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營養(yǎng)周之科學減鹽小技巧
中國人均每日鹽攝入量高達10.5克,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量(5克)的兩倍多!長期高鹽飲食會持續(xù)損害血管功能,引起高血壓,增加腦梗、心梗、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風險,加重骨質疏松、誘發(fā)胃潰瘍及胃癌等危險。那么,如何科學控鹽?減鹽并非“少放一點鹽”那么簡單,下面,懷化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營養(yǎng)專家給大家科普一些減鹽小技巧。
廚房減鹽小技巧有哪些?
1.使用限鹽勺:標準限鹽勺一般為2克,一個啤酒瓶蓋裝滿鹽正好是6克,炒菜時估算人均鹽攝入量,有意識減少鹽的放入。
2.放鹽時機有學問:起鍋時放鹽能使鹽附在食物表面,口感咸味更明顯。不同食材放鹽時間也不同:葉菜類關火前加鹽,根莖類(如土豆、扁豆)燒至八九成熟時放鹽,能在不減風味的前提下減鹽20%-30%。
3.用天然香料和食材替代部分鹽:蔥、姜、蒜、花椒、檸檬汁等都能增添風味。嘗試制作“無鹽調味粉”:將干香菇、蝦皮(無鹽)、干貝等打粉,撒在菜肴上提鮮。研究發(fā)現,使用這些天然調味品可使菜肴減鹽30%而不影響接受度。
4.低鈉鹽的應用:對腎功能正常者,低鈉鹽(含70%氯化鈉和30%氯化鉀)是理想選擇。但要注意:直接全部替換可能導致“不夠咸”的錯覺而多用。建議先替換50%,適應2-4周后再完全轉換。
5.避免過多添加佐料:除了鹽本身,醬油、蠔油、雞精、味精、松鮮鮮、黃豆醬、甜面醬、豆瓣醬、番茄醬等各種調味醬中都有不少鹽,醋、小蘇打中也有少量鈉。在家做飯時,最好不要重復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這些調味品。
外食減鹽小妙招有哪些?
外出就餐時,主動要求“少鹽”或“鹽單獨放”。避免干煸、干鍋、醬爆等高鹽烹飪方式的菜品,多選清蒸、白灼、涼拌類。嘗試用白開水涮掉菜品表面約30%的鹽和油,但不要用配餐的菜湯涮洗,這些湯往往含鹽量更高!
如何看加工食品標簽?
購買包裝食品時,學會解讀營養(yǎng)成分表:1000mg鈉=2.54g鹽。選擇標有“低鈉”(≤120mg鈉/100g)的產品,避免“高鈉”(>600mg鈉/100g)食品。警惕“十大隱形高鹽食品”:掛面、面包、早餐麥片、蜜餞、肉松、餅干、披薩、加工肉制品、罐頭食品、部分奶酪。
運動排鹽平衡術是什么?
運動排汗是天然的排鈉方式,每升汗液含3克鈉。養(yǎng)成運動習慣不僅能促進鈉排出,還能提高身體對鹽的敏感度。但注意的是劇烈運動后應補充含適量鈉、鉀的運動飲料。
減鹽不是可有可無的生活選擇,而是關乎生命質量的必要行動,即使是每天減少1克鹽,長期堅持也能產生巨大的健康收益。讓我們從今天開始,用智慧開啟減鹽行動,為健康護航。
相關知識
鹽城市科學技術協會 要聞快遞 2023年鹽城市全民營養(yǎng)周暨營養(yǎng)科普助力健康校園建設活動啟動
2021全民營養(yǎng)周開啟,5G黑科技助力營養(yǎng)健康科普
全民營養(yǎng)周系列科普②
2024年全民營養(yǎng)周:健康中國 營養(yǎng)先行
2025全民營養(yǎng)周來了︱科學管理體重 從營養(yǎng)早餐開始
2021全民營養(yǎng)周
食品科學學院開展“吃動平衡,健康體重,全民行動”全民營養(yǎng)周多學科聯合科普活動
2025全民營養(yǎng)周|科學體重管理20條,擁抱健康!
助力全民營養(yǎng)周,佳沃集團擎畫營養(yǎng)科技新藍圖
食鹽攝入量與減鹽小技巧
網址: 全民營養(yǎng)周之科學減鹽小技巧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405818.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