾向于保守。功利型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功利主義,對于道義及人情這類價值不甚注意,認為金錢至關重要,追求個人利益而不是公益。冷漠型是不在乎社會規(guī)范,回避人際交往,也不注意他人的價值取向,所持的態(tài)度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3)高中生人際關系。

高中生人際關系包括同學之間的關系,異性同學的關系,和師生關系。

在我的調(diào)查問卷中分數(shù)最高為10分,表示人際關系最好;最低為0分,表示最差。調(diào)查結(jié)果只有14%的學生達到8分以上,表示人際關系較好的類型;40%的學生達到6分—8分數(shù)段,表示人際關系一般;有47%是不及格的,人際關系較差,突出體現(xiàn)的問題是:當問及“你喜歡拿別人的缺陷開玩笑嗎”時,有81%的學生都答會,當問及“你的好友學習成績超過自己時,你會真的感到眼紅,妒忌嗎

”時,71%的學生答會的,這是令人心顫的回答。也許只有在心理健康不記名的調(diào)查高中生才會說出自己的“丑陋”,但確是非常真實的一面。這些都應該引起我們教育者的高度重視,因此教師不僅要在學習上為學生傳道,授業(yè),解惑,還要做到在精神上成為學生的父母,朋友的角色,這樣才有師生之間真正的心靈溝通,幫助學生解除困惑,讓他們以健康的心態(tài)去對待學習和生活。

(4)高中生的人格特征。

我國心理學工作者修訂出我國《高中生心理健康診斷測驗》,其中把學生人格傾向分為八個方向: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沖動傾向。對高一589人調(diào)查結(jié)果如下:

人格傾向    百分比

學習焦慮    45%

對人焦慮    36%

孤獨傾向    17%

自責傾向    9%

過敏傾向    3%

身體癥狀    9%

恐怖傾向    2%

沖動傾向    7%

3、初中生主要的心理特點。

(1)抽象能力有較好發(fā)展,獨立性要求高,不愿接受約束與限制。

(2)情感容易激動,心里話愿和朋友談,但不愿與家長,老師談。

(3)學習自覺性較高,但也容易表現(xiàn)出獨斷性,爭強好勝,堅持錯誤,但仍稚嫩。

(4)能根據(jù)社會要求約束自己,自我控制力較好。

(5)理想逐步向概括性發(fā)展,能夠?qū)ψ约豪硐胫械娜宋锾攸c加以分析。

(6)對人生意義有了初步的理解,對人生和世界評價帶個人人性特點。

討論與建議

高中生心理健康問題通過調(diào)查資料顯示結(jié)果是不容忽視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學生健康心理已成為十分緊迫和重要的課題。為讓教師們培養(yǎng)出健康向上,求知進取的新時代接班人,提出以下建議:

1、

強化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的觀念意識,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

2、學校開設心理咨詢輔導。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預防心理障礙產(chǎn)生。

(2)開發(fā)學生各種潛能,提高學習的效率。

(3)激發(fā)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學習。

(4)提高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增強社會適應性。

(5)增強學生的自我意識,培養(yǎng)自我評價能力。

3、學校內(nèi)形成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的體制與教育形式。

(1)進行群體輔導,個別輔導.

(2)建立學生的心理檔案(包括智力發(fā)展情況,非智力發(fā)展情況,學習成績,職業(yè)興趣,學習態(tài)度方法等)。

相關知識

心理健康輔導方法(精選5篇)
心理健康輔導的內(nèi)容(精選5篇)
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教案(精選5篇)
心理健康輔導方法及措施(精選5篇)
中學生心理健康團體輔導方案(精選14篇)
心理健康輔導方案(精選13篇)
心理健康輔導員論文精選(九篇)
心理健康輔導的內(nèi)容精選(九篇)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方案(精選16篇)
心理健康輔導教案(精選10篇)

網(wǎng)址: 高中生心理健康輔導(精選5篇)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191405.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