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補氣健脾胃牛肉3種經(jīng)典做法介紹
牛肉是中國人的第二大肉類食品,僅次于豬肉。牛肉蛋白質(zhì)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味道鮮美,受人喜愛,享有“肉中驕子”的美稱。
牛肉的營養(yǎng)成份與功效:
現(xiàn)代研究認為,牛肉富含豐富蛋白質(zhì),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fā)育及術后、病后調(diào)養(yǎng)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
中醫(yī)認為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yǎng)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效,適宜于中氣不足、氣短體虛、筋骨酸軟、久病貧血、面黃體瘦、頭暈目眩的病人食用。適宜用量每餐約80克,過量食用可能會提高結腸癌和前列腺癌的患病幾率。
凡有感染性疾病、肝病、腎病的人慎食牛肉;高膽固醇、高脂肪、老年人、兒童、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牛肉不宜與板栗、田螺、紅糖、韭菜、白酒、豬肉同食。
有人把豬肉和牛肉混合后包餃子,殊不知牛肉與豬肉是相克的。書中記載:豬肉反牛肉。一般說“反”的,有兩個情況:一是互相制約干擾,可以降低療效;二是相互作用發(fā)生化學反應,可能產(chǎn)生毒性。如果以“這兩種肉混在一起是否適宜”為題,做個實驗研究項目,不知道會不會得到支撐此說的結論。在沒有得到否定之前,還是聽從古訓比較好,在吃肉的時候,還是應該注意這些禁忌。不然,真是時刻都會受到“病從口入”的威脅。
牛肉的做法:
一、紅燒牛肉
牛腩是指帶有筋、肉、油花的肉塊,這只是一種統(tǒng)稱。若依部位來分,牛身上許多地方的肉都可以叫做牛腩。國外進口的部分是以切成條狀的牛肋條為主(又稱條肉),是取自肋骨間的去骨條狀肉,瘦肉較多,脂肪較少,筋也較少,適合紅燒或燉湯。
另外,在里脊肉上層有一片筋少、油少、肉多,但形狀不大規(guī)則的里脊邊,也可以稱作牛腩,是上等的紅燒部位。做紅燒牛肉的水量不要太多,僅和肉平行就可以了,在燉的時侯只要保持小火不開蓋,幾乎不會少很多水的,而且最后里面的油脂也燉出來。記得一定要用小火哦,只有小火才能讓肉入味,肉又不會太爛,軟中帶點嚼勁。
二、炒牛肉
要順紋切條,橫紋切片;將牛肉用醬油腌過,用淀粉或蛋清拌勻;如果有時間,可在拌肉時加些油,腌1-2小時。這樣,油將滲入肉中,當入油鍋炒時,肉中的油會因膨脹將肉的粗纖維破壞,這樣肉就鮮嫩了。炒牛肉時油要多、要熱、火要大,牛肉炒七分熟即可,不要炒太久,以免太老。
三、燉牛肉
要使用熱水,不要加冷水。熱水可以使牛肉表面蛋白質(zhì)迅速凝固,防止肉中氨基酸外浸,保持肉味鮮美;旺火燒開后。揭開鍋蓋燉20分鐘以去處異味,然后蓋蓋,改用微火小開,使湯面上浮油保持溫度,起到燜的作用。燒煮過程中,鹽要放得遲,水要一次加足,如果發(fā)現(xiàn)水少,應加開水;燉肉前一天,用芥末在肉面上抹一下。
燉肉前,用冷水洗掉,這樣不僅熟得快,而且肉質(zhì)鮮嫩;將少許茶葉用紗布包好,放入鍋內(nèi)與牛肉一起燉煮,肉熟得快,味道清香。加些酒或醋(1公斤牛肉放2-3湯匙酒或1-2湯匙醋)燉牛肉,也可使肉軟爛;在肉鍋中放幾個山楂或幾片蘿卜,既熟得快,也可除異味。燉牛肉一定要后放鹽(出鍋前30分鐘),因為先放鹽會讓牛肉發(fā)硬、發(fā)死。
相關知識
補脾胃益氣血?推薦山藥陳皮牛肉湯
健脾胃益氣血?推薦白蘿卜煲牛肉
【牛肉紅燒白蘿卜】牛肉白蘿卜湯的做法
牛肉 冬季補氣血的佳品
秋冬進補吃牛肉?謹記吃牛肉的禁忌
蘿卜燉牛肉補血又健脾
牛肉燉蘿卜
牛肉燉白蘿卜的做法
牛肉和什么蔬菜搭配 五種絕佳搭配
【步驟圖】健康隔水燉:牛肉燉白蘿卜,補氣健脾,簡單方便,沙縣小吃的味道。的做法
網(wǎng)址: 牛肉補氣健脾胃牛肉3種經(jīng)典做法介紹 http://www.u1s5d6.cn/newsview631563.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