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結核病的中醫(yī)藥治療

結核病的中醫(yī)藥治療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9日 02:08

結核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民身體健康的慢性傳染病,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每年的3月24日定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年是第28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主題為:“你我共同努力,終結結核流行”。旨在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呼吁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共同終結結核病流行,維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防控結核,人人有責。

01什么是結核???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侵入人體后引起的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傳染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

結核桿菌可以侵入人體任何器官,但結核桿菌主要通過人體的呼吸道進行傳播,所以在人體感染結核桿菌后發(fā)生肺結核者占絕大多數。

02結核病是如何感染、發(fā)病和傳染的?

結核菌主要通過飛沫傳播,肺結核病人在其咳嗽,大聲說話,打噴嚏時噴出的飛沫中含有結核菌,因此有咳嗽癥狀的排菌病人是最主要的結核病傳染源。

健康人受到結核菌感染后,不一定發(fā)病,是否發(fā)病取決于結核菌的毒力和身體抵抗力的強弱,人體初次感染結核菌,通常無任何癥狀,但當抵抗力下降時可發(fā)病。

03肺結核病的主要癥狀有哪些?

(一)全身癥狀

1.全身不適、倦怠、乏力;

2.發(fā)熱,病人多表現為低熱或午后潮熱;

3.盜汗,多發(fā)生在半夜及清晨,病人不知不覺醒來,內衣已浸濕;

4.食欲不振、消瘦、體重減輕。

(二)呼吸系統癥狀

1.咳嗽、咳痰是肺結核病最常見的早期癥狀,開始為輕微或短促的干咳,可伴有少量黏液痰,常不引起病人的注意,常誤認為感冒,氣管炎隨著病情的進展,痰量漸增多,多為黃白色或黃灰色黏痰;

2.咯血及血痰;

3.胸悶、胸痛;

4.氣急。

注意:如出現咳嗽咳痰2周以上,咯血和血痰,胸痛2周以上,發(fā)熱2周以上等癥狀中的任何一項,應前往結核病定點醫(yī)院進行檢查,并予以治療。

04如何預防結核???

1.房間要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據統計,每十分鐘通風換氣一次,4-5次后可以吹掉空氣中99%的結核桿菌。

2.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洗漱用具專人專用,勤洗手,勤換衣,定期消毒等。

3.避免傳染:咳嗽、打噴嚏時應用紙巾捂住口鼻,避免結核病菌通過飛沫傳染其他人。

4.增強體質:加強體育鍛煉,生活要有規(guī)律,注意飲食營養(yǎng)和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增強機體抵抗力,盡量減少發(fā)病機會。

注意:結核病人必須到正規(guī)結核病防治機構進行治療,并且大部分結核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05結核病的中醫(yī)治療

(一)中醫(yī)認識及治療原則

《內經》對本病的臨床特點有較具體的記載,認為本病是屬于“虛勞”范圍的慢性虛損性疾病,漢·華佗已經認識到本病具有傳染的特點。

(二)病因病機

肺結核屬中醫(yī)學“肺癆”、“癆瘵”、“肺疳”等范疇,病位在肺。一般來說,初起肺體受損,肺陰受耗,肺失滋潤,繼則肺腎同病,兼及心肝,陰虛火旺,或肺脾同病,致氣陰兩傷,后期陰損及陽,終致陰陽俱傷的危重結局。

(三)中醫(yī)辨證分型治療

1.肺陰虧損型

【癥狀】干咳、聲音嘶啞、痰中帶血絲、胸部隱痛,骨蒸潮熱與手足心熱,兩顴發(fā)紅午后更著,盜汗,形體消瘦,口干喜冷飲,舌紅脈細數。

【證候分析】肺為嬌臟,喜潤惡燥,肺陰不足,失于清肅,氣逆作咳,但陰虧肺燥,故無痰,此證多見于疾病初起階段。

【治法】養(yǎng)陰潤肺,清熱殺蟲。

2.陰虛火旺型

【癥狀】咳嗽、氣急、痰粘而少、顴紅、潮熱、盜汗少寐、胸疼、咯血、遺精、月事不調、消瘦乏力、舌絳苔剝、脈沉細數。

【證候分析】癆邪客肺,日久傷陰,肺傷咳甚,邪久化熱,更損肺陰,故痰少而粘稠,不易咯出,甚至絡傷而咯血痰。

【治法】滋陰降火,抗癆殺蟲。

3.氣陰耗傷型

【癥狀】面色晄白,神疲體軟,咳語聲微,納呆便溏,痰多清稀,畏風自汗與顴紅盜汗并見,舌淡苔白有齒痕,脈沉細而少力。

【證候分析】久病之體,陰病損陽,致使氣陰兩傷,主要累及肺脾兩臟。肺不主氣,脾失運化,則見體弱聲微、面晄白,納呆便溏諸證,脾虛水失輸布,聚而多痰。

【治法】益肺健脾,殺蟲補虛。

4.陰陽兩虛型

【癥狀】少氣無力,消瘦面黃,聲喑音啞,潮熱盜汗,骨蒸癆熱,泄溏便急,痰白沫狀或血痰,心悸氣短,寡言少欲,納呆,自汗,滑精, 閉經 ,苔黃燥,脈微細或虛大無力。

【證候分析】臟腑之間有互相滋生、制約的關系,因此在病理情況下,肺臟局部病變也必然會影響其他臟器和整體,故有“其邪展轉,乘于五臟”之說。肺癆以陰虛為先,繼可導致氣陰兩虛,陰陽俱虛,并見心肝臟腑功能損害的嚴重證候。

治法:滋陰補陽,固本殺蟲。

(四)中醫(yī)特色技術治療

運用“望聞問切”四診診察疾病以獲取病情資料,進一步明確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機及標本緩急,在此基礎上進行相應的配穴處方,依方施術,以通經脈,行氣血,調臟腑,和陰陽,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分為針刺及艾灸兩種療法。

1.針刺:刺法屬于中醫(yī)外治法,從砭石療法發(fā)展而來。肺結核針刺治療取背俞穴、募穴及手太陰肺經穴位為主。常選穴位有肺俞、中府、太淵、三陰交。

肺俞可調理肺臟氣機,無論虛實及外感內傷的咳嗽均可使用;

中府為肺的募穴,與肺俞相配為輸募配穴法,可調肺止咳;

太淵為肺之原穴,本臟真氣所注,可肅理肺氣;

三陰交為肝脾腎三經之交會穴,可疏肝健脾,使肝脾共調,肺氣肅降,痰清咳平。

注意:針刺太淵注意避開橈動脈;肺俞、中府不可直刺、深刺,以免傷及內臟。

2.艾灸:是指利用艾葉點燃后在穴位上或患處進行燒灼或熏熨,借其溫熱性刺激及藥物的藥理作用,以達到防病治病的一種外治方法。

艾葉氣味芳香,味辛、微苦,性溫熱,具純陽之性。艾葉具有溫經通絡,散寒補虛,培元固本,扶正祛邪的功效。經辯證若患者為寒證、虛證,可予以選用。

盡早發(fā)現傳染源是控制結核病的核心環(huán)節(jié),經積極治療的結核病多數是可以治愈的,中西醫(yī)兩種不同理論體系在肺結核治療過程中各顯優(yōu)勢,應綜合患者臨床情況擇優(yōu)選擇。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肺結核能進一步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促進病情恢復、減輕抗結核治療藥物不良反應、縮短住院時間及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本文作者

張 霞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yī)師

審核專家

邊永君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呼吸科副主任、主任醫(yī)師,擅長肺間質病、肺結節(jié)、慢阻肺、哮喘、慢性咳嗽等疾病的診療。

相關知識

中醫(yī)怎么治療結節(jié)病
中醫(yī)藥治療新冠病毒感染高級別循證研究結果發(fā)布
治療皮膚病的常用中藥
治療皮膚病的中藥方有哪些
散寒化濕顆粒治療新冠病毒感染多中心RCT研究結果發(fā)布,中醫(yī)藥治療呼吸道病毒感染優(yōu)勢獲力證
中醫(yī)內科治療肺?。簜鹘y智慧與現代醫(yī)學的結合
皮膚病的中醫(yī)治療
肺結核治愈后可以吃什么補藥來恢復消瘦嗎。
服用肺結核藥后身上奇癢
中醫(yī)治療皮膚病

網址: 結核病的中醫(yī)藥治療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6938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