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chuàng),歡迎個人轉(zhuǎn)發(fā)和分享
表妹前段時間生完娃后,對媽媽這個身份也是漸入佳境,每隔段時間就說自己又get到了新技能,給寶寶喂奶、換尿布、哄睡、陪玩……全都不在話下。
從時尚女性變身成為媽媽,把寶寶照顧得無微不至,讓人欣慰。
但唯獨有項技能她始終沒掌握,就是給寶寶洗澡,一直到現(xiàn)在還是婆婆給洗的。
她說,面對這小小一只的寶寶,真是不知如何下手,怎么個姿勢才能讓寶寶的耳朵不進水呢?醫(yī)生又特地叮囑過不能把臍部弄濕,容易感染。
而且,老人年紀大了,總不好一直讓她太辛勞。
其實,新生寶寶太脆弱,洗澡是應該注意點,但也不必諱疾忌醫(yī),不真正體驗很難學會,新手爸媽們想必都有此煩惱吧?
給新生兒洗澡時,請小心這四個部位
1、囟門及其周圍
家長會發(fā)現(xiàn),新生兒的頭頂有個地方會隨著呼吸一跳一跳的,這里就是囟門,老一輩人管這個叫天窗。
寶寶的囟門分為前后兩部分,前面的叫前囟門,呈菱形。隨著孩子漸漸長大,顱骨的縫隙也會骨化變小,通常會在1歲左右閉合,最晚也不會超過一歲半。
后面的叫做后囟門,是位于“枕部”的一個開口,形狀比前囟門稍小,呈三角狀,有時不注意都找不到。閉合時間早些,一般出生時就接近閉合狀態(tài)了,最晚在出生后四個月內(nèi)閉合。
畢竟關(guān)系著大腦,因此寶寶的囟門非常脆弱,禁不得磕碰。洗澡時這個位置要特別注意,清水沖洗就可以,別用手抓撓。
2、雙耳部位
洗澡時,用一只手從寶寶的頭后面環(huán)住,將他的兩只耳朵堵住,這樣可以避免耳朵不慎入水。耳朵如果進了水,會使耳道潮濕,引起細菌感染,誘發(fā)中耳炎。
另外,洗到耳朵的時候,用濕毛巾輕輕擦拭即可,不用洗里面,寶寶的耳朵并不會很臟。
3、肚臍部位
肚臍也需要新手爸媽特別注意,這可以說是每個人出生后所受的第一道“傷”。
作為胎兒接收來自母親給養(yǎng)的唯一樞紐,臍帶出生后就沒了作用,會被醫(yī)護人員剪斷,留下一個“臍帶殘端”。
殘端剛斷時白得發(fā)亮,幾小時之后會變成棕色,幾天后漸漸干枯變細,最終于寶寶1-2周時徹底脫落。
沒有徹底脫落前,對待臍帶殘端要像對待傷口一樣,保持干凈干燥,弄濕了容易發(fā)生感染,情況嚴重的一定要去醫(yī)院。
如果洗澡時不慎弄濕了臍帶殘端,應立刻用棉球或紗布擦干,用酒精消毒后再包好。
4、私處
寶寶身體的私密處,也需要注意科學的清潔方法。
給女孩洗澡時,應從前向后清潔,以免讓肛門的細菌蔓延至小便的部位,引起感染。 給男孩洗澡時,不要把包皮推上去清潔,寶寶的皮肉很嫩,會受傷,簡單沖沖就可以。還有臀部,寶寶大部分時間都平躺著睡覺,如果便便了沒有及時換洗,就會發(fā)紅或起疹子。
因此,新手爹媽們給寶寶洗完澡后,最好擦點護臀膏,晾干后再給他穿上尿不濕。
給新生兒洗澡,新手爸媽要掌握正確步驟
新手上路,難免各種慌張,給寶寶洗澡時可以爸爸媽媽兩人一起上,一人護住孩子,一人給他洗澡,這樣不至于太慌亂。
等孩子大點,可以選擇專門給嬰兒設(shè)計的浴盆,這樣就能一個人完成了。
第一步:做好準備,把干凈的衣物備好,浴巾攤開,方便隨時包裹寶寶,室溫控制在24-26度,水溫37度左右。
第二步:護好臍帶,貼好護臍貼,防止弄濕。
第三步:準備一個有海棉墊和支撐架、能讓寶寶躺著的浴盆,要做到讓寶寶躺下時,除了頭外,身體都浸在水中,別讓皮膚顯露在外。
第四步:洗澡順序是先從腋窩、腿窩和脖子窩這些易藏臟東西的地方開始,之后是腳趾及手指縫中的臟污及汗?jié)n,接著是胳膊、腿以及后背,之后是臉部,最后再洗頭。而且不能用力搓洗,輕輕用濕毛巾擦洗就可以,如果很臟,可以少加點寶寶浴液。
第五步:最后再用清水把寶寶全身沖洗一下,用浴巾包住寶寶,輕拍吸干身上的水分,臉部的水用小毛巾擦凈。之后再涂些寶寶油,邊涂邊輕輕按摩,易出汗的地方可以選擇涂些爽身粉。
第六步:此時,你已收獲了一個香噴噴又干凈的寶寶,但寶寶洗過澡后很渴很餓也很困,如果可以喂他一頓奶,飽餐后再睡個好覺,就是最享受不過的事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