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肛門指檢

肛門指檢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4月04日 16:24

一般來講,肛門直腸指檢可分為肛外指檢和肛內(nèi)指檢兩部分。肛外指檢的方法是:戴好手套后,用食指觸及肛門四周有無硬結、腫物和壓痛,有無波動感,并檢查肛外皮下有無瘺管、索條走向等。

而肛內(nèi)指檢即是我們常講的肛門直腸指檢。其檢查方法是:在戴好手套或指套后,在食指和肛門部位涂些潤滑油,將食指伸進直腸內(nèi)的檢查。

肛門直腸指檢可分為肛外指檢和肛內(nèi)指檢兩部分。

◆肛外指檢

肛外指檢的方法是:戴好手套后,用食指觸及肛門周圍有無硬結、腫物和壓痛,有無波動感,并檢查肛外皮下有無瘺管、索條及走向等。

◆肛內(nèi)指檢

肛內(nèi)指檢即肛門直腸指檢,檢查方法是:在戴好手套或指套后,在食指和肛門部位涂些潤滑油,將食指伸入直腸內(nèi)檢查。

在檢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動作輕柔,因突然用力將手指插入肛門內(nèi),括約肌可因受到刺激而痙攣,產(chǎn)生疼痛,尤其是肛管有裂口、創(chuàng)面時,更要小心,這時可讓受檢者張口呼吸以減少肛門的緊張。

注意肛管的緊張度,正常肛管有較好的收縮力和彈性,僅能伸入一手指。若肛門括約肌松弛,則失去彈性,可進2~3指,并有大便失禁;如肛管的緊張度提高,常提示有炎癥反應。

檢查肛管直腸環(huán),此環(huán)是由肛門內(nèi)、外括約肌和肛提肌、恥骨直腸肌共同構成。此肌環(huán)收縮能力強弱可部分反應肛門括約肌的功能。

檢查直腸內(nèi),幾乎直腸下段8厘米左右的長度均可觸摸到。應認真地檢查直腸前后左右壁有無壓痛、包塊及狹窄,并注意包塊的大小、硬度、活動度。

檢查結束后,要檢查指套有無血跡或黏液。注意血跡是鮮紅色還是暗紅色;黏液的顏色、性質(zhì)、氣味如何等,可作為診斷的參考。

肛門指檢是一種簡單易行而又重要的肛腸科檢查方法,因許多肛管直腸疾患僅憑肛門指檢即可早期發(fā)現(xiàn),如80%的直腸癌可在肛門指檢時被發(fā)現(xiàn)。值得注意的是,直腸癌延誤診斷的病例中約85%是由于未作肛門指檢,有的甚至喪失了手術時機,這是值得醫(yī)患雙方重視和警惕的。

肛門指檢的檢查方法是:檢查者右手食指戴指套,涂潤滑劑(常用肥皂液,液體石臘或凡士林),以方便將其插入肛門內(nèi)并可減輕病人不適。

先檢查肛門緣周圍皮膚,如有紅腫、壓痛、硬塊,常提示有肛周膿腫;前后正中處有觸痛,常提示可能有肛裂,可進一步扒開肛門看是否有肛管裂口;肛門緣外有潰破口并伴皮下有條索狀物通向肛內(nèi),常為肛瘺。

肛緣周圍檢查完畢后,右手食指輕輕按摩肛緣,同時囑病人作深呼吸以減輕腹壓,使括約肌松弛,然后將食指慢慢伸入直腸;若突然將手指插入肛門,括約肌會因突然受到刺激而痙攣,不僅不易插入,并將產(chǎn)生疼痛。

肛門指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參考價值:

1.首先要進行的是肛門括約肌和肛管直腸環(huán)的松緊度檢查,肛管直腸環(huán)是由內(nèi)、外括約肌的上緣和恥骨直腸肌共同構成,圍繞肛管與直腸的交界處,內(nèi)、外括約肌呈環(huán)狀,而恥骨直腸肌只在后面及兩側(cè)存在,故肛門指檢時,在肛管后方及兩側(cè)觸到,而在肛管前方不易觸到,肛門括約肌和肛管直腸環(huán)正常時食指能順利的伸入肛門內(nèi),如果食指通過困難或不能通過說明肛門有不同程度的狹窄,而如果肛門括約肌過于松弛無力,可能就會有肛門失禁了;

2.檢查肛管直腸前、后壁及其周圍有無觸痛、搏動、腫塊,并應注意腫塊的大小、硬度、活動性。對于位置較高的腫塊,可在蹲位或截石位作肛門指診,濟南肛泰肛腸醫(yī)院提醒這兩種體位可使腫瘤下移,可捫到較高部位的直腸癌。必要時可做直腸與腹部雙合診或直腸與陰道雙合診檢查,對癌腫侵犯的范圍可提供有價值的資料;

3.在直腸前壁,男性可觸到前列腺,女性可觸及子宮頸,不應誤認為是病理腫塊;

4.檢查完畢手指抽出后,要看手指套上是否染有血跡或粘液,必要時應作涂片檢查。

檢查結果判斷

直腸癌可以摸到腫塊質(zhì)地較硬,表面高低不平或呈菜花樣,有膿液、壞死組織及暗紅色的血液,并感覺腸腔狹窄,指套上也染有暗紅色血液。

直腸息肉可觸及質(zhì)軟且可推移的腫塊,指套上常染血,色鮮紅。

內(nèi)痔是柔軟的靜脈團,不易觸及,但如有血栓形成,可摸到光滑的硬結。

肛瘺可摸到索狀物,有時在肛瘺內(nèi)口可捫及小硬結。

肛門直腸周圍膿腫如骨盆直腸間隙膿腫、直腸后間隙膿腫,在直腸內(nèi)可摸到壓痛性腫塊,并可能伴有波動感。

肛裂及感染指檢時劇烈觸痛者多見于肛裂及感染。

應該指出的是,光憑肛門直腸指檢,不一定能完全確診肛管直腸癌。我國低位直腸癌的比例很高,大部分都能在直腸指檢觸到,但位置高的不一定觸到。所以觸不到的不一定沒有直腸癌,還要到有條件的醫(yī)院里,做進一步的檢查。

直腸指檢是直腸癌手術前一系列檢查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檢查方法,由于很多肛管直腸疾病僅憑直腸指檢即可早期發(fā)現(xiàn),因此,對40歲以上的成年人進行健康體檢時,應把它列為常規(guī)檢查。

專家指出,80%的腸癌發(fā)生在直腸,其中有2/3發(fā)生在手指能夠摸到的地方。腸癌大都是由良性的腺瘤惡變發(fā)展來的,腺瘤惡變大概需要5年以上的時間。因此如果每隔3~5年,做一個肛腸科的健康體檢,對較早發(fā)現(xiàn)結腸癌意義很大。但是我國主動自愿去做肛腸體檢的人非常少,在一些單位例行健康體檢中很少有這方面的檢查,大腸癌的篩檢和預防工作仍然處于空白。

腸癌多發(fā)人群的年齡在40~60歲之間,專家建議,35歲以上的大吃海鮮和雞鴨魚肉并且很少運動的人群,最好定期(每隔3~5年)到正規(guī)醫(yī)院的肛腸科由負責任的醫(yī)生做指檢和腸鏡的健康檢查,或者在例行的健康體檢中加上肛腸方面的體檢,這樣能夠預防和篩檢腸癌,在最早的時間給予治療。

有息肉病史、大腸癌家族史、潰瘍性結腸炎病史、癌相關標志物檢測陽性、糞便隱血檢查陽性的高危人群,檢查時間則要提前10年,即從45歲開始每年必須堅持做指檢。

據(jù)介紹,通過指診可觸及直腸內(nèi)不同形狀的異物,如息肉樣腫物,帶蒂、可移動,或結節(jié)狀腫塊,質(zhì)硬、外形不規(guī)則、不移動。指套若粘有黏液,說明有膿血性分泌物。李主任說,在醫(yī)院的肛腸門診中,醫(yī)生們會在診療中為病人進行例行的肛門指檢,這本來是一種用手指進行的簡單易行、無創(chuàng)傷的檢查,而且費用低廉。然而,許多患者從內(nèi)心討厭這種檢查方式,還有的人認為沒有必要,因此不少人拒絕指檢。也有的醫(yī)生嫌臟,僅以一個“未觸及”的檢查結果了事。

直腸前后左右壁有無壓痛包塊及狹窄指套無血跡以及黏液無特殊氣味

(1)對肛門的局部病變具有重要診斷價值。

(2)對診斷盆腔疾病也是一項不可缺少的診斷方法。

人們在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應及時就診進行肛門指檢:

1.排便習慣改變。排便習慣改變是直腸癌最早出現(xiàn)也是最常見的癥狀。由于癌腫的刺激,病人可在短期內(nèi)出現(xiàn)無明顯原因的大便次數(shù)增多或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xiàn),有排便不盡的感覺。隨著病程發(fā)展、病灶增大,癌腫可阻塞直腸出口,引起便秘、大便變細或變形、腹脹等癥狀。

2.大便性狀改變,出現(xiàn)大便變稀、大便帶血和黏液。80%~90%的直腸癌可有便血,血液呈鮮紅或暗紅色,常混有黏液或膿液。

3.肛門處疼痛。常見的是肛裂、肛周膿腫,肛周膿腫應早期發(fā)現(xiàn)并及早切開排膿,一般的抗感染藥物治療是無用的。

4.肛門口經(jīng)常性出現(xiàn)疼痛,并流膿血。多是肛瘺的癥狀,指檢能明確診斷,肛瘺是不能自愈的,手術治療有效。

5.痔瘡是最常見的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便血和腫塊脫出,臨床上極易同直腸癌相混淆,但肛門指檢多能作出鑒別。

肛門指檢的方法:戴好手套后,用食指觸及肛門周圍有無硬結、腫物和壓痛,有無波動感,并檢查肛外皮下有無瘺管、索條走向等。

(1)膝胸式:適于檢查男性病人,尤適于做前列腺及精囊的檢查,而且也是檢查肛門、直腸的較好體位。

(2)左側(cè)臥式:適用于檢查女病人,男病人亦可采用。

(3)仰臥式:有腹腔疾患或不便于改換體位時可用此式,對身體虛弱者尤為適用。術者右手經(jīng)病人右大腿下進行檢查,同時可將左手置于恥骨上以協(xié)助檢查。術者以指尖輕輕地在肛門口處按摩片刻,使其適應,并囑患者張口呼吸,全身放 松,使肛門括約肌松弛,然后將右手食指徐徐插入肛門,觸摸肛門、肛管和直腸的各部位。

1.直腸癌:在腸壁上可摸到高低不平的硬塊,其表面可有潰瘍,腸腔常狹窄,指套上往往染有膿血和粘液。

2.直腸息肉:可摸到質(zhì)軟而可推動的腫塊,指套上常染有血跡。

3.內(nèi)痔:一般內(nèi)痔是柔軟的,即使摸到也不能分辨其大小和多少,但如有血栓形成,則可摸到光滑的硬結。

4.肛瘺:可摸到索狀物,有時在肛瘺內(nèi)口可捫到小硬結或凹陷。

5.肛門直腸周圍膿腫:骨盆直腸間隙膿腫及直腸后間隙膿腫,在直腸內(nèi)可摸到壓痛性腫塊,表面較光滑。其他間隙膿腫可用拇、食指作雙指觸診檢查,即食指放在直腸內(nèi),拇指放在肛周皮膚上,拇、食指觸診,可以發(fā)現(xiàn)肛管前深、后深間隙膿腫、坐骨直腸間隙膿腫或肛周膿腫。

6、肛乳頭瘤:可摸到質(zhì)地中等而可推動的、長蒂腫物,指套干凈。

7、肛門周圍:皮膚病、皮下包塊、炎癥、膿腫、外痔、肛瘺瘺管。

專家指出,在指診檢查中,醫(yī)師的食指就是醫(yī)生的眼睛,可以發(fā)現(xiàn)和診斷大多數(shù)的肛門疾病。包括功能性的疾病及器質(zhì)性的疾病。

指診:在齒線處可觸及活動性硬節(jié)。指診與窺鏡檢查,是診斷乳頭瘤的重要手段,大部份病人是通過指診和窺鏡檢查時才發(fā)現(xiàn)。

1.補充水分:體內(nèi)的水分容易蒸發(fā),需要及時地補充水分,每天7—8杯即可,可在每天起床前空腹喝一杯蜂蜜水或者鹽開水,幫助腸胃消化。

2.飲食要注意:忌吃辛辣、油膩等比較帶有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些新鮮的水果或蔬菜,如蘋果、香蕉、梨子、青菜、菠菜、白菜等等利于排便的食物,最好不要過度的吸煙和喝酒。

3.排便要良好: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不要長久地蹲在廁所看書、玩游戲,最好能夠控制在10分鐘之內(nèi),每天最好能夠定時排便,切勿忍便忍尿,形成習慣性反射條件排便。

4.個人衛(wèi)生習慣:每天都要用溫水清洗肛門周圍的殘留物,不要用熱水燙洗,促進肛門處的血液正常流通,保持肛門處清潔、干凈,私人物品要專用,切勿混雜使用。

相關知識

肛門指檢
肛門指檢自檢怎么檢
肛門指檢可以自己做嗎?
肛門檢查方法,肛門檢查方法有什么
體檢時肛門指檢的過程如何進行
檢查肛門怎么檢查
肛門如何檢查
體檢怎么檢查肛門
肛門檢查怎么檢查
肛門怎么檢查

網(wǎng)址: 肛門指檢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09543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