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中醫(yī),是怎樣辨治疑難雜癥的?老中醫(yī)一輩子不說的秘密!

中醫(yī),是怎樣辨治疑難雜癥的?老中醫(yī)一輩子不說的秘密!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6日 08:23

疑難雜癥泛指病情復雜,辨證疑惑不清,難以治療或療效欠佳,而使醫(yī)者頗感棘手的疾病。筆苦就其辨治思路與方法略談己見,以冀對臨床有所啟發(fā)。

1.雙向調節(jié)法

疑難雜癥大多邪正混亂、虛實并見寒熱錯雜、升降失常,辨證困難,治療棘手,并非單純一法一方可取效。此時應理其邪正,調節(jié)寒熱虛實,平衡升降、選用性能相反藥物組方,進行雙向調節(jié),相反相成,常有奇效。

①寒熱并用:臨床上不少疑難雜癥可見寒熱錯雜證,治療應寒熱并治。如治療頑痹有寒熱并見者,常用的桂枝芍藥知母湯中桂枝、附子配知母;治療久治不愈的胃脘痛出現寒熱錯雜證,使用半夏瀉心湯中干姜與黃芩、黃連相伍等。

②攻補兼施:許多疑難雜癥晚期出現虛實夾雜證。如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因機體狀況差,限制了手術、化療和放療的有效應用,此時癌細胞浸潤擴散,氣血虧虛,治宜益氣養(yǎng)血,清熱解毒,攻補兼施,調整氣血陰陽,增強機體的免疫力以穩(wěn)定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③升降共施:氣機的升降失常是許多疑難雜癥發(fā)生的基本病機之一,故治療宜升降共施。如老年習慣性便秘,舌質淡、苔薄者,多為腎虛腸燥,常用濟川煎,方中肉蓯蓉、當歸溫陽養(yǎng)血潤腸,升麻配牛膝,一升一降,使清升則濁自降;治療鼻淵,常用細辛、白芷、蔓荊子等升散祛風藥與龍膽草、黃芩等苦降之品同用,一升一降,相反相成。

④收散合用:“收”指收斂耗散之正氣如陽氣陰津,“散”指祛散邪氣如風邪。如治療慢性咳嗽,虞摶《醫(yī)學正傳·咳嗽篇》的潤肺除嗽飲,既有辛散宣肺之苦杏仁、麻黃、薄荷、桔梗,又配以斂肺降氣的五味子、烏梅、桑白皮、罌粟殼。一散一收,宣發(fā)斂降并施,使失調之肺氣重新達到升降出入平衡。

⑤反佐反治:復發(fā)性口瘡,病機多屬陰虛火旺,投以增液湯合知柏地黃丸,有時療效欠佳,但加人肉桂1g以反佐,可明顯提高療效。

⑥“雙處方”法:即對病情復雜,一張?zhí)幏讲荒馨菟兄委熞鈭D而采取兩張?zhí)幏降姆椒?。雙處方,可以一方治本,一方治標;也可以一方攻邪,一方扶正;可以一開一合,一升一降等。處方的形式可以一大一小、一湯一丸或一丹。其優(yōu)勢在于可以防止疑難雜癥因病機復雜,用藥過多而互相牽制和偏激導致的毒副作用,而且兩方交替使用,中有間歇,相得益彰,對病情的改善較為有利。

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轉氨酶經常反復升高者,可以一方清其內蘊之濕熱,一方疏肝健脾活血調理其本,兩方協同作用,有理有節(jié)。既無連續(xù)清利可能發(fā)生的傷中化燥之虞,又無健脾活血助火之嫌,兩方交替使用,互不干擾,又互相為用,作用有效而平穩(wěn),療效大多較滿意。假如一張?zhí)幏郊麧?、健脾、活血、軟堅、理氣等于一方,其力度則可能因藥物之間的牽制而減弱,而且一方長期服用,容易出現毒副作用。

2.治風祛風法

由風邪所致的疑難雜癥,可分為外風證和內風證。外風一般指風邪侵犯人體后,因治療不及時或誤治,衍生諸多病證。如五體痹治療不及時,致風邪夾痰濁瘀血人絡,痹阻經絡,筋骨失榮、關節(jié)疼痛腫脹變形而成頑痹痼疾,因此對頑痹在祛風濕、通經絡的基礎上,加用蟲類搜風藥如地龍、全蝎、蜈蚣、穿山甲、烏梢蛇等,可明顯提高療效。

又如急慢性腎炎,相當一部分類似“風水證”,用疏風藥荊芥、防風、麻黃配合活血藥丹參、茜草、白茅根、益母草等組成疏風利水劑常有良效。張鐵忠”I等根據頻發(fā)室性早搏的臨床特點與風邪致病特點善行而數變相類同,從“風”論治,使用祛風的防風、羌活、菊花配合養(yǎng)血活血的當歸,川芎,加鎮(zhèn)心定悸的紫石英,療效滿意。

內風一般由臟腑功能失調而產生,其病機與病證有肝陽化風如中風、半身不遂、顫震;熱盛動風如高熱痙厥;血燥生風如皮膚病中的干燥瘙癢脫屑;陰虛風動如病毒性腦炎后遺肢體筋攣肉晌,手足蠕動甚或瘛疲。這些疑難雜癥的治療均離不斤治風祛風之大法。

3.扶正緩治法

疑難雜癥常由于病機復雜,不易治療,導致疾病失治或誤治,以致病邪久留,如風邪內郁或八五臟致五臟痹;寒邪直中臟腑;火毒內盛,傷津耗氣,生風動血,從而損傷人體正氣;或因久病正氣不足,無力驅邪外出及內生水濕、痰飲、積滯、瘀血等病理產物的凝結阻滯。凡此種種,均可導致疾病的由實轉虛或因虛致實的轉變,形成正虛邪戀的病理變化,甚至出現“至虛有盛候”的真虛假實和“大實有贏狀”的真實假虛證,故治以扶助正氣,調動體內的各種積極因素來除濕、化痰、散結、祛瘀、解毒、祛風散寒、除痹開結,以達到祛邪的目的,使機體陰陽在新的基礎上達到新的平衡,從而治愈疾病。

①培補脾腎: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天之本,久病及腎。疑難雜癥多出現脾腎虧損證,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無論有無腎陽虛的證候表現,在緩解期治以溫補脾腎,可明顯減少發(fā)作次數和程度;

②補益氣血:惡性腫瘤患者,常實施手術、化療和放療等綜合療法以攻其邪,但常出現乏力、脫發(fā)、貧血、白細胞減少、肝腎功能損害,類似氣血虧虛證,治當先扶正氣,提高血象,改善肝腎功能,從而使放療、化療順利進行。

③養(yǎng)陰生津:疑難雜癥多為久病,由于病邪所致發(fā)熱、吐瀉、過汗、勞倦過度、脾胃運化失常、病理產物郁積、治療失當均可耗傷人體陰液。治療上古人有“回陽易,救陰難”之說,故養(yǎng)陰生津不能急于求成,宜耐心緩治,不可過于滋膩礙胃,同時要顧護胃氣,結合傷陰的具體病機,進行適當的配伍來提高療效。如部分晚期胃癌、食道癌患者出現口燥咽干、舌質光紅少苔、脈細等胃陰虧虛的癥狀,治以沙參麥冬湯合芍藥甘草湯可明顯緩解癥狀而延長病人的存活期。

4.活血化瘀法

久病人絡,膠著難去,是疑難雜癥病理變化的主要特點之一,故有“百病皆瘀”、“久病人絡”、“久病多瘀”的認識,尤其是疑難雜癥在一定時期,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必將影響氣血運行導致氣血失調,出現瘀血。大凡氣虛、氣滯、氣逆、陽虛、寒凝、熱結、痰凝、濕阻、津虧等均可導致不同程度的瘀血表現,如唇、面、頰、目眶青暗,痖瘕腫塊,刺痛、舌下靜脈曲張,舌質暗紫有瘀斑、瘀點,脈細澀。具體運用時要根據“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的原則,結合形成上述瘀血的致病因素組成補氣活血、行氣活血、溫陽活血、散寒活血、清熱活血、滌痰化瘀、祛濕化瘀、養(yǎng)陰活血等治法,才能提高療效。

5.豁痰泄?jié)岱?/strong>

由于機體因寒、因熱、因氣、因瘀、因風、因濕、因驚、因食、因酒、因虛皆能轉化津液為痰,痰隨氣行,無處不到,可廣泛地凝聚留伏在各經絡臟腑組織器官,導致復雜的臨床表現而成為疑難雜癥。正如清·林佩琴《類證治裁》說:“痰則隨氣升降,遍身皆到,在肺則咳,在胃則嘔,在心則悸,在頭則眩,在腎則冷,在胸則痞,在脅則脹,在腸則瀉,在經絡則腫,在四肢則痹,變化百端,昔人所謂‘怪病多痰…。臨床上癭瘤、瘰疬、痰核、陰疽、流注、中風、眩暈、痰厥、癲癇、卵巢囊腫、高脂血癥、癡呆、胸痹、肥胖、嗜睡癥、惡性腫瘤等疑難雜癥的治療,均可根據脈證冶以豁痰泄?jié)岱ā?/p>

此外,有些疑難雜癥配以外治及食療法可明顯提高療效。如中風后遺癥的針灸、推拿;王不留行壓耳穴治療多發(fā)性膽囊、肝內結石;中晚期肝癌、骨癌疼痛外敷止痛膏止痛;皮膚病藥浴等。食療在疑難雜癥中亦有相當療效,如小兒厭食癥,除服健脾化積、消食殺蟲的中藥外,輔以燉食豬胰,配合小兒捏脊及針刺四縫穴;哮喘病人緩解期服胎盤粉,均有滿意的療效。

相關知識

首批現代中醫(yī)健康調理師在滬獲認證,自閉癥等疑難雜癥有望得到治療
老中醫(yī)胡翹武的看病秘方
家庭疑難雜癥不可少的中藥推薦
中醫(yī)治療老人便秘的一些偏方
中醫(yī)專家如何辨治腎虛?
中醫(yī)如何有效辨治亞健康?
老中醫(yī)陸芷青的看病秘方
老中醫(yī)一輩子都不做的10件事
中醫(yī)養(yǎng)生調理專家張建武教授:中醫(yī)復合體質的調理一定要因體而異!
老中醫(yī)們的長壽秘訣 想長壽就看看

網址: 中醫(yī),是怎樣辨治疑難雜癥的?老中醫(yī)一輩子不說的秘密!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0365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