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控糖”,你不知道的現狀、誤區(qū)和真相
“三減三健”(“三減”是指減鹽、減油、減糖;“三健”是指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自2016年被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國家行動辦公室首次提出以來,逐漸被納入多項衛(wèi)生健康相關政策文件中。近年來,社交媒體常見將“糖”和“肥胖”“ICU”緊密聯系的各種負面新聞,而隨著公眾對于營養(yǎng)健康關注度的提升,“減糖”“控糖”等行為也成為了更多人邁向健康生活方式的第一步,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關于“控糖”的現狀、誤區(qū)和真相。
并非所有人都需嚴格“控糖”
2023年,基于全國范圍內3172份線上調查問卷數據的《中國消費者糖認知狀況及控糖行為調查報告》(下稱“《調查報告》”)顯示,68%的消費者有控糖意愿,年輕人、體重焦慮人群的控糖意愿更加強烈。但《中國城市居民糖攝入水平及其風險評估》指出,我國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每天攝入9.1克糖,符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每人每天25克以內的建議。此外,居民攝入的糖僅占膳食總能量的1.9%,最高為3-6歲組,占總能量的3.4%,也遠低于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建議值10%。
糖作為甜味物質,對滿足舌尖上的需求有著重要功能。糖只提供能量而不提供其他營養(yǎng)素,糖攝入過多,會影響能量及其他營養(yǎng)素的攝入平衡,長遠來看對健康不利。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李寧表示,目前我國居民攝入的糖其實并不算多,對于大部分人而言,“控糖”的意義不如“控鹽”“控油”和控制總能量攝入重要。但也不能盲目樂觀,因為近20年來,我國食糖年生產量增加了一倍多,13歲至17歲、3歲至6歲年齡組的糖供能比超過10%,分別占到4.1%和4.8%,因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而不能忽視。此外,超重肥胖人群、糖尿病人群和血糖長期偏高的特殊人群,確實也應當注意控制糖的攝入量。
近八成消費者搞錯了“控糖”重點
此前數據顯示,無糖飲料的市場滲透率已經接近八成。本次《調查報告》發(fā)現,78%的消費者認為應該控制食品、飲料中的糖。但廚房用糖其實才是我國城市居民攝入糖的第一大來源,其貢獻率是含糖飲料的2倍左右。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鐘凱表示,人們普遍將“減鹽、減油、減糖”的焦點放在超市貨架上的食品和飲料,卻忽視了一日三餐的決定性意義。實際上,鹽、油、糖的主要攝入途徑都是餐飲,包括家里做飯,這是由當前中國人的膳食結構造成的。應當從自家廚房開始,逐漸適應和培養(yǎng)清淡口味。
九成消費者錯認“糖”
閱讀食品配料表可以了解食品的主要成分,比如蔗糖、果糖、果葡糖漿是典型的含糖配料,比較隱蔽的糖還有蜂蜜、果醬、濃縮果汁等。
但《調查報告》顯示,能準確識別這些含糖配料的消費者不足10%。如蔗糖的識別正確率僅有80%左右,常用的果葡糖漿、蜂蜜、濃縮果汁、果醬的識別正確率均不足50%。有趣的是,還有不少消費者將不提供能量或僅提供較少能量的甜味劑(代糖)識別為含糖配料。
圖片來源:《中國消費者糖認知狀況及控糖行為調查報告》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認為,消費者的營養(yǎng)健康教育任重道遠,閱讀食品營養(yǎng)成分表將有助于公眾更清晰地了解食品的糖含量。但歸根結底,消費者要學會自主選擇和搭配出健康的膳食,而不是指責某個具體食品或菜肴中的添加糖“不健康”。
糖被“妖魔化”,
對“人工代糖”誤解較深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倡:“城市高糖攝入人群減少食用含蔗糖飲料和甜食,選擇天然甜味物質和甜味劑替代蔗糖生產的飲料和食品”。盡管有60%以上的消費者受健康驅動選擇無糖,但仍有38.5%的消費者對甜味劑的安全性心存疑慮。陳君石院士指出,甜味劑是目前世界上研究最為深入的食品添加劑,其應用安全性得到了充分的實踐檢驗。
根據《食品甜味劑科學共識(2022)》,我國同其他國家、地區(qū)一樣,對包括甜味劑在內的食品添加劑實行嚴格的上市前審批制度,食品生產企業(yè)按照規(guī)定,科學、合理地使用甜味劑是安全的?!墩{查報告》顯示,消費者對不同甜味物質的接受度存在差異,對糖醇類低倍甜味劑接受度明顯較高。其中對木糖醇這類天然代糖的接受度甚至超過蔗糖,這可能與相關行業(yè)長期持續(xù)的消費者教育有關。而消費者對人工合成甜味劑的接受度明顯較低,比如應用已逾百年的糖精,接受度僅有7.04%。
實際上,各種甜味劑都是以同樣的基準進行安全性評估,各國權威機構和管理部門都認為:按照相關法規(guī)標準使用甜味劑,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都是安全的。鐘凱認為,消費者對“人工合成”的誤解根深蒂固,未來加強科普的同時,可能需要繼續(xù)開發(fā)羅漢果、甜葉菊等公眾接受度較好的天然甜味物質。
合理使用甜味劑,
其實有一定的健康效應
《調查報告》發(fā)現大部分消費者對甜味劑的作用并不了解,甚至存在明顯盲區(qū)。比如僅有32.2%的消費者認同“甜味劑基本不提供能量”、34.6%的消費者認同“甜味劑不會升高血糖”,還有22.9%的消費者認為“甜味劑會刺激食欲、導致肥胖”。
圖片來源:《中國消費者甜味劑認知狀況調查報告》
事實上,甜味劑幾乎不提供能量或僅提供較少能量,對于消費者主動控制能量攝入具有積極意義。甜味劑也幾乎不影響血糖,因此目前已被應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膳食干預。
飲食健康關鍵是“合理膳食、吃動平衡”
近年來,個別研究發(fā)現甜味劑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等相關,引起輿論關注。鐘凱表示,膳食能量攝入以及飲食行為的干擾因素很復雜,而這些研究發(fā)現的“相關性”離“因果關系”還有很遠的距離?!丁翱茖W三減 智慧用糖”聯合提示》建議,公眾應改變嗜糖、嗜甜的飲食習慣,比如以果蔬、牛奶、原味堅果、飲用水和茶等代替甜味零食和飲料。鐘凱表示,飲食健康的關鍵是合理膳食、吃動平衡,包括主動控制對甜食的過度追求,而不應把希望寄托在甜味劑上。
陳君石院士指出,“食物多樣、吃動平衡”是飲食健康的核心,控制總能量攝入是防治超重、肥胖及相關慢性病的重要途徑。糖尿病人群和血糖長期偏高的人群,體重超重或者肥胖的人群等有控糖需求又喜歡甜味的人群,可在合理膳食的前提下,合理選擇以甜味劑替代糖的相關產品。
?。ㄗ髡?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學傳播部副主任褚怡冰)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相關知識
你不知道的減肥真相:從科學角度解析快速瘦身的誤區(qū)與真相
塑身衣的真相,你不知道的秘密!
10個你不知道的養(yǎng)生誤區(qū)
平常我們都講究養(yǎng)生 關于養(yǎng)生的誤區(qū)你知道嗎
你知道吃大棗有哪些誤區(qū)
減肥的這7個真相,你知道多少呢?
關于喝水的5個真相,99%的人不知道→
昆明這些關于不孕不育的誤區(qū)
減肥你必須知道的五大誤區(qū)
運動減肥的誤區(qū) 你知道多少
網址: 關于“控糖”,你不知道的現狀、誤區(qū)和真相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00858.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