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15分鐘健身圈,“圈”出健康新生活

15分鐘健身圈,“圈”出健康新生活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0日 14:03

?15分鐘健身圈,是指在城市社區(qū),居民從居住地步行或騎行不超過15分鐘范圍內,有可供開展健步走、廣場舞、球類運動等群眾性體育活動的場地設施

?城市空閑地、邊角地、公園綠地、河湖沿岸、舊廠房、舊倉庫、高架橋下、公共建筑屋頂……這些城市中的隱秘角落,都是建設15分鐘健身圈可利用的“金角銀邊”

?“在非教學時間開放學校體育場地,同時做好入校運動居民的安全保障工作,值得各地借鑒推廣?!?/p>

?以科技手段為圓規(guī),全齡友好理念為圓心,配套服務為半徑,各地正在探索用體育“圈”出全民健康新生活

?綜合考慮社區(qū)居民養(yǎng)老、醫(yī)療、購物、文體等需求,通過整合規(guī)劃讓老百姓的更多需求在“家門口”得到解決,共享健康新生活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劉淏煜

  15分鐘,步行能走多遠?一站地鐵,兩站公交……當15分鐘內能步行抵達社區(qū)健身中心、擁有健身步道的體育公園、場地設施完善的球場,你是否會愛上體育運動?

  體育活動是全民健身最直接的實現(xiàn)形式。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國務院2014年發(fā)布的《關于加快發(fā)展體育產業(yè)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以及中辦國辦去年3月印發(fā)的《關于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均對建設城市社區(qū)15分鐘健身圈作出部署。

  15分鐘健身圈,是指在城市社區(qū),居民從居住地步行或騎行不超過15分鐘范圍內,有可供開展健步走、廣場舞、球類運動等群眾性體育活動的場地設施。

  在探索建設城市社區(qū)15分鐘健身圈的過程中,全國各地不斷破解“健身去哪兒”難題,推動體育運動成為人民群眾的生活方式。

  巧用空間擴增量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我國全國體育場地共422.68萬個,體育場地面積37.02億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62平方米。與2021年相比,分別增加6.43%、8.53%和8.71%,但“人多、空間少、需求旺”仍是城市社區(qū)15分鐘健身圈建設的首個難題。

  今年3月17日,國家體育總局印發(fā)《2023年群眾體育工作要點》,指出利用城市“金角銀邊”配建嵌入式健身設施。城市空閑地、邊角地、公園綠地、河湖沿岸、舊廠房、舊倉庫、高架橋下、公共建筑屋頂……這些城市中的隱秘角落,都是建設15分鐘健身圈可利用的“金角銀邊”。

  “原來這個橋下一直作為附近公園的停車場及出入口使用,行人也會從這里穿行。現(xiàn)在不僅公園入口拓寬了,還增加了幾處戶外球場,健身運動更方便了?!奔易「浇纳虾J忻駞窍壬?,對于延安路高架橋下空間的改造非常滿意。

  2018年,上海市長寧區(qū)啟動了橋下空間更新工程。2021年,長寧區(qū)繼續(xù)挖掘“金角銀邊”潛力,將總面積約3.5萬平方米的多個橋下空間改造為戶外籃球場、足球場,并配以動物為主題的彩色裝飾,橋下空間“由灰變靚”。

  “傳球,傳球,好球……”江風拂面,面朝長江的球場上,籃球愛好者們盡情呼喊,揮灑汗水。在湖北武漢,長江邊一張張國風“臉譜”用色彩為舊碼頭賦予新生命。始建于1959年的武漢楊泗港貨運碼頭在廢棄十余年后被改建為富含國風元素的籃球場,成為武漢籃球新晉熱門“打卡地”。

  “利用好‘金角銀邊’完善15分鐘健身圈,既可以有效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供給,也可以促進城市更新?!北本煼洞髮W體育與運動學院副院長王兆紅說。

  整合資源盤活存量

  居住小區(qū)健身設施、各級體育場館、學校校園……除了新建場地,畫圓15分鐘健身圈,更要盤活這些存量資源。國家體育總局印發(fā)的《2023年群眾體育工作要點》也提出,加大公共體育場館開放、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公共場所全民健身器材配建的督導檢查力度。

  社區(qū)配套的健身區(qū)域具有15分鐘健身圈要求的便利性和可達性。對原有場地的改造升級,既能破解“場地之困”,更能提升居民運動體驗。

  今年4月,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區(qū)魯谷街道的五芳園健身苑即將完成改造升級。五芳園健身苑周邊有多個中小學和老舊住宅區(qū),0~14歲兒童和60歲以上老年人集中。這一總占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的健身苑,是周邊居民體育活動的主要聚集地。

  過去,健身苑內僅有籃球場、乒乓球場和簡易健身設施。改造后的健身苑新增了專供兒童娛樂玩耍的童趣場,專供青年運動的跳動球場,以及專供老年人健身運動的活動空間,將成為全齡友好健身場地。

  城市各級體育場館以及賽事場館,在賽后閑時以適當的價格向社會開放,既可以增加公共體育場地供給,又能大幅提升人民群眾的運動體驗。

  在首個“雙奧之城”北京,“鳥巢”“冰立方”“雪飛燕”“冰絲帶”,這些創(chuàng)造了無數精彩瞬間的賽事場館已全面對外開放。過去一年來,冬奧永久場館賽后利用率達100%。

  成功舉辦第十四屆全運會后,陜西西安奧體中心改建為向市民低價開放的游泳館,綜合熱身館被改建為室內羽毛球館,全運會賽時新聞中心修起多塊五人制籃球場。

  未來,隨著更多國內外大型體育賽事在我國舉辦,“賽會遺產”的有效利用將作為15分鐘健身圈的有機組成部分,為群眾提供更多高質量的健身體驗。

  學校體育場地也是有待盤活的存量資源。近年來,多個城市大力推動學校體育場地向社會開放。

  實名注冊、購買保險、手機預約、刷臉入校、全市統(tǒng)一管理……福建省廈門市建立起學校體育場地開放機制,目前已向社會開放144所學校。市民通過大數據平臺,在手機端完成實名制注冊,預約并購買保險后即可“刷臉”入校運動。

  在浙江紹興,全市中小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已陸續(xù)恢復向社會開放。其中,越城區(qū)首批開放45所學校,在寒暑假、雙休日、法定假日等非教學時間,周邊居民憑本人身份證原件登記即可進校運動。每所學校還配備了安全管理員和社會體育指導員各1名,負責場地開放期間的安全管理以及健身指導工作。

  “在非教學時間開放學校體育場地,同時做好入校運動居民的安全保障工作,值得各地借鑒推廣?!奔謳煼洞髮W博達學院體育學院副院長袁吉表示。

  提質“圈”出健康生活

  “在App預約平臺上,可用場地情況一目了然,還能一鍵預約?!睆V東深圳市民王先生表示,預約平臺讓尋找運動場地變得更加簡單。日前,深圳創(chuàng)新推出“i深圳”體育場館一鍵預約平臺,編織全市運動場地資源信息“一張網”,在實現(xiàn)場地資源全民共享的同時,也極大地提升了場地使用效率。

  以科技手段為圓規(guī),全齡友好理念為圓心,配套服務為半徑,各地正在探索用體育“圈”出全民健康新生活。

  貫徹全齡友好理念,是提升15分鐘健身圈軟實力的重要內容。當前,部分15分鐘健身圈場地設施存在器材同質化現(xiàn)象。王兆紅教授指出,在健身場地“軟硬件”升級的過程中,應考慮到特殊群體使用場地設施的需求,為兒童消除安全隱患,為老年人提供低強度、高安全性的鍛煉指導,為殘疾人創(chuàng)造無障礙體育環(huán)境,讓更多人走出家門,積極參與社區(qū)健身活動。

  配套服務是促進全民健康新生活的重要一環(huán)。袁吉教授表示,“應面向大眾培養(yǎng)更多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加強宣介等配套服務,提升體育場地設施資源的利用率和安全性?!?/p>

  體育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15分鐘健身圈也是15分鐘便民圈的有機組成部分。專家建議,綜合考慮社區(qū)居民養(yǎng)老、醫(yī)療、購物、文體等需求,通過整合規(guī)劃讓老百姓的更多需求在“家門口”得到解決,共享健康新生活?!?/p>

相關知識

“15分鐘健身圈”讓市民樂享健康生活
“近”享健康,家門口的“15分鐘健康生活圈”
社區(qū)健身圈:15分鐘打造健康身體的新趨勢
七星關區(qū):“15分鐘健身圈”打造健康生活“幸福圈”
“15分鐘健身圈”初具規(guī)模 安徽郎溪縣居民樂享健康生活
解決“去哪兒健身”難題 讓“15分鐘健身圈”成為全民健康幸?!叭Α?/a>
構建“15分鐘健身圈”,徐涇鎮(zhèn)一批健身設施煥新→
融入“15分鐘社區(qū)生活圈” “上海樣本”打造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打造15分鐘社區(qū)生活圈 全國首批社區(qū)運動健康中心在上海啟用
打造15分鐘社區(qū)體育生活圈 全國首批社區(qū)運動健康中心在上海啟用

網址: 15分鐘健身圈,“圈”出健康新生活 http://www.u1s5d6.cn/newsview417586.html

所屬分類:熱點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