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壽命長短能從走路看出來?是的!這些人換種走法,疾病風險能下降……

壽命長短能從走路看出來?是的!這些人換種走法,疾病風險能下降……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7月24日 12:49

對很多人來說

走路是件再平常不過的事

但就是這件不起眼的小事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用來評估身體健康狀況

世界衛(wèi)生組織曾指出,“走路是世界上最佳運動?!?/strong>如今,更是有研究指出了——

走路快慢能預測壽命長短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

那些走路速度在每秒 0.8 米或者更快的老人,實際壽命往往比平均預期壽命長。

這個速度大概就是 10 分鐘左右走完 500 米。

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般來說,走得快的人,心臟、肌肉、骨骼等各方面機能都比常人強,平衡能力、協(xié)調能力也比較好,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對意外事故的防范能力自然更佳。

長期有規(guī)律地快走,也能提高人體各方面生理機能,如減緩中老年人的血管老化,讓他們顯得更年輕。

但值得注意的是,步速不會告訴我們關于身體健康的所有事情,依然要結合其他的檢查來全面評估。就像血壓一樣,它能從一個側面反映健康狀況,而且步速這個指標很容易被觀察到。

為了長壽,是不是就要走快點?

隨著年紀的增長,人的身體素質會逐漸下降。此時,為了長壽,是不是就要走快點?

注意

不要為了延長壽命,而去刻意提高走路速度。

雖然研究提示步速和一個人的預期壽命相關,但目前刻意快走能延長壽命的想法,并沒有證據(jù)證實。

但話說回來,健步走本身也是一種不錯的鍛煉方式?!吨袊用裆攀持改稀芬仓赋觯?中國居民每天的活動量達到 6000 步,有益于保持身體健康,最好能達到中等運動強度。

如何判斷運動強度?看運動心率!

健康且體質較好的:心跳可以控制在 120~180 次/每分鐘;

中老年或慢病人群:心跳大致控制在(170-年齡)~(180-年齡)。

心率可以通過摸一分鐘脈搏來測,也可以佩戴心率帶、心率表、手環(huán)等來監(jiān)測。

走路好處多,但也要“看人下菜碟”

走路看起來是一種簡單的運動方式,但要想達到鍛煉的效果,還需要加點技巧,并且不同的人群應采用不同的走路方式。

1

體弱者:甩開胳膊,大步跨

體弱者要達到鍛煉的目的,走得太慢達不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開,全身活動,才能調節(jié)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

最好每日2~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

2

肥胖者:長距離健步走

每日2次,每次1小時,步行速度要快些。這樣可以使脂肪燃燒,從而減輕體重。

3

糖尿病患者:擺臂甩腿,挺起胸

糖尿病患者行走時步伐盡量加大,挺胸擺臂,用力甩腿,最好在餐后1小時進行,以減輕餐后血糖升高。每次行走半小時或1小時為宜。

但對正在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應該避開胰島素作用的時間,以免發(fā)生低血糖反應。

4

高血壓患者:中速為宜,挺起胸

高血壓患者走路,步速以中速為宜,行走時上身要挺直,否則會壓迫胸部,影響心臟功能。

走路時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緩沖作用,否則會使大腦處于不停的振動,容易引起頭暈。

5

冠心病患者:緩步慢行

冠心病患者走路速度不宜過快,以免誘發(fā)心絞痛。

應在餐后1小時后再緩慢行走,每日2~3次,每次半小時,長期堅持可促進冠狀動脈側支循環(huán)形成,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謝,并減輕血管硬化。

6

其他健康人群:健步走

跑步承受不住,不如選擇健步走,既能強身健體,又可減輕對關節(jié)的損傷。長期堅持下去,其效果會優(yōu)于跑步。

健步走,有講究

健步走,速度有講究:60~70步/分鐘的慢速和80~90步/分鐘的中速,適用于保??;100~120步/分鐘的快速,對減重健體更有效。

頻率有講究: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鐘。

指標有講究:心率120~130次/分鐘,步長70~80厘米為宜,距離以8500步為上限。

走路加“一步”,消除病痛不含糊

便秘

走一字步

走一字步會帶動胯部扭動,有助于增加腰部力量,刺激腸胃蠕動,能有效防治便秘。

方法

沿著一條直線走(即模特步),向左右兩側扭胯。運動量不用太大,走500米就夠了。

走一字步時要注意動作幅度不要太大,以免扭傷腳踝。還可以配合揉腹的動作。

護腎

墊腳走

踮腳走路鍛煉,主要是前腳掌內側、足大拇指起受力,而這塊區(qū)域是足少陰腎經(jīng)、足厥陰肝經(jīng)和足太陰脾經(jīng)經(jīng)過的地方,因此,踮腳走有溫補腎陽的作用。

方法

每天10分鐘左右即可,中間可以走走停停,累了就休息。

失眠

晚上要慢慢走

堅持2至3個月晚上慢慢走后,失眠大多會有改善。

方法

在晚上,緩緩走路半小時,休息15分鐘后再睡覺,有較好的鎮(zhèn)靜催眠效果。

或者稍早點,在傍晚的時候,剛開始慢慢走,后加快腳步,直到走得出汗為止。剛好覺得有點累,但又覺得很舒服。

關節(jié)病

腳跟先著地

走路時首先腳后跟著地,然后到大腳趾將身體推進,鍛煉時盡量用前腳掌及足趾彈著走,也就是身體盡量向上竄高著走,這樣可以加強足及踝部肌肉韌帶的鍛煉。

走路還能增強下肢肌肉力量和韌帶的韌性,開始時每分鐘可走30至40步,可逐漸稍微加快,以沒有不適感為前提。

行走運動前必須做測試

過次馬路就能算步速

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說“走得快”就一定會延長壽命。特別是患有膝關節(jié)的各種疾病,如慢性退行性骨關節(jié)炎者,就不適宜采用這種鍛煉方式,步行速度快,對膝關節(jié)的壓力更大。

建議大家在健步走前先做一個測試,就是看看你的心臟、膝蓋能不能適應這個運動,當然絕大多數(shù)人是適合的,不過還是測試一下比較好。

那么步速怎么計算呢?當然,你可以掐表計算,也可以粗略估算下。

自查走路速度的小方法

綠燈亮時,如果能順利走到馬路對面,就說明走路速率正常。

如果過馬路時走到一半紅燈就亮了,需要在中間安全島稍休息,等下一個綠燈亮了才能繼續(xù)走到馬路對面的,說明走路速率較慢。

走路速率正常的人群,可以每天走步鍛煉。

走路速率較慢的人群,心臟、膝蓋可能有問題,不適合這個運動,建議采用游泳池漫步等一些損耗比較小的運動。

相關知識

【科普知識】走路快慢可能影響壽命?這4種走路姿勢,可能是疾病預兆!
走路快慢可能影響壽命?來看怎么才能越走越健康長壽→
每天走路最佳步數(shù)出爐,不僅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還能延長壽命?
壽命長短,竟然跟走路有關?堅持4個動作,幫你“走掉”一身病
誰更長壽?走路快與走路慢的人,15年壽命差距揭秘!
從手指中看出壽命長短, 有這特征的人壽命特別長
走路快和走路慢,誰更容易長壽?研究發(fā)現(xiàn):兩者壽命或可相差15歲
哪些走路方法是疾病征兆
壽命長短,手指先知?手指頭能看出壽命長短?告訴你答案
每天走多少步能延長壽命?

網(wǎng)址: 壽命長短能從走路看出來?是的!這些人換種走法,疾病風險能下降……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595438.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