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嘉譯 實習生 韓明雪 吳文可
2017年11月23日,對于來自內蒙古阿拉善盟的李女士來說,是個不愿再提及的日子,一紙診斷,打破了她平靜而幸福的生活,她被確診為胰腺癌晚期。
輾轉多地求醫(yī)無果納米刀新技術為她帶來生的希望
為了能夠活下去,她與“死神”賽跑。確診后的一年多來,她輾轉于全國各大醫(yī)院,嘗試了各種各樣的治療方案,就連一般患者兩三個療程都無法忍受的化療,她也足足堅持了九個療程,這份對生命的渴望令人動容。
然而,由于確診時已是晚期,而且腫瘤侵犯了膽管及周圍大血管,導致李女士的每一次治療結果都不理想。疼痛、黃疸、高燒、惡心、嘔吐、吃不下飯……長時間的病痛折磨,讓李女士在數月之內瘦了40多斤,身體也快支撐不下去了。
回想起這一路心酸的求醫(yī)歷程,李女士掉下眼淚,“痛不欲生,簡直無法用語言描述……”
一年多前,李女士在當地醫(yī)院被確診為胰腺癌,遂前往北京救治。由于胰腺腫瘤包繞大血管無法手術切除,再加上膽管堵塞,醫(yī)生建議李女士返回當地先行治療膽管問題。在當地醫(yī)院放置了膽道支架,又做了六個療程的化療,效果微乎其微。之后又前往上海接受射波刀治療,仍未見好轉。再次回到當地醫(yī)院進行化療時,李女士出現了膽道梗阻,渾身泛黃、疼痛、嘔吐、惡心等癥狀較之前明顯加重。“當時眼睛及全身皮膚都是黃的,像橘子皮一樣?!崩钆康慕憬阏f道。
反復感染、高燒不退、重度黃疸,當地醫(yī)院考慮這些癥狀是由膽道支架堵塞引起的,李女士不得不停止化療,再次手術取出支架,置入鼻膽管來引流膽汁。放置的鼻膽管只是暫時緩解黃疸癥狀,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腫瘤問題,而且嚴重影響了李女士的生活質量。
一次次打擊使一向堅強的李女士瀕臨崩潰,腰背部的疼痛使其徹夜難眠,黃疸、高熱讓她痛不欲生,沒有親身體會過的人不曾知道那份痛苦,也不曾了解她此時的求生欲望有多強烈。經多方打聽,李女士了解到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yī)院肝膽胰腺外科李曉勇教授在難治性胰腺癌治療方面經驗豐富、技術精湛,利用全新納米刀消融技術已成功為近百例胰腺癌及肝門區(qū)腫瘤患者實施了外科手術。
這一消息讓李女士全家都興奮不已,抱著最后一絲希望,慕名前來就診。李曉勇主任了解病情后,當天就給李女士辦理好入院手續(xù),進行系統(tǒng)、全面的術前檢查,最終決定為李女士實施手術。
納米刀消融術使腫瘤凋亡壞死,有效控制了腫瘤的進展;術中膽腸吻合解決了黃疸的問題;增加胃腸吻合術解決了消化道梗阻問題。手術的順利實施,徹底為李女士解決了放置支架、鼻腔插管帶來的痛苦,也再未出現疼痛、高熱、嘔吐等癥狀,大大提高了生活質量。
術后李女士感嘆:“這是得病以來最好受的一段日子了,當然我也知道,像我這樣的晚期胰腺癌患者還有千千萬萬,我非常希望把我的治療歷程分享給更多患者,讓他們少走彎路、減少痛苦,能夠及早采取更有效的手段治療腫瘤?!奔{米刀消融術成了李女士的救命稻草,幸運的是,她抓住了這一根救命稻草——術后至今復查CT未見腫瘤復發(fā)及轉移,腫瘤區(qū)域壞死變性、消融徹底。
納米刀讓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絕處逢生”
4月10日發(fā)布的《2018河南省腫瘤登記年報》顯示,胰腺癌排在河南省腫瘤登記地區(qū)惡性腫瘤死亡率的第十位。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極高的癌癥,發(fā)病隱匿、進展速度快、治療難度大、預后較差,以上的種種特點導致一旦確診為胰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到6%,基本意味著拿到了一張延期執(zhí)行的“死亡判決書”。因此,胰腺癌素來被稱為“癌中之王”。
據李曉勇主任介紹,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臨床檢出率的提升,胰腺癌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發(fā)病初期,大多數患者表現為上腹部不適、消化不良或腹瀉等,癥狀不典型,容易與其他消化系統(tǒng)疾病混淆。隨著疾病的不斷進展,當患者出現食欲減退、體重下降等表現時,往往已處于中晚期。
李曉勇主任表示,根治性切除治療是目前治療胰腺癌最有效的方法。然而不幸的是,僅15%的胰腺癌病人符合手術切除的指征,85%的病人是沒有手術機會的。在無法手術的患者中,一半以上的病人已進入晚期,癌細胞廣泛轉移。還有一半處于局部晚期,盡管失去了手術的機會,但是癌細胞尚未廣泛轉移,對于這些病人,納米刀成了他們的新希望。部分正在經歷著化療、放療,目前病情相對穩(wěn)定,病灶有所縮小的患者,是最適合進行納米刀消融治療的,及時抓住這個機會,病人有望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納米刀技術適用于6種情況
納米刀又稱為不可逆性電穿孔,該技術于2011年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準應用于臨床,主要針對局部進展期胰腺癌患者;2015年被中國食品藥品管理協會批準用于胰腺癌和肝癌的治療;2018年,NCCN指南官方網站發(fā)布了2018年胰腺癌臨床實踐指南,首次以指南的形式將納米刀消融術寫進胰腺癌的治療中。
李曉勇主任介紹,納米刀的原理是利用高壓低能直流脈沖,電穿孔破壞細胞膜使細胞凋亡,同時免疫細胞吞噬這些凋亡細胞,進而使治療區(qū)域的惡性腫瘤細胞被正常細胞所取代。對于那些年齡較大,體質、耐受性較差的胰腺癌局部晚期病人來說,這種方式較為安全且減少了術后并發(fā)癥,能夠有效保護周圍血管、膽管等,更好地幫助患者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
納米刀技術適用于以下幾種情況:
1.局部晚期胰頭部惡性腫瘤;
2.包裹腹腔干、腸系膜上血管的胰頸體部惡性腫瘤;
3.不可切除肝門部膽管癌;4.侵犯肝門不可切除膽囊癌;
5.切除困難的肝門區(qū)惡性腫瘤;
6.高齡、不耐受及不接受創(chuàng)傷大的傳統(tǒng)手術的患者。
然而納米刀技術也并非適合所有胰腺癌患者,安裝有心臟起搏器、心臟支架或患有嚴重心律失常的患者,消融區(qū)域植入電子設備或金屬零件的患者,具有遠處多發(fā)轉移、近期發(fā)生過心肌梗塞的患者,不建議進行納米刀消融手術。
李曉勇主任說,胰腺腫瘤的高危人群包括:糖尿病病人,慢性胰腺炎患者,生活中長期喝酒、抽煙、攝入高脂食品的人群等。以上人群應定期進行彩超、CT檢測,必要時增加腫瘤標志物(如CA199、CEA等項目)的檢測。
■專家介紹
李曉勇,教授,主任醫(yī)師,碩士生導師,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yī)院肝膽胰腺外科主任。
從事普通外科臨床工作30余年,1999年在省內率先開展肝癌射頻消融治療,2007年在省內率先引進精準肝臟切除技術,2015年在省內率先引進開展胰腺癌、肝門部膽管癌納米刀消融治療。開展復雜肝癌切除、肝門部膽管癌根治、擴大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等普通外科高難度復雜手術。
對原發(fā)性肝癌、膽管癌、胰腺癌、肝內外膽管結石、門靜脈高壓癥、布加綜合征等常見疾病的外科治療有豐富的經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