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早產
如何避免早產
準媽媽從比較舒適的孕中期進入孕晚期。在這段時間,準媽媽們如果過于勞累,或身體不適,可能引發(fā)早產。早產兒不僅體重輕,而且生存能力差,體溫調節(jié)功能不良,呼吸功能、消化功能及免疫力功能較差,很容易發(fā)生感染。因此,孕晚期的準媽媽們要關注自身保健,預防早產。
目錄關注早產信號如何避免早產早產的危害導致早產的原因6類孕婦最容易出現早產
1關注早產信號
早產是可預防的,關鍵是要及早診斷,及時治療。當出現以下情況之一時必須去醫(yī)院檢查。
1、下腹疼痛:下腹部有類似月經前般的墜痛、規(guī)則的子宮收縮及肚子變硬,每小時6次或更多次的收縮,即每10分鐘有1次以上的子宮收縮,每一次持續(xù)至少40秒,收縮較厲害時會腹痛。如不及時就醫(yī),子宮頸將會變薄、擴張而導致早產分娩。
2、持續(xù)腰腹背酸痛:即便躺下休息也不能有任何改善。
3、分泌物有異:分泌物增加,有水狀或血狀的陰道分泌物。
4、見紅:出現有鮮紅色或褐色血絲的黏液分泌物,這是由于生產前子宮頸口變化所致。
5、破水:羊膜穿破,羊水不自主地流出,正常情況下羊水呈透明、清澈狀;此時,準媽媽會感覺到陰道有水突然流出來,可能是大量流出,也有可能是少量、斷斷續(xù)續(xù)流出。一旦有破水的現象發(fā)生,需馬上到醫(yī)院檢查。
2如何避免早產
積極治療生殖道感染
孕婦患有生殖道感染疾病時,應該及時去醫(yī)院診治,這樣就可以及早的控制感染體,以免影響胎內嬰兒的健康,減少早產的概率。
避免勞累和外來刺激
孕婦在孕晚期最好不要長途旅游,避免路途勞累,最好不要到人多擁擠的地方,以免碰到腹部,不要長時間站立或下蹲,走路上下臺階時要走穩(wěn),同時避免性生活。
關注自身健康
孕婦如果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合并癥時,應積極配合醫(yī)生治療;有妊娠高血壓綜合癥,胎盤前置等情況一定要謹遵醫(yī)囑,積極做好保健工作,及時發(fā)現異常并盡早就醫(yī)。
保持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
改善生活環(huán)境,減輕勞動強度,增加休息時間,多攝取豐富充分的營養(yǎng),孕晚期多臥床休息,以左側臥休息為主,以減少承受的壓力。
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
注意保持心境平和,消除緊張情緒,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學會放松心情和釋放壓力。
3早產的危害
早產威脅寶寶的存活與健康!所以準媽媽們必須留意防范早產,萬一出現早產征兆必須立即就醫(yī),而且越接近足月越好。
早產的主要危害是因為早產是新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旦發(fā)生早產,孕婦會產生緊張的心理,常常準備不夠,措手不及。為了挽救孩子,有時也增加手術產的機會。更主要的是早產給孩子帶來的危害。
早產時若胎肺尚未成熟,早產嬰兒生后肺不能很好地膨脹,會發(fā)生呼吸困難,嚴重時,可發(fā)生死亡。早產嬰的肝臟發(fā)育不成熟,肝臟的酶系統發(fā)育不完善,缺乏維生素K,很易引起出血。
早產嬰的體溫中樞發(fā)育不全,皮下脂肪少,體表面積相對較大,體溫隨外界環(huán)境改變而升降,一般體溫較低,若沒注意好保暖,可發(fā)生硬腫。肺出血等嚴重的問題。
早產嬰容易發(fā)生黃疸,有時程度可以很重。他們的吸吮力差,喂養(yǎng)較為困難,可發(fā)生低血糖等情況,有的早產嬰甚至需用鼻飼喂養(yǎng)。此外早產嬰抵御感染的能力都較差,容易發(fā)生肺炎等感染。
在發(fā)生早產的情況下,胎兒的預后與其妊娠周數有相當的關系:23周大的早產兒存活率只有8%以下。25周大的早產兒約有50~60%的存活率。26~28周早產的存活率可達85%。29周以上出生的胎兒存活率可超過90%。
因此孕期孕婦要注意不能過勞,積極預防產道感染,孕后期禁止性生活,避免精神創(chuàng)傷,積極治療各種異常的情況,預防早產的發(fā)生。一旦有早產的跡象,如腹痛,腰酸下墜,陰道分泌物增加,甚至少量陰道出血時,要及時地到醫(yī)院就診,在較早的階段,醫(yī)生予以藥物治療可以抑制早產的發(fā)生,如果到醫(yī)院太晚,即使用藥、早產也難免了。
4導致早產的原因
1. 胎兒原因:雙胎、多胎、羊水過多、胎兒畸形、胎盤異常,如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胎盤功能不全等。
2. 母親原因:急性傳染病、慢性病等,如心、肝、腎等疾病和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子宮畸形、胎膜早破、陰道內上行感染、產前出血、外傷、腹瀉、咳嗽等。嚴重貧血的孕婦,由于組織缺氧,子宮、胎盤供氧不足,也可發(fā)生早產。孕婦營養(yǎng)不良,特別是蛋白質不足以及維生素E、葉酸缺乏,也是導致早產的原因之一。還有孕期性生活不當、活動過多、持重物等都可能造成早產。
3. 年齡原因:未滿20 歲或大于35 歲的孕婦早產率明顯增高,尤其是小于20 歲者, 早產發(fā)生率是20 ~ 34 歲組的11 倍。
4. 流產史原因:流產史,尤其是晚期流產史、反復流產、人工流產、引產或流產 后不足一年又再次懷孕對孕婦影響最大。因流產對宮頸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導致宮頸機能不全,使早產率增高。
5. 生活環(huán)境原因:從事體力勞動,工作時間過長、過累可使早產率明顯增高。情緒經常波動或精神過度緊張,可使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兒茶酚胺分泌增加,交感神經興奮和血管收縮,易致早產。
56類孕婦最容易出現早產
第一類:過于勞累的孕婦
孕晚期最好不要長途旅行,避免路途顛簸勞累誘發(fā)子宮收縮。如果必須旅行,那么旅行前告訴你的婦產科醫(yī)生你已發(fā)生過的征兆,而且至少每隔1個小時就要站起 來到處走走。不要長時間持續(xù)站立或下蹲;不要到人多擁擠的地方去,以免碰撞到腹部;走路,特別是上、下臺階時,一定要注意走穩(wěn),避免跌倒。
第二類:睡眠差的孕婦
據美國“健康日”網報道,一項新研究發(fā)現,懷孕前三個月和后三個月存在睡眠困難或者睡眠干擾的孕婦發(fā)生早產的危險更大??赡苁桥c壓力有關的糟糕睡眠會導致孕婦炎癥危險增大,進而誘發(fā)早產。孕婦及早改善睡眠習慣有助于降低早產危險。
如果出現早產征兆,應左側臥床休息1小時。應增加休息時間,但不建議有早產先兆的孕婦長期臥床,因為長期臥床可增加血栓性疾病的發(fā)生。
第三類:體重超重的孕婦
研究顯示,體重超重或肥胖的女性在早期懷孕時需要面對更好的早產的風險。母親的BMI(體重指數)增加,早產的風險也增加。特別是與體重正常的女性相比,BMI為35或更高的女性的極早產的風險(22-27孕周)要高兩到三倍。增加的風險包括自發(fā)和醫(yī)療導致的極度早產的風險。
第四類:生殖道感染的孕婦
生殖道感染是早產發(fā)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因為生殖道感染中,細菌及其產生的毒素可侵入絨毛膜羊膜,進而刺激蛻膜細胞產生細胞毒素和前列腺素,引起早產發(fā)生。所以,孕期應該加強會陰部清潔保健,穿棉質、透氣的內褲,不亂用清潔液。如果證實存在感染,則應該在產科醫(yī)生的指導下,根據不同的病原體選用敏感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療。
第五類:營養(yǎng)不良的孕婦
孕婦要負擔母體和胎兒的營養(yǎng)需求,所以一定要加強營養(yǎng)意識,飲食要保證熱量,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和各種維生素。如果偏食,會導致營養(yǎng)不良,繼而導致胎兒發(fā)育不良,與早產也有密切關系。
此外,與愛吃薯片、餅干和油炸食物的女性相比,吃高蛋白、多水果飲食的女性,懷孕后早產危險更小。一項研究顯示懷孕前飲食習慣不良的女性,日后出現早產的幾率約為50%。
第六類:嗜煙酒的孕婦
大多數孕婦都知道,在懷孕期間吸煙對胎兒的危害性很大,但很少人知道,懷孕期間喝酒對胎兒的危害性更大。嗜酒的孕婦早產率、死胎率及新生兒死亡率均高于不酗酒的孕婦。 酒精會通過胎盤進入發(fā)育胚胎,引起胎兒發(fā)育遲緩或導致酗酒胎兒綜合征。在妊娠最初3個月,也就是胚胎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孕婦應不喝酒、不抽煙。
疾病百科| 早產
掛號科室:產科
溫馨提示:
為防早產及流產,孕婦飲食安排要科學合理,應多吃最佳保胎蔬菜。
早產是指妊娠滿28周至不足37周間分娩者。此時娩出的新生兒稱早產兒,體重1000~2499g。國內早產占分娩總數的5%~15%。約15%的早產兒死于新生兒期。近年來由于早產兒治療和監(jiān)護手段的進步,其生存率明顯提高,傷殘率下降。國外學者建議將早產定義時間上限提前到妊娠20周。更多>>
病因 治療 預防 食療 好發(fā)人群:妊娠滿28周至不足37周的孕婦常見癥狀:陰道出血、腹痛、嘔吐、盆腔墜痛、孕晚期腹痛、胎膜早破[詳細]是否醫(yī)保:醫(yī)保疾病治療方法:藥物治療
相關知識
孕婦小貼士:教你如何避免早產
如何避免流產
如何才能避免難產?
教你如何避免難產
?孕期婦女如何避免意外流產
孕期婦女如何避免意外流產
怎么避免孕早期流產
如何避免運動損傷
昆明女性如何避免習慣性流產?
o型母親如何避免溶血
網址: 如何避免早產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78373.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