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治療直腸炎的特效藥 辨證治療直腸炎的四種中醫(yī)療法

治療直腸炎的特效藥 辨證治療直腸炎的四種中醫(yī)療法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22日 15:29

一、治療直腸炎的藥物

  說到直腸炎,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生活中的一種常見病,雖然發(fā)病率較高,但是往往被大家所忽略。認為該病無關緊要,只要吃點藥就好了,其實直腸炎久拖不治帶來的危害非常大,因此要及時進行治療。那么,治療直腸炎的有效藥物有哪些呢?

  1、中藥治療:應以健脾補腎、益氣除濕為治本之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為治標之用,辨證施治,最忌長期應用大苦大寒之劑,亦可配合中藥針如麥注參麥注射液、黃芪注射液等靜滴以扶正。

  2、西藥治療: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如炎癥明顯時可短期使用抗生素,配合口服麗珠腸樂、得舒特等藥物調節(jié)腸道功能。

  3、中西藥結合灌腸:采用獨有中藥配方“腸炎i號方”配合西藥研粉混合保留灌腸,經臨床驗證療效滿意。

  4、心理治療:該病患者常有焦慮、憂郁、緊張、多疑等精神心理改變,嚴重者可予抗抑郁治療。

  5、其它治療:如①營養(yǎng)飲食治療:可予高營養(yǎng)、低脂、少渣易消化飲食,或囑患者可予山藥、白扁豆、苡米等煮粥,常食健脾養(yǎng)胃。

  溫馨提醒:直腸炎患者千萬不能自行用藥,以免形成副作用對身體造成傷害,對直腸炎長期患者或反反復復的患者,建議可以采用中藥理氣舒腸方進行治療,同時注意一下飲食習慣。

  可見,治療直腸炎有多種方式,特效藥可以使用麗珠腸樂、得舒特等藥物。

二、直腸炎的病因有哪些呢

  病因

  1.異物損傷

  最為常見的病因是直腸內異物損傷。未消化的骨片、木片或其他帶有銳利角的各種異物可直接損傷直腸黏膜而發(fā)生直腸炎。此外,嚴重便秘時的堅硬糞塊,可引起直腸炎甚或潰瘍。

  2.中毒與感染

  重金屬(汞、砷等)中毒或者發(fā)生以胃腸道損傷為主要特征的傳染病時,常常并發(fā)直腸炎。

  3.局部炎癥刺激

  長期局部炎癥刺激如慢性細菌感染(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等。

  4.性病所致

  不潔性交,使肛門部患了尖銳濕疣或乳頭狀纖維瘤,長期摩擦刺激,可引起直腸炎變。

  5.免疫功能異常

  人體免疫功能調節(jié)異??梢l(fā)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

  6.痔瘡、肛瘺、肛裂、化膿性汗腺炎、毛囊炎等長期刺激肛門皮膚,也可累及直腸下段引起炎變。

  7.血吸蟲感染

  直腸黏膜長期受沉積蟲卵刺激,產生壞死、脫落,從而導致炎變。

  8.其他感染

  如梅毒(性傳播疾病)、病毒(單純性皰疹或巨細胞病毒)及衣原體感染;抗生素相關性直腸炎癥等。

  9.放射性照射

  由于局部放射性治療(前列腺癌、宮頸癌)可引致直腸炎癥。

三、直腸炎的臨床表現(xiàn)及檢查

  臨床表現(xiàn)

  由于病因不同,臨床表現(xiàn)不盡相同。

  1.便血

  直腸出血或直腸排出黏液、黏液血便。

  2.肛門直腸疼痛

  由淋病、單純皰疹或巨細胞病毒引起的直腸炎可伴有強烈的肛門直腸疼痛。

  3.腹痛,便秘、腹瀉或便秘與腹瀉交替

  伴有全身癥狀或消化道其他部位疾患者可出現(xiàn)相關癥狀,如發(fā)熱、食欲不振、惡心嘔吐、消瘦、肛門灼痛、排便下墜、里急后重等。

  檢查

  1.肛腸鏡或乙狀結腸鏡檢查

  (1)急性直腸炎黏膜充血、水腫、出血、糜爛,表面有黃色膿苔或點狀潰瘍;

  (2)慢性直腸炎黏膜腫脹、肥厚,表面呈粗糙顆粒,有少量黏液;亦可見充血、糜爛、潰瘍以及假性息肉形成等。

  2.涂片檢查

  疑有淋球菌感染者,可取患者尿道分泌物或宮頸分泌物,作革蘭染色,在多形核白細胞內找到革蘭陰性雙球菌。咽部涂片發(fā)現(xiàn)革蘭陰性雙球菌不能診斷淋病,因為其他奈瑟菌屬在咽部是正常的菌群。另外對癥狀不典型的涂片陽性應作進一步檢查。

  3.糞便檢查

  阿米巴痢疾可發(fā)現(xiàn)阿米巴滋養(yǎng)體。

  4.培養(yǎng)檢查

  痢疾桿菌、淋球菌培養(yǎng)是診斷的重要佐證,只要培養(yǎng)陽性就可確診。

  5.抗體及毒素檢測

  血清抗體檢測;毒素檢測。

四、中醫(yī)辨證治療直腸炎的四種方法

  如果生活中有大便出血的癥狀,或者經常便秘和腹瀉交替發(fā)生,你就要警惕是否患有直腸炎了。直腸炎最典型的的癥狀就是腹瀉或者便秘。中醫(yī)認為直腸炎與“脾胃虛弱”、“濕熱內瘟”、“飲食停滯”和“蟲積濕滯”有關。中醫(yī)學認為直腸炎大多為脾腎陽虛、氣滯血瘀、氣血兩虛、濕熱壅結、勞累過度、飲食失調、精神因素而誘發(fā)。直腸炎常見的可以分為便秘型、腹瀉型和腹瀉便秘交替型。

  1、脾胃虛弱型

  癥狀:大便時溏時瀉,遷延反復,完谷不化,納呆食少,食后不舒,稍進油膩食物,則大便次數明顯增多,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弱。

  分析:脾胃虛弱而致瀉下,主由脾氣虛弱,清陽不升,運化失職所致,故見大便溏瀉,完谷不化;脾虛不運,則納食減少或食后脘悶不適,久瀉不止;脾胃氣虛,化源不足,致面色萎黃,疲乏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弱,均屬脾胃虛弱之象。

  治法:健脾益氣。

  方藥:參苓白術散主之。

  方中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健脾益氣;砂仁、陳皮、桔梗、扁豆、山藥、蓮子肉、苡仁理氣健脾化濕,是治療脾虛泄瀉的常用方藥。若脾陽虛衰,陰寒內盛,可配伍附子理中湯,以溫中散寒;若久瀉不愈,中氣下陷,而兼有脫肛者,可投補中益氣湯,重用黃芪、黨參以益氣升清,健脾止瀉。

  2、肝氣乘脾型

  癥狀:素有胸脅脹悶,噯氣食少,每因抑郁惱怒或情緒緊張之時,即腹痛,腹瀉,舌淡紅,脈弦。

  分析:七情所傷,情緒不穩(wěn),激怒之時,氣機不利,肝失條達,橫逆乘脾,失其健運,故腹痛則瀉。肝氣不舒,疏泄失常,故胸脅脹悶,噯氣食少。舌淡、脈弦,均為肝旺脾虛之象。

  治法:抑肝扶脾。

  方藥:痛瀉要方為主。

  方中白術健脾補虛;白芍養(yǎng)血柔肝;陳皮理氣醒脾;防風升清止瀉。共奏疏肝解郁,健脾止瀉之功。

  3、脾腎陽虛型

  癥狀:黎明之前,臍周作痛,腸鳴即瀉,瀉后則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沉細。

  分析:腎陽虛衰,不能溫煦脾土,而黎明之前,陽氣未振,陰寒較盛,故見臍腹作痛,腸鳴而瀉,瀉后自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沉細,均屬脾腎陽虛不足之征象。

  治法:溫補脾腎,固澀止瀉。

  方藥:理中湯合四神丸。

  四神丸中補骨脂補腎陽;肉豆蔻、吳茱萸溫中散寒;五味子收斂止瀉。配合理中湯溫中健脾,主治脾腎虛寒之腹瀉。如年老體衰,久瀉不止,中氣下陷,宜加入益氣升陽及收澀之品,如人參、黃芪、訶子肉、石榴皮,赤石脂、炒米殼之類,亦可合用桃花湯以固腸收斂止瀉。

  4、瘀阻腸絡型

  癥狀:泄瀉日久,瀉后不爽,腹部刺痛,痛有定處,按之痛甚,面色晦滯,口干不欲飲,舌邊有瘀斑或舌質暗紅,脈弦而澀。

  分析:泄瀉日久,病邪入絡,血瘀腸絡,不通則痛,故有腹部刺痛,痛有定處,按之痛甚;瘀阻氣滯,故有瀉后不盡之感;口干不欲飲,面色晦滯,舌邊有瘀斑,舌質暗紅,脈弦而澀,均為瘀血內阻之征。

  治療:化瘀通絡,和營止血。

  方藥:少腹逐瘀湯主之。

  方中以蒲黃、五靈脂與當歸、川芎配伍為君藥,合元胡、沒藥活血定痛;桂心、小茴香、干姜溫經散瘀,使腸絡瘀血得散,則泄瀉腹痛而止。若氣血瘀滯,化為膿血,大便挾有赤白粘凍,可與白頭翁湯合用,以清熱涼血,利濕解瘀。

相關知識

前列腺炎直腸電擊治療
直腸電極治療前列腺炎
直腸電極治療前列腺炎嗎
皮膚過敏的中醫(yī)辨證治療
靜電直腸治療的作用是什么
談談特應性皮炎(濕疹)的中醫(yī)治療
結腸炎應怎樣有效治療?
中醫(yī)治療婦科炎癥的七種常見中藥
中醫(yī)怎么治療婦科炎癥效果好呢
慢性咽炎的治療方法

網址: 治療直腸炎的特效藥 辨證治療直腸炎的四種中醫(yī)療法 http://www.u1s5d6.cn/newsview727665.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