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有最佳拍檔,生活中有最佳伴侶,果蔬汁有最佳搭配,肉類也都有他們的最佳素食搭檔!今天麥先生和米小姐給大家介紹的就是生活中6中經(jīng)常食用肉類的最佳搭檔,不僅滋味更佳鮮美,營養(yǎng)價值也都翻倍哦!
豬肉+白菜——增進食欲
豬肉白菜餡的餃子一直被視為經(jīng)典搭配,其實這在營養(yǎng)上也有道理。大白菜清淡可口,滋味鮮美,和肥美的豬肉一起搭配,不但口感好,還能增進人的食欲。此外,白菜中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豬肉中的膽固醇從體內(nèi)排出,從而減少飽和脂肪酸對人體的傷害。
在東北,冬天家家戶戶都會吃的菜一定有豬肉白菜燉粉條。
值得一提的是,大白菜維生素C含量高于蘋果和梨,與柑橘類居于同一水平。為了保護維生素C,烹調(diào)時除了先洗再切、旺火急炒外,還可以加入醋這個好搭檔。
牛肉+番茄——補鐵更吸收
紅肉是鐵元素的重要來源,而牛肉中鐵含量尤其豐富,遇到富含番茄紅素和維生素C的番茄后,牛肉中的鐵能夠更好地被人體吸收。而在燉牛肉時,加上些番茄,還能讓牛肉更快變爛,縮短烹調(diào)時間。番茄燉牛腩,最經(jīng)典的搭配!
羊肉+白蘿卜——補充鉀和膳食纖維
這兩樣食材可謂絕配,從中醫(yī)角度來說,白蘿卜性寒涼,能潤燥清火,而羊肉比較溫熱,因此兩者在寒熱方面比較平衡。從營養(yǎng)上來說,吃蘿卜可以補充鉀和膳食纖維;從口味上來講,兩者搭配既能減少蘿卜的辣味,也能減少羊肉的膻味;從消化角度來說,加了蘿卜,可以減少吃羊肉后的油膩感。肉質(zhì)鮮嫩,湯味鮮美!
其實,除了白蘿卜,羊肉還有一個絕佳搭檔——黑豆。
羊肉中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和膽固醇,而黑豆中含有的植物固醇具有抑制人體吸收“壞”膽固醇、降低血液中“壞”膽固醇含量的作用,同時黑豆中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保護血管。
從中醫(yī)角度分析,黑豆有“補腎、補五臟、暖胃腸、壯筋骨、活血化瘀、祛風”的功效,羊肉能“補腎壯陽、溫補氣血、開胃健脾”,因此兩者同食,補腎暖身的效果會更好,尤其適合腎虛體寒、氣血兩虧的人。
雞肉+蘑菇——大大增鮮
小雞燉蘑菇是一道東北名菜,其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這是因為,蘑菇中含有豐富的鳥苷酸鹽,雞肉含有豐富的肌苷酸鹽,在熬制過程中,它們都會釋放出游離的谷氨酸鈉,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從而使鮮味大大增加。就連方便面也都有小雞燉蘑菇口味的!
鴨肉+山藥——益肺止咳、健脾養(yǎng)胃
從口味上來說,山藥的柔和與鴨肉的鮮美相得益彰,還能讓湯汁乳白,鮮味柔和。山藥富含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有益肺止咳、健脾養(yǎng)胃的功效,鴨肉更是滋陰養(yǎng)肺、止咳化痰的佳品,故而兩者一起煲湯不僅口味鮮美,還能健脾養(yǎng)胃、止咳化痰。
鯽魚+三寶——味道鮮美,各具功效
關(guān)于吃魚,民間有這樣一句諺語“冬鯽夏鯉”。這是因為立冬以后,正值鯽魚產(chǎn)卵期,肉肥籽多,滋味鮮美。
鯽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微量元素,且易消化吸收。
鯽魚燉湯有3個好搭檔:白蘿卜、豆腐和冬筍。
白蘿卜和鯽魚燉湯有溫中下氣、健脾利濕的功效,這道湯還妙在“二白”食材上,白蘿卜浸在奶白色的魚湯里,讓人看著就很有食欲。
鯽魚富含動物蛋白質(zhì)、維生素D和鈣,豆腐含大量植物蛋白質(zhì)和鈣,兩者一起燉湯,不但味道好,營養(yǎng)還互補。
冬筍體積肥大,美味爽口,低熱量、低脂肪、高纖維,用冬筍配肥美的鯽魚燉湯,湯鮮醇濃,肉嫩筍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