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生經(jīng)濟】病藥模式VS全人健康模式:對癌癥治療的影響與評價
[摘要] 癌癥治療的模式正在從"病藥模式"(Biomedical Model)向"全人健康模式"(Holistic Health Model)轉變。病藥模式主要關注腫瘤本身,強調藥物、手術、放療、化療等治療手段;而全人健康模式則關注癌癥患者的整體健康,包括心理支持、營養(yǎng)、運動、社會適應等因素。這種轉變不僅影響癌癥的治療效果,還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長期生存率和醫(yī)療體系的可持續(xù)性。
一. 病藥模式下的癌癥治療:高度依賴藥物和手術
1.1病藥模式的特點
病藥模式的核心策略是癌癥治療以"去除腫瘤"為目標,主要依賴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其優(yōu)勢在于早期癌癥和部分可切除腫瘤(如乳腺癌、結直腸癌)中,病藥模式有較好的治愈效果。但是弊端一是過于關注腫瘤消退,而忽視患者的長期康復和生活質量。二是副作用大,如化療導致免疫力下降、惡心、脫發(fā),放療可能損傷正常組織。三是忽視心理因素,導致癌癥患者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影響治療依從性和康復。四是健康管理不足,容易導致癌癥復發(fā)或新發(fā)癌癥。
1.2 病藥模式對癌癥治療的影響
雖然,病藥模式在癌癥治療中不可或缺,但單純依賴藥物和手術無法全面提升癌癥患者的生存質量和長期健康。
1) 早期癌癥(如I期乳腺癌、結直腸癌):手術+輔助化療可實現(xiàn)治愈,病藥模式仍是主要治療方式。
2) 晚期癌癥(如IV期肺癌、胰腺癌):病藥模式下的治療往往延長生存期有限,患者生活質量下降。
3) 癌癥康復階段:病藥模式缺乏長期健康管理,癌癥患者心血管病、代謝病風險增加,但未能得到充分關注。
二. 全人健康模式對癌癥治療的優(yōu)化:個體化、綜合健康管理
2.1全人健康模式的特點
1)核心策略:不僅關注腫瘤消退,還關注患者的整體健康、功能恢復、生活質量,采用多維度健康管理。
2)關鍵干預措施: ①精準治療(個性化藥物、基因檢測、免疫治療);②營養(yǎng)干預(高蛋白、高抗氧化飲食,改善癌癥惡病質);③運動康復(適量運動降低疲勞、減少復發(fā));④心理支持(癌癥患者抑郁率高,心理干預可提高生存率);⑤社會支持(家人、社區(qū)、志愿者等支持體系)
2.2 全人健康模式改善癌癥治療
全人健康模式通過診前預防和治療中精準以及干預后的康復優(yōu)化癌癥治療,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減少副作用,提高康復效果。
1) 癌癥治療前(預防+篩查):
①癌癥早篩(如乳腺癌篩查、結腸鏡檢查)可降低死亡率。
②生活方式干預:如減少紅肉、戒煙、運動,可降低癌癥發(fā)病率。
2) 癌癥治療中(提高耐受性+減少副作用):
①精準營養(yǎng):合理膳食可減少化療惡心、貧血,提高免疫力。
②運動干預:研究顯示,運動可提高乳腺癌、結腸癌患者的生存率。
③心理干預:如正念冥想、心理治療可降低焦慮,提高患者依從性。
3)癌癥治療后(康復+長期健康管理)
①心血管管理:化療可能增加心臟病風險,需要心血管保護策略。
②復發(fā)監(jiān)測:定期復查,結合生活方式管理降低復發(fā)風險。
三. 病藥模式VS全人健康模式:癌癥治療的績效評價體系
3.1 病藥模式 VS全人健康模式
評價癌癥治療的效果,不能只關注短期的腫瘤縮小率或生存期,還要綜合考慮患者的長期健康狀況、生活質量、功能恢復、心理健康和醫(yī)療體系的可持續(xù)性。因此,病藥模式與全人健康模式存在顯著差異(圖-1),同時績效評價體系也大相徑庭(圖-2)。
圖-1 病藥模式VS全人健康模式比較
圖-2 病藥模式與全人健康模式的健康績效評價比較
3.2傳統(tǒng)病藥模式的績效評價體系:以醫(yī)學指標為核心
病藥模式主要基于生物醫(yī)學指標來評價癌癥治療效果,重點關注腫瘤控制和患者生存(圖-3)。
1)核心評價指標
圖-3 病藥模式的績效評價
2)病藥模式評價體系的不足
現(xiàn)行的病藥模式的評價體系主要適用于短期腫瘤控制,但對長期生存質量的衡量不足。
①忽視患者的生活質量:即使腫瘤縮小,但患者可能面臨嚴重的化療副作用、營養(yǎng)不良、疲勞等問題。②缺乏對功能恢復的關注:如癌癥患者的日?;顒幽芰Α⒄J知能力是否受到影響。③心理健康未納入考量:焦慮、抑郁、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PTSD)在癌癥患者中普遍存在,但病藥模式的評價體系很少關注。④醫(yī)療資源利用未考慮:病藥模式可能導致醫(yī)療資源的過度使用,如不必要的化療、放療,增加醫(yī)療成本。
3.3. 全人健康模式的績效評價體系:整合生存質量、康復和社會適應
全人健康模式強調癌癥患者的長期健康狀態(tài)、生活質量、功能恢復和社會適應能力,因此其績效評價體系更加全面。
1)全人健康模式的核心評價指標
全人健康模式的評價體系更符合癌癥患者的長期健康需求,并能優(yōu)化醫(yī)療體系的可持續(xù)性(圖-4)。
圖-4 全人健康模式的核心評價指標
2)全人健康模式的績效評價體系的優(yōu)勢
①關注長期生存質量:不僅關注患者是否存活,還關注他們是否能高質量地存活。②整合心理健康和社會功能:癌癥患者的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能力直接影響治療效果,全人健康模式對此高度關注。③優(yōu)化醫(yī)療資源使用:降低不必要的住院和治療,減少醫(yī)療浪費,提高癌癥治療的整體效益。
四. 癌癥治療應向"全人健康模式"轉型
4.1 策略應用病藥模式和全人健康模式
尤其在早期癌癥的根治性治療中發(fā)揮關鍵作用。但對于晚期癌癥、康復期患者,全人健康模式具有更大優(yōu)勢,能夠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全球發(fā)展趨勢是越來越多的國家和醫(yī)療機構正在推動癌癥治療的全人健康管理,例如,①MD安德森癌癥中心(MD Anderson)的個性化癌癥康復計劃。②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NCI)的心理干預提高癌癥生存率。③日本的整合腫瘤學(Integrative Oncology) 強調癌癥患者的生活方式管理。
4.2. 建立更全面的癌癥治療績效評價體系
為了實現(xiàn)不僅讓癌癥患者"活下來",而且更要"活得健康"的目標。建立更全面的癌癥治療績效評價體系不可或缺。雖然全人健康模式的評價體系更全面,但病藥模式的醫(yī)學指標仍然不可或缺。未來的癌癥治療評價體系需要結合兩者的優(yōu)勢。
1)短期:結合病藥模式的醫(yī)學指標(腫瘤緩解率、生存期)來評估治療有效性。
2)長期:引入全人健康模式的評價體系(生活質量、功能恢復、心理健康)來衡量癌癥患者的長期健康狀況。
4.3 實施轉型的政策建議
為提高癌癥生存率,優(yōu)化生活質量,從醫(yī)保改革到學科健身等方面實現(xiàn)癌癥治療的可及可持續(xù)醫(yī)療體系。
1)醫(yī)保改革:推動醫(yī)保支付模式從"治療導向"向"健康結果導向"轉變,支持癌癥患者的全人健康管理,如運動、營養(yǎng)干預的醫(yī)保覆蓋。例如:醫(yī)保覆蓋癌癥康復計劃(如營養(yǎng)、運動、心理咨詢)。按健康結果付費(Value-Based Payment),激勵醫(yī)院提供更全面的癌癥管理方案。推廣個性化癌癥管理計劃,如"癌癥康復中心"模式,將康復納入癌癥治療體系。
2)醫(yī)患教育:加強患者和醫(yī)生對"全人健康癌癥治療"的認知,減少對藥物的過度依賴。
3)跨學科協(xié)作:整合腫瘤學、心理學、營養(yǎng)學、康復醫(yī)學,形成癌癥治療的綜合體系。
楊金宇 初稿(健康界): 2025.2.5
引用資料:
[1] ChatGPT 4.0
本文由“健康號”用戶上傳、授權發(fā)布,以上內容(含文字、圖片、視頻)不代表健康界立場?!敖】堤枴毕敌畔l(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轉載、侵權等任何問題,請聯(lián)系健康界(jkh@hmkx.cn)處理。
相關知識
基于基本衛(wèi)生保健的重點疾病人群健康管理模式構建
人民日報高度評價!干細胞療法推動疑難重癥治療進入新階段,從傳統(tǒng)治療模式向細胞治療領域的重大轉變
睡眠模式與健康關系
傳播動力學模型在HPV疫苗經(jīng)濟學評價中應用
兩種護理模式對整形美容患者術后身心健康的影響
中國人口健康模式變化?環(huán)境污染成威脅健康重要因素
構建“互聯(lián)網(wǎng)+健康管理”模式的意義與方式探討
全面健康風險評估與干預,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的新模式
能抗癌、治愈晚期癌癥,生酮飲食模式真這么神奇?
盧長林:努力推動價值醫(yī)療模式在我國醫(yī)療改革中的應用
網(wǎng)址: 【衛(wèi)生經(jīng)濟】病藥模式VS全人健康模式:對癌癥治療的影響與評價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238593.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