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怎么用中醫(yī)調理體質

怎么用中醫(yī)調理體質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01日 12:06

怎么用中醫(yī)調理體質

濕熱體質的人要注意疏肝利膽,清熱祛濕。減少熬夜的次數,保證睡眠質量。另外,有空練練氣功、瑜伽、太極這些舒展筋骨和身體的運動,非常適合濕熱體質的人。同時,注意盡量避免在潮濕、炎熱的環(huán)境下工作和生活,衣著盡量保持以寬松為好。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目錄怎么用中醫(yī)調理體質身體需要調理的8種信號調理身體吃什么好4種體質女的經期調理方快速判斷體質的11種方法

1怎么用中醫(yī)調理體質

  體內濕熱癥狀

  從中醫(yī)角度講,濕氣侵襲到上焦,就會出現有痰難咳或早起痰多的情況。濕屬陰,熱屬陽,陰陽本身就是一對矛盾,寒熱并存,就會出現濕熱體質。濕熱天氣,這類人還會出現渾身黏糊糊的感覺。長期遭受濕熱侵襲,體濕的人就會出現倦怠、不想動彈、臉上出油多、頭發(fā)容易臟、舌苔膩等癥狀。還有不少人早上起來后口臭,不想吃飯或者吃飯后覺得胃脹,大便稀、黏,排起來費勁等癥狀。除此之外,女性朋友如果出現臉上長“痘痘”、白帶增多發(fā)黃等現象,也可能受濕熱侵襲了。

  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可能受到濕熱的侵襲,尤其是30~45歲的人,屬生命中“土”的年齡段,體內濕氣比較重,夏秋之交屬中醫(yī)所說的“長夏”季節(jié),也對應五行中的“土”,內外相合,濕上加濕,更容易出現上述癥狀。

  如果濕熱侵襲到小孩,最常見的癥狀就是腹瀉、大便不順暢。如果濕熱侵襲到老年人,就可能出現下肢酸困、腰疼等癥狀。

  夏秋高溫高熱易致濕熱

  入伏后氣溫不斷升高,當人們生活無規(guī)律,經常熬夜加班,飲食不定時,或過食辛辣油膩之時,就會產生內熱。此時,外熱、內熱一起來,人體極易感受外來濕邪的侵襲,出現渾身無力、舌苔濁膩、脾胃不合、食欲下降、心煩焦躁、頭身困重、口渴惡心等,中醫(yī)稱此為“夏日傷寒”或濕熱病。這時,應該特別注意飲食調養(yǎng),以清淡為主,常吃具有清熱健脾利濕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綠豆、蓮子、山藥等。忌食海腥魚類、羊狗肉、冷飲等。

2身體需要調理的8種信號

  便秘

  如果你排便間隔時間多于3天或3天以上,你可能患上了便秘。按照癥狀不同,便秘可分為習慣性便秘和偶發(fā)性便秘兩種類型。大腸形成糞便,并控制排便,是人體向外排出毒素的主要通道之一。如果毒存體內,影響脾胃的運行,造成大腸的傳導失常,導致腸道不通而發(fā)生便秘。長期便秘,糞便不能及時排出,會產生大量毒素堆積,這些毒素被人體吸收,會繼發(fā)腸胃不適、口臭、色斑等其他癥狀,導致人體器官功能減弱,抵抗力下降。建議多吃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配合水果、蔬菜等,外加多喝水,以保證腸道健康。

  口臭

  口臭是指口內出氣臭穢的一種癥狀,多由肺、脾、胃積熱或食積不化所致,這些東西長期淤積在體內排不出去就變成了毒素。貪食辛辣食物或暴飲暴食,疲勞過度,感邪熱,虛火郁結,或某些口腔疾病,如口腔潰瘍、齲齒以及消化系統(tǒng)疾病都可以引起口氣不清爽。建議關注消化健康,必要時可食療或藥療,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喝些養(yǎng)胃粥。

  腸道易激綜合癥

  指腸道對刺激有過度的反應或有反?,F象出現,致使血流滯緩,排毒管道不通暢,多種毒素留存體內。主要特征是腹部不適或腹痛、腹脹、腹瀉、便秘。

  痤瘡

  痤瘡是一種毛囊與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各種毒素在細菌的作用下產生大量有毒物質,隨著血液循環(huán)危及全身;而當排出受阻時,又會通過皮膚向外滲溢,使皮膚變得粗糙,出現痤瘡。此外,微量元素缺乏,精神緊張,高脂肪或高碳水化合物飲食都是痤瘡的誘因。所以我們不能只注意“面子”上的功夫,而忽視了體內的“環(huán)?!薄=ㄗh適時減緩壓力,合理控制飲食。嚴重時需到醫(yī)院就診。

  肥胖

  如果你的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0%,或體重指數[體重(千克)/體表面積(平方米)]大于24,就屬于肥胖了。肥胖是一種營養(yǎng)過剩的疾病,如果長期過量食用高脂、高熱量食品,體內毒素就會滋生,造成機體失衡,引發(fā)肥胖?;颊叱w弱無力、行動不便、動作時氣喘、心悸、怕熱多汗或腰痛、下肢關節(jié)疼痛等癥狀外,大多有糖、脂肪、水等物質代謝和內分泌方面的異常。建議合理安排日常飲食,多多參加戶外運動。

  黃褐斑

  內分泌發(fā)生變化、長期口服避孕藥、肝臟疾患、腫瘤、慢性酒精中毒、日光照射都是黃褐斑發(fā)生的原因。每個人都期望自己有嬌好的容顏,可是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你的臉上出現了黃褐或淡黑色斑片,那一片片呈地圖狀或蝴蝶狀的斑片,使肌膚失去了原有的水嫩光澤。建議應及時關注自身健康,如有不適可到醫(yī)院就醫(yī)。避孕藥等藥物最好不好長期服用。

  皮膚瘙癢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皮膚上的汗腺和皮脂腺能夠通過出汗等方式排出其他器官無法解決的毒素。外界的刺激、生活不規(guī)律、精神緊張、以及內分泌障礙等使皮膚的這種功能減弱就會引發(fā)搔癢。

  十二指腸潰瘍

  憂思郁怒、肝郁氣滯的內生之毒,飲食不節(jié),過饑過飽,過食辛辣等物,嗜煙酒帶來的外來之毒都可引起十二指腸潰瘍。建議不熬夜,辛辣食物、煙酒少沾。

  濕疹

  消化系統(tǒng)或腸胃系統(tǒng)垃圾超標、精神緊張。多是由消化系統(tǒng)疾病、腸胃功能紊亂、精神緊張,或是環(huán)境中的各種物理、化學物質刺激所引起的皮膚炎癥性反應性疾病,它也是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過多的廢物不能及時排出體內造成的。建議多喝水,配合食療、藥療,及時清除體內毒素。

3調理身體吃什么好

  葡萄

  葡萄含有氨基酸、卵磷脂、維生素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具有超強抗氧化作用用,能清除自由基,延緩衰老。

  花菜

  花菜含碳水化合物、食物纖維、維生素A、C、E等,可增強肝臟解毒能力,并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牛樟芝

  牛樟芝中含有三萜類、多醣體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活性成分,降血壓血脂及協(xié)同胰腺分泌胰島素,并且還能調理腸胃功能,解決便秘等。

44種體質女的經期調理方

  大姨媽駕到,不僅要注意防寒保暖、忌食生冷,還要小心調理,避免出現月經不調、痛經等問題。如何做好經期保健呢?告訴你經期保健要跟著體質走,4種常見體質的女性經期要這樣調理,一起看看吧。

  不同類型的女人,來月經時的表現也會不同。但無論是哪種體質,大姨媽來時都要多活動身體,小心別受寒,不要吃冰冷食物。多吃黑色、紅色、紫色食物,蔬菜。避免長時間坐著,要多活動,讓骨盆的血液循環(huán)好些??梢院刃┙S茶或是中藥的玫瑰花、紅花、山楂茶。

  壓力過大型

  經期前精神不安,情緒焦慮不安,容易發(fā)脾氣。貪食與厭食兩種現象不停地重復著,老是放屁或打嗝,會亂長痘痘,不是便秘就是拉肚子。

  每個月經痛癥狀不同,會隨當時的身體狀況改變,在經期前會腹脹或腹痛,但是月經一來這些癥狀會消失。經血是一般的紅色,是正常的四到五天。有時會提早,有時遲來。

  改善小秘方

  1、平常就要學習控制情緒,日常生活作息要正常,經期可聽聽音樂或喝喝藥草茶來安撫情緒。

  2、多吃橘子或喝茶,平常房里可放些綠色植物,起床后可以做些簡單的伸展操,如果有時間可以散散步。

  3、建議喝茉莉花茶與薄荷茶,中藥可試薄荷與陳皮。

  貧血型

  容易頭暈,一站起來就眼冒金星,皮膚摸起來粗粗干干的,精神不集中,老是健忘。生理期腹部不舒服,還會腰酸背痛以及并發(fā)各種不適癥狀。

5快速判斷體質的11種方法

  我們每個人的身體情況雖然差不多,但是總體上我們還是能夠進行一些區(qū)分的。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種簡單而且還非常全面的中醫(yī)分體質的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哦。

  1 正常體質:膚色潤澤,唇紅潤,精力充沛,飲食睡眠良好,二便正常,舌淡紅,脈和緩。患病較少,抵抗力較強,耐寒熱,不需進補,食療或進緩和的平補之品。

  2 陰寒體質:屬寒(實)體質,平素肢冷無汗,喜暖怕涼,常腹痛腹瀉,關節(jié)酸痛,口淡不渴,溲清長,舌淡苔白,脈緊或沉遲。宜患風濕關節(jié)痛,宜感寒邪,怕陰冷潮濕氣候,宜溫陽散寒。應食溫熱食物,如羊肉、生姜、桂皮等。

  3 陽虛體質:屬虛寒體質。四肢多不溫,怕涼喜暖,神疲,喜吃熱食,睡眠偏多,便溏,尿清長,舌體胖嫩邊有齒痕,苔潤,脈沉遲而弱。得病多從寒化,宜患痰飲、腫脹、泄瀉,陽痿等證,易感寒邪,易被濕困。耐夏不耐冬,宜用溫陽補虛之品。

  4 陰虛體質:屬虛熱體質,形體多消瘦,心煩顴紅,手足心熱,午后尤甚,口燥咽干,目干澀,眩暈耳鳴,睡眠差,便干燥,舌紅苔少而干,脈細數。宜患陰虧燥熱的病變,怕燥熱之邪,耐冬不耐夏。宜養(yǎng)陰補虛,甘寒退熱。如百合、枸杞、麥冬、海參、西洋參等。

  5 陽熱體質:屬實熱類型。面色多紅赤,怕熱喜冷,煩渴多汗,喜冷食,得病易發(fā)高熱,尿黃便秘,舌紅苔黃,脈數有力。得病多從熱化,易患瘡瘍,怕熱,耐冬不耐夏,宜食苦味清熱的食物或飲料,如苦瓜、苦丁茶、蓮子心等。

  6 氣虛體質:屬虛的體質,面白少華,氣短懶言,易出汗,食少,易疲乏,舌淡紅,舌體胖大,脈虛緩。易感冒,病后遷延不愈,內臟易下垂,不耐受風邪、寒邪、暑邪。宜食山藥、蓮子或太子參、黃芪、黃精等。

  7 血虛體質:面色萎黃或淡白,唇甲無華,頭暈眼花,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或肢體麻木,舌淡脈弱。宜補氣生血。用當歸、熟地、龍眼肉。

  8 瘀血體質:面色多晦暗,口唇暗淡或紫,眼眶黯黑,肌膚甲錯,或生癥瘕,刺痛,痛處固定不移,舌體黯紫有瘀點,脈細澀或脈率不齊。易患出血,癥瘕,中風,胸痹(冠心病)等病。宜活血化瘀,用山查、桃仁等。

  9 痰濕體質:體胖腹大,面部皮膚油脂較多,汗多且粘,眼胞微浮,胸悶脘痞,身重發(fā)沉,困倦,喜食肥甘粘膩之物,便溏,舌胖大多齒痕,苔白膩,脈濡滑。易患消渴(糖尿病),中風(腦血管意外),胸痹等病。對濕環(huán)境及梅雨季節(jié)的適應能力差。宜祛濕化痰。宜服薏苡仁、茯苓、赤小豆、冬瓜皮、荷葉、荷梗等。

  10 濕熱體質:面垢油光,易生痤瘡粉刺,身重困倦懈怠,大便粘滯不爽,男陰囊潮濕,女黃帶臭穢,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易患痤瘡,黃疸,淋癥,火熱等病。對氣溫偏高,濕熱交蒸氣候難適應。食療同痰濕體質,忌辛辣刺激食品。

  11 氣郁質:神情郁悶,胸脅脹滿,走竄疼痛,善太息、噯氣呃逆,咽有異物感,或乳房脹痛,痛經。易患郁癥,臟躁,不寐,梅核氣,驚恐等病癥。對精神刺激適應能力差,應調節(jié)心態(tài), 宜服行氣之品,如玫瑰花,佛手,蘿卜等順氣之品。不宜進補。

相關知識

中醫(yī)怎么調理身體增強體質
中醫(yī)怎么調理體質
體質差怎么調理 如何調理體質的方法
中醫(yī)怎么調理易瘦體質
體質差怎么調理,體質差最快調理方法
如何用中醫(yī)調理體質?
體質太差怎么調理
體質差怎么調理
【濕熱體質的調理】濕熱體質怎么調理
中醫(yī) 宮寒怎么調理

網址: 怎么用中醫(yī)調理體質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84145.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