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家長必須了解的育兒知識 呵護寶寶健康

家長必須了解的育兒知識 呵護寶寶健康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3日 00:51

一、母乳喂養(yǎng)的正確打開方式

  1、注意衛(wèi)生

  母乳喂養(yǎng),寶寶要直接與媽媽的乳頭接觸,一定要保持乳頭清潔衛(wèi)生。每次喂養(yǎng)寶寶前用溫水清洗乳頭,用專用毛巾擦干。喂養(yǎng)后也要及時清洗,保持乳頭干爽。同時要勤換內衣,保持乳房衛(wèi)生清潔,以免滋生細菌發(fā)生疾病,危害到寶寶的健康。

  2、姿勢要正確

  姿勢正確,媽媽和寶寶都舒服,姿勢不正確,不僅寶寶會難受。而且錯誤的喂奶姿勢還易發(fā)生嗆奶,導致母乳經咽鼓管嗆入中耳引發(fā)中耳炎。同時專家指出,喂奶方式不正確還會影響嬰兒的牙頜骨生長發(fā)育,導致嬰兒下巴發(fā)育過度向前,發(fā)展成我們所謂的"地包天"。雖然寶寶小的時候很難看出,但長大后就會很明顯。

  母乳喂養(yǎng)的正確姿勢大致有三種,第一種是搖籃抱,即媽媽用一只手臂內側撐住寶寶的頭,使寶寶身體緊貼媽媽的身體,另一只手托住自己的乳房,使乳房成錐形,方便寶寶吸允。這種喂奶方式最常見。

  第二種是橄欖球抱,媽媽下夾住寶寶的雙腿,一只手托住寶寶的頭,另一只手放在乳房上控制乳頭使得寶寶吸允到。在寶寶下面放上枕頭或者墊子,讓寶寶的嘴能夠吸到乳頭。這種姿勢可以避免寶寶壓到媽媽的腹部,對剖宮產媽媽來說最適合。

  第三種是側臥式,媽媽側臥在床上,讓寶寶與媽媽正面相對,緊貼媽媽身體。將寶寶的頭與頸部枕在媽媽身體下方的手臂上,另一只手放在乳房上控制乳頭使得寶寶吸允到。為了讓寶寶姿勢更固定也更舒服,最好在他們后背墊一個枕頭來支撐。這種方式比較適合為夜奶。

  3、掌握好喂養(yǎng)時間

  新生兒剛出生時提倡按需喂養(yǎng),每次喂10-15分鐘。待到嬰兒1-2個月時一般3-4個小時喂一次。3-4個月大時改為一整天喂5、6次,此時如果寶寶沒有因為饑餓而半夜驚醒,可以逐漸取消喂夜奶。

  當然每個寶寶都存在個體差異,新生階段主要應遵循按需喂養(yǎng),不一定要嚴格按照3小時或4小時一次的頻率來喂養(yǎng)。喂養(yǎng)時要注意多觀察寶寶情況,以便及時調整喂養(yǎng)時間。

二、沖奶粉的六大誤區(qū)

  沖奶粉的六大誤區(qū)

  誤區(qū)1、礦泉水或者純凈水

  礦泉水中的礦物質、磷酸鹽、磷酸鈣等含量較高,而寶寶的消化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完善,長期用此水沖奶粉,會導致寶寶出現(xiàn)消化不良或便秘。而純凈水中大部分的礦物質已經被處理掉,不適宜用來沖奶粉,沖奶粉最好的選擇是白開水。

  誤區(qū)2、高溫開水

  有些媽媽感覺用滾燙的開水沖奶粉有助于殺菌,其實不然,用滾燙的開水沖奶粉,會導致奶粉中的清蛋白產生凝塊,影響寶寶的消化吸收,而且奶粉中一些有益物質也會被高溫破壞。沖奶粉最佳的水溫是40度左右。

  誤區(qū)3、奶粉濃一點

  有人認為寶寶的胃口小,將奶粉沖的濃一點,吸收的營養(yǎng)會多一點。其實不然,奶粉濃度越高,鈉離子含量就越多,寶寶的腸胃無法負擔,便會出現(xiàn)上火、便秘、消化不良等問題。

  誤區(qū)4、奶粉沖淡一點

  奶粉濃了會上火,淡一點就好了。奶粉中寶寶最需要就是蛋白質,如果沒有按照產品要求的比例來沖泡,就會導致蛋白質攝入不足,從而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

  誤區(qū)5、先倒好奶粉,再加水

  這樣很容易造成沖調的奶粉比例不合適,雖然已經到達原定刻度,但奶粉很容易沖濃。應該先加水,然后再加奶粉,雖然會超一些,但是濃度合適。

  誤區(qū)6、提前將奶粉充好

  有的媽媽感覺將奶粉提前充好,放進暖奶器中比較方便,這樣很容易出現(xiàn)寶寶喝剩奶的情況。沖好的奶在常溫下存放不能超過2小時,長時間存放會導致營養(yǎng)物質的結構發(fā)生變化,從而失去原有的營養(yǎng)價值,甚至變質。

三、新生兒護理常見誤區(qū)

  誤區(qū)一:搖晃寶寶入睡

  很多人哄寶寶入睡時喜歡搖晃寶寶,覺得這樣寶寶入睡快。寶寶頸部肌肉與韌帶還很脆弱,搖晃著哄睡很容易給他們頸部造成損傷。而且寶寶的腦組織還未固定,搖晃的外力易造成腦部傷害,嚴重的甚至可能致殘。

  誤區(qū)二:寶寶哭鬧就喂奶

  新生寶寶不會用語言表達不舒服,只會用哭來表達。他們餓了渴了會哭,拉粑粑了或者尿尿了會哭,身體不舒服了同樣會哭。很多寶媽看到寶寶哭就喂奶。寶寶吃到奶后大多會停止哭鬧,但長期這樣易造成寶寶肥胖,長大后出現(xiàn)代謝類疾病。

  誤區(qū)三:睡頭型

  有些寶寶出生時候頭型不太好,家長非常焦急,擔心影響寶寶長大后的生活。于是想盡各種辦法幫寶寶調整頭型,讓新生寶寶睡矯正頭型的枕頭。但是這類枕頭偏硬,易對寶寶的顱骨造成損傷。其實寶媽們不必過分擔心,寶寶出生時頭型都會有些偏,一般周歲后就可自行調整過來了。

  誤區(qū)四:開燈睡覺

  很多寶媽擔心夜里不能及時了解孩子情況,喜歡開著燈睡覺,同時認為這樣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但我們都知道,開燈睡覺不利于睡眠,而睡眠對新生兒來說十分重要,直接影響他們的發(fā)育。而且開燈睡覺對新生寶寶的視力發(fā)育也有損害。研究顯示,睡在燈光下的寶寶近視發(fā)病率比睡在黑暗環(huán)境下寶寶要高出4倍。

四、寶寶飲食如何調整

  1、清熱解暑要繼續(xù)

  清熱解暑類食品既能消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欲。因此喝些綠豆湯,或者吃些蓮子粥、百合粥和薄荷粥很有益處。多吃一些新鮮水果蔬菜,既可滿足孩子所需要的營養(yǎng),又可補充經排汗而丟失的鉀。

  2、寒涼飲食適當少

  西瓜、香瓜、黃瓜不能像盛夏一樣毫無顧忌地大吃特吃了。經過一個夏天后,孩子的身體消耗很大,因此,寒涼類的食物,如西瓜、香瓜、黃瓜等,都要適可而止。

  3、少辛增酸益肝肺

  愛吃辛辣刺激食物的孩子要克制一下了。夏季吃些辛辣食物可以增加食欲,但是立秋后要適當減少。因為秋天要收肺氣,而辛味太盛則傷肺。"增酸"的目的是為了增強肝臟的功能,所以要多吃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如橘子、檸檬、獼猴桃和番茄等。

  4、滋陰潤肺以防燥

  立秋后除多喝些開水、淡茶、菜湯、果汁及豆?jié){牛奶等之外,還可以進食些具有潤肺生津、養(yǎng)陰清燥作用的食物,如藕、百合、板栗、紅棗、銀耳、山藥、荸薺等。

  5、體重食欲需平衡

  經過炎熱的夏季,孩子往往胃口大開,進食較多,而秋季又是收獲的季節(jié),好吃的食物也特別多,孩子往往容易放縱食欲,大吃大喝。這樣不但會造成肥胖,還會引起各種疾病,要注意淺嘗輒止。

  6、細嚼慢咽利腸道

  飲食中食物的多樣、營養(yǎng)的平衡,才能補充夏季因氣候炎熱、食欲下降而導致的營養(yǎng)不足,應多吃耐咀嚼富于纖維素的食物,如芹菜、玉米等。進食時,細嚼慢咽,既利于食物的充分消化和營養(yǎng)物質的完全吸收,又能通過纖維食物保持腸道水分和防治腸燥便秘。多咀嚼可生津潤燥,達到防治秋季咽喉干燥的目的。

相關知識

家長必須了解的育兒知識 呵護寶寶健康
10個必備的育兒知識,助力寶寶健康成長
最全八個月寶寶育兒知識,八個月寶寶育兒知識
家園共育 守護健康 ——重慶大學幼兒園家長健康知識專題講座簡報
幼兒健康育兒知識大全
育兒健康小貼士:讓寶貝健康快樂成長
3個小妙招教你如何呵護寶寶的健康
想孕育健康寶寶 孕前知識要記牢
【寶寶成長用品】嬰幼童日常必備用品有哪些 備好這些為寶寶成長保駕護航
想要健康聰明寶寶,孕媽必須知道這個!

網址: 家長必須了解的育兒知識 呵護寶寶健康 http://www.u1s5d6.cn/newsview3056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