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
鶴慶縣人民醫(yī)院精神科為更好地服務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定期開展精神康復治療,專門開設云康愛心康復驛站。那么什么是精神康復呢?下面就為大家講講關于精神康復的那些事兒。
1、什么是精神康復?
精神康復是康復醫(yī)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運用生物、社會、心理等方面的方法,促進因精神疾病所導致的各項功能損害或缺失恢復。
2、為什么要進行精神康復?
精神疾病除了會導致一系列精神癥狀外,還會對患者軀體活動、語言交流、日常生活、職業(yè)活動和社會活動等各方面功能帶來一定的影響甚至損害,而精神疾病的治療主要是控制其精神癥狀,精神康復則更側重于促進患者各項功能恢復,更好的回歸家庭、回歸社會。
3、什么時候進行精神康復比較合適?
有些人認為,只有等到精神疾病癥狀緩解或消失后,才能進行康復。其實不完全是這樣,除了一些病情較為特殊或嚴重的情況外,一般建議治療與康復同步進行,因為通常情況下兩者具有相輔相成的效果,尤其是在病情大幅好轉或基本穩(wěn)定下來后,更需要加大康復力度。
4、精神康復具體要做些什么?
●評估功能損害程度
對患者哪方面功能損害以及損害程度等作出評估,值得注意的是,精神康復的評估重點是針對患者功能缺損,而不是診斷患了哪種精神疾病。比如評估中發(fā)現(xiàn)患者社交功能受損,那么則會評估其受損程度,是完全不與人交流,還是交流困難等。
● 制定康復計劃
根據(jù)患者評估結果,有針對性的制定康復計劃,開展康復訓練活動。康復訓練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生活能力: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文娛體育、社交技能等方面。這一部分的康復,主要是從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起居能力鍛煉入手,在逐步促進患者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的同時,加入一些集體性的文娛體育活動,比如節(jié)假日主題活動、集體生日會、乒乓球比賽、文藝匯演等,不僅有助于增強患者社會適應能力和社交能力,還有助于幫助其保持良好的情緒和心態(tài),促進身心健康。
學習能力:這一部分主要幫助患者學會處理、應對各種實際問題,通過英語及普通話、器樂、信息技術、辦公技能、健康知識、生活技能、社交禮節(jié)、手工制作等方面知識和實踐的教育培訓,一方面不斷拓寬患者知識面,培養(yǎng)興趣愛好,使其不與社會脫節(jié),另一方面培養(yǎng)患者學習能力,幫助其養(yǎng)成學習新事物、新知識的習慣,保持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工作能力:主要包括勞動作業(yè)和職業(yè)活動方面的技能訓練。從種植、飼養(yǎng)、分發(fā)報紙等簡單容易的勞動作業(yè)入手,逐步拓寬范圍、提高難度,加入行政辦公、活動組織、接待、辦公軟件應用、編發(fā)刊物等職業(yè)技能訓練,循序漸進,不斷提升患者勞動技能和職業(yè)能力,為其再就業(yè)打下基礎。
● 定期評估康復效果
最后是對康復效果進行定期評估,同時結合患者的反饋意見,進行適當調(diào)整,進一步強化康復效果。
圖文:精神科 楊軻宏
編輯:奚 群 李壽鑾
初審:周 煒
終審:曹慶錕
鶴慶縣人民醫(yī)院:
云鶴鎮(zhèn)環(huán)北路17號(云新路以西,北環(huán)路以北,秀邑路以南)
急救電話:120
群眾看病就醫(yī)“急難愁盼”問題投訴電話:
戒煙服務信息:大理州人民醫(yī)院戒煙門診電話:
YIYUAN
鶴慶縣人民醫(yī)院微信公眾號
微信號:HQXRMYY_dyh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