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健康大揭秘:赤蘚糖醇,你以為的健康代糖可能是“甜蜜陷阱”!

健康大揭秘:赤蘚糖醇,你以為的健康代糖可能是“甜蜜陷阱”!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5月21日 19:47

在這個追求健康的年代,人們愈發(fā)傾向于尋求既滿足味蕾又兼顧健康的飲食方式,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控糖甚至戒糖,無糖、低卡的食品和飲料成為了許多人的首選。

其中,赤蘚糖醇作為一種低熱量甜味劑,因其甜度適中且熱量較低,成為了眾多消費者的選擇,常用于無糖或低糖食品中作為糖的替代品。

然而,關于赤蘚糖醇對健康的具體影響,尤其是心血管健康的影響,仍存在爭議。

美國克利夫蘭診所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參與者僅食用30克赤蘚糖醇,就會導致血液中赤蘚糖醇濃度增加1000倍以上,血小板聚集反應急性增強,這提高了血栓形成的風險,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

這項研究于2024年8月8日發(fā)表在《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上,名為“Ingestion of the Non-Nutritive Sweetener Erythritol,but Not Glucose,Enhances Platelet Reactivity and Thrombosis Potential in Healthy Volunteers”,譯為:健康志愿者攝入非營養(yǎng)性甜味劑赤蘚糖醇而非葡萄糖,會增加血小板反應性和血栓形成風險。

研究團隊一共納入了20名健康志愿者,分為2組,每組10人。一組志愿者攝入30g赤蘚糖醇,另一組攝入30g葡萄糖。

主要觀察了志愿者攝入赤蘚糖醇后30min血液中赤蘚糖醇的濃度變化、血小板聚集反應性的變化以及評估了血栓形成的風險。

研究圖形摘要

研究發(fā)現(xiàn),參與者在基線時赤蘚糖醇濃度為3.75umol/L,攝入葡萄糖后志愿者血液中赤蘚糖醇濃度無顯著變化,平均濃度仍然維持在3.75μmol/L,而攝入赤蘚糖醇后志愿者血液中赤蘚糖醇濃度顯著增加,平均濃度達到6480μmol/L,相比基線水平增加了1000多倍。

同時,攝入赤蘚糖醇后,志愿者的血小板反應性顯著增強,表現(xiàn)為血小板聚集反應的急性增強。相比之下,攝入葡萄糖的志愿者血小板反應性沒有顯著變化。

血小板,在人體中通過粘附、聚集和釋放反應促進血液凝固,防止出血。當血小板過度聚集時,會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導致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的發(fā)生。

基線(藍色)和赤蘚糖醇攝入后(紅色)或葡萄糖攝入后30分鐘(橙色)

并且,赤蘚糖醇的攝入還增加了血小板致密顆粒標志物血清素(5-羥色胺)和CXCL4(血小板α顆粒標志物)的釋放,這些物質進一步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風險。

血小板致密顆粒標志物血清素,是一種由血小板釋放的神經遞質,其升高會加劇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風險。

血小板α顆粒標志物CXCL4,是一種由活化血小板釋放的蛋白質,其升高同樣與血小板激活和血栓形成密切相關,可能增加心臟病等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基線(藍色)和赤蘚糖醇攝入后(紅色)或葡萄糖攝入后30分鐘(橙色)

本研究表明:赤蘚糖醇的攝入會顯著增強健康志愿者的血小板聚集,增加了血栓的形成風險,對人體心血管健康構成了潛在威脅。

作者在文章最后提到,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研究規(guī)模較小,并且沒有測試赤蘚糖醇攝入后血小板功能的長期變化,因此在未來需要進行更大規(guī)模以及更長期的研究。

健康飲食是保持身體健康的基石,但在追求美味與低卡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食品成分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因此,在日常購買食品時,不妨花上幾秒鐘仔細看看成分表,盡量避免或減少含有“阿斯巴甜、安蜜賽”等已經具有安全性爭議的代糖類產品,做出更為周全的考量!

免責聲明

本平臺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本公眾平臺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相關知識

健康大揭秘:赤蘚糖醇,你以為的健康代糖可能是“甜蜜陷阱”!
“0糖”可能傷身?揭露甜蜜的“陷阱”
0熱量、不升糖! 逆糖者的甜味主義——“赤蘚糖醇”
代糖赤蘚糖醇還可以安全吃嗎?哪些代糖更好?
最安全的糖替代品,是赤蘚糖醇/木糖醇(最好的甜味劑健康排名) — 養(yǎng)生百科網
“0糖0卡”的赤蘚糖醇,真的會損傷心血管嗎?
WHO報告:“營養(yǎng)性甜味劑”赤蘚糖醇等可廣泛使用
選擇簡愛0%蔗糖酸奶,完美躲開“甜蜜陷阱”
甜蜜選擇:揭開三大健康糖替代品的秘密
阿斯巴甜與赤蘚糖醇:甜味劑的對比分析與健康效應

網址: 健康大揭秘:赤蘚糖醇,你以為的健康代糖可能是“甜蜜陷阱”!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304678.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