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黃茶制作技藝(君山銀針茶制作技藝)

黃茶制作技藝(君山銀針茶制作技藝)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6日 21:08

君山銀針茶制作技藝

根據(jù)有關(guān)史料記載,君山銀針茶盛稱于唐,始貢于五代。唐朝稱銀針為“黃翎毛”,因為茶葉滿披白色茸毛,底色金黃,沖泡后像黃色羽毛一樣豎立而得名。宋朝稱銀針為“白鶴茶”,因為茶葉全身滿披白色茸毛,泡入水中后根根豎立,宛如白鶴于水中游弋一般。 [4]

清朝時君山銀針和君山毛尖統(tǒng)稱為“旗槍茶”,由于當時君山僧侶為了搶在谷雨前的采茶季節(jié)采摘新茶,就先從茶樹上摘下一芽(形狀似槍)一葉(形狀似旗),然后通過分選,分成貢尖(即芽頭)和貢蔸(即葉片)。為了保證茶葉的鮮度和完整,自清以后改為直接采摘芽尖,制成銀針,從而使銀針茶更顯珍貴。 [4]

1956年,君山銀針茶代表中國名茶參加在德國萊比錫舉行的國際博覽會,以“芽身黃似金,芽尖白如玉”而被譽為“金鑲玉”,獲金質(zhì)獎?wù)隆?957年,被確定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 [4]

君山銀針

君山銀針的炒制不同于一般名茶,它在外形上不作任何修飾,務(wù)必保持芽體的原狀,只是在色、香、味三個方面下功夫。君山銀針茶制作精細而又別具一格,分殺青、 攤涼、初烘、初包、復(fù)烘、攤涼、復(fù)包、足火八道工序,需歷時三晝夜,長達70多小時之久。 [4]

君山銀針茶香氣清高,味醇甘爽,湯黃澄高,芽壯多毫,條真勻齊,著淡黃色茸毫。用潔凈透明的玻璃杯沖泡君山銀針時,可以看到初始芽尖朝上、帶頭下垂而懸浮于水面,隨后緩緩降落,豎立于杯底,忽升忽降,蔚成趣觀,最多可達三次,故君山銀針有“三起三落”之稱。 [8]

銀針采摘

君山銀針茶制作技藝

君山銀針采摘開始于清明前三天左右,直接從茶樹上揀采芽頭。為防止擦傷芽頭和茸毛,盛茶籃內(nèi)襯有白布。芽頭要求長25—30毫米,寬3—4毫米, 芽蒂長約2毫米,肥碩重實,一芽頭包含三、四個已 分化卻未展開的葉片。雨天不采、露水芽不采、紫色芽不采、空心芽不采、開口芽不采、凍傷芽不采、蟲傷芽不采、瘦弱芽不采、過長過短芽不果,即所謂君山銀針的“九不采”。 [8]

制作工序

君山銀針茶制作技藝

殺青:在20°的斜鍋中進行,鍋子在鮮葉殺青前磨光打蠟,火溫掌握“先高(100—120℃)后低(80℃)”,每鍋投葉量300克左右。茶葉下鍋后,兩手輕輕撈起,由懷內(nèi)向前推去,再上拋抖散,讓茶芽沿鍋下滑。動作要靈活、輕巧,切忌重力摩擦,防止芽頭彎曲、脫毫、茶色深暗。約經(jīng)4—5分鐘,芽蒂萎軟,青氣消失,發(fā)出茶香,減重率達30%左右,即可出鍋。

攤涼:殺青葉出鍋后,盛于小篾盤中,輕輕揚簸數(shù)次,散發(fā)熱氣,清除細末雜片。攤涼4—5分鐘,即可初烘。

初烘:放在炭火炕灶上初烘,溫度掌握在50— 60℃,烘20—30分鐘,至五成干左右。初烘程度要掌握適當,過干,初包悶黃時轉(zhuǎn)色困難,葉色仍青綠,達不到香高色黃的要求;過濕,香氣低悶,色澤發(fā)暗。

君山銀針茶制作技藝

初包:初烘葉稍經(jīng)攤涼,即用牛皮紙包好,每包1.5公斤左右,置于箱內(nèi),放置40—48小時,謂之初包悶黃,以促使君山茶特有色香味的形成,為君山茶制造的重要工序。每包茶葉不可過多或過少,太多化學(xué)變化劇烈,芽易發(fā)暗,太少色變緩慢,難以達到初包的要求。由于包悶時氧化放熱,包內(nèi)溫度逐升,24小時后,可能達30℃左右,應(yīng)及時翻包,以使轉(zhuǎn)色均勻。初包時間長短,與氣溫密切相關(guān)。當氣溫20℃左右,約40小時,氣溫低應(yīng)當延長。當芽現(xiàn)黃色即可松包復(fù)烘。通過初包,銀針品質(zhì)風(fēng)格基本形成。

復(fù)烘與攤涼:復(fù)烘的目的在于進一步蒸發(fā)水分,固定已形成的有效物質(zhì),減緩在復(fù)包過程中某些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溫度50℃左右,時間約一小時,烘至八成干即可。若初包變色不足,即烘至七成干為宜。下烘后進行攤涼,攤涼的目的與初烘后相同。

復(fù)包:方法與初包相同。歷時20小時左右。待茶芽色澤金黃,香氣濃郁即為適度。

足火:足火溫度50—55℃,烘量每次約0.5公斤,焙至足干止。

加工完畢,按芽頭肥瘦、曲直、色澤亮暗進行分級,以壯實、挺直、亮黃者為上,瘦弱、彎曲、暗黃者次之。 [8]

傳承價值

君山銀針

君山銀針是一種以賞景為主的特種茶,講究在欣賞中飲茶,在飲茶中欣賞。君山銀針乃茶中珍品,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喜愛,是中國的黃茶珍品,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7]

君山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僅在于時間性、空間性上,還在于豐富的內(nèi)涵上。一杯君山茶傾注了君山人的深情,君山人的質(zhì)樸與勤勞又不斷地豐富著君山文化。君山茶韻,也是中華茶文化的一部分。 [8]

傳承狀況

君山銀針產(chǎn)自洞庭湖上的君山島,作為黃針,成本一直高昂,產(chǎn)量有限。 [6]

傳承人物

高孝祖,君山銀針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 [11]

保護措施

2021年9月18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岳陽市君山區(qū)文化館獲得“黃茶制作技藝(君山銀針茶制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3]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黃茶制作技藝(君山銀針茶制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岳陽市君山區(qū)文化館評估合格。 [12]

重要活動

2019年7月,君山銀針參展2019年北京世園會“湖南日”活動。 [9]

2021年1月,君山銀針茶制作技藝參展第四屆湖南非遺新春博覽會。 [10]

相關(guān)知識

茶葉的保健作用
怎么制作金銀花花茶呢
茶香入心:各類茶葉的養(yǎng)生功效
茶分六色 六色茶的不同保健功效
瘦身美白茶制作方法
針對3種易胖體質(zhì)?自制中醫(yī)減肥茶
小鎮(zhèn)孕育的藝術(shù)“大咖”們
減肥茶減肥有效果嗎?如何自制減肥茶
【茶幾、茶臺】
十大經(jīng)典養(yǎng)生茶,最養(yǎng)生的茶葉排行

網(wǎng)址: 黃茶制作技藝(君山銀針茶制作技藝) http://www.u1s5d6.cn/newsview32022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