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減肥=代餐?專家:部分廣告存誤導嫌疑,不建議長期食用

減肥=代餐?專家:部分廣告存誤導嫌疑,不建議長期食用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2日 00:56

小李看著屏幕里身材纖細的網(wǎng)紅主播拿著包裝精美的瓶子,娓娓道來代餐奶昔健康飽腹,口味多樣且口感良好,堅持喝完一箱,體重就會變輕。健康、飽腹、減重,三個接連從主播口中蹦出的詞讓小李心動了,打開購物平臺,輸入 " 代餐 ",奶昔、五谷粉、餅干等商品鏈接跳了出來,往下歐包、芝麻糊也出現(xiàn)在小李眼里," 歐包也是代餐嗎?" 小李疑惑了。

△ 某代餐產品

堅持吃代餐兩個月

" 不快樂感 " 讓她放棄

和小李還在猶豫是否選擇代餐不同,小雨五年前就吃過代餐,那時她在購物平臺搜索," 跳出的多是代餐奶昔和代餐粉,還沒現(xiàn)在這么多種類。"

△ 某網(wǎng)紅博主關于代餐奶昔的宣傳

" 天天坐著,就感覺自己發(fā)胖了。" 吃代餐的那段時間小雨正在準備考研,吃起來方便又能瘦身,這對時間緊張的小雨來說誘惑力很大。" 周圍也有不少朋友吃代餐 ",在朋友推薦下,她果斷在網(wǎng)上下單了一款代餐粉," 用水一沖就好了,很方便。"

" 為了減肥 ",小雨吃代餐的目的很明確。堅持吃了兩個月后,小雨感覺自己多少瘦了一些,但她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 即使只有晚餐吃,還是堅持不了。" 小雨坦言," 吃代餐不像吃飯那樣有滿足感。" 雖然感覺瘦了一點點,但這種不快樂感還是讓她選擇了放棄。

△ 某網(wǎng)紅博主關于代餐奶昔的介紹

代餐粉、代餐棒、代餐粥、代餐歐包、麥片、芝麻糊 …… 五年后市場上的代餐食品已經(jīng)讓小雨花了眼。

琳瑯滿目的產品背后是巨大的市場潛力。有媒體報道," 歐睿國際數(shù)據(jù)顯示,2017 年,全球代餐市場達到 661.6 億美元,其中,中國達到 57.11 億元,預計 2022 年中國代餐市場會達到 120 億元。"

如此商機之下,不少商業(yè)巨頭紛紛入場。2019 年 5 月,營養(yǎng)代餐品牌超級零宣布獲得數(shù)百萬美元 Pre-A 輪融資,華創(chuàng)資本領投,愉悅資本和元璟資本跟投。此前超級零還曾獲得愉悅資本和德迅投資的千萬級天使輪融資。除了資本入場,老牌食品也開始在代餐領域布局。2020 年 6 月,百事發(fā)布了一款桂格品牌的代餐奶昔。2020 年 4 月,雀巢也推出了新的代餐品牌。此外,市面上新興網(wǎng)紅代餐品牌也在花式營銷,提升品牌知名度。

營養(yǎng)專家:長期服用代餐有一定隱患

在 " 萬物皆可代餐 " 的市場中,代餐究竟有沒有標準可依?

2020 年 1 月 1 日起,經(jīng)中國營養(yǎng)學會法規(guī)標準委員會組織審查的《代餐食品》(T/CNSS 002-2019)團體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正式實施?!稑藴省分袑Υ偷亩x是為了滿足成年人控制體重期間一餐或兩餐的營養(yǎng)需要,代替一餐或兩餐,專門加工配制而成的一種控制能量的食物。

△ 某代餐產品的宣傳

不過,這個標準僅是團體標準。根據(jù)國務院《深化標準和工作改革方案》(國發(fā)【2015】13 號),所謂的團體標準指的是,團體按照團體確立的標準制定程序自主制定發(fā)布,由社會自愿采用的標準。在標準管理上,對團體標準不設行政許可,由社會組織和產業(yè)技術聯(lián)盟自主制定發(fā)布,通過市場競爭優(yōu)勝劣汰。換句話說,《標準》并沒有強制性。

有業(yè)內人士認為,目前國內的代餐市場表現(xiàn)出相對混亂的狀態(tài),品牌和品類都相對分散。固體飲料、液體飲料,甚至還有蛋白棒、餅干等都能算作代餐食品。而根據(jù) CBNData 聯(lián)合天貓發(fā)布《中國線上代餐消費趨勢洞察報告》,我國線上代餐品類還包括雞胸肉、壓縮餅干、速食粥等。

" 代餐產品的生產空間很大 ",江蘇省老年病醫(yī)院營養(yǎng)科科長蔡曉真告訴記者,由于代餐是一個新興概念,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生產標準,多數(shù)代餐還是屬于普通食品。

蔡曉真認為,一般的代餐產品會含有人體必需的物質,且熱量明確,用代餐全部或部分取代正常飲食,若攝入量低于人體本身的消耗量,確實可以達到瘦身效果。" 但要注意適量,代餐食品攝入過多,也不會有瘦身效果。" 蔡曉真同時提醒,長期服用代餐有一定隱患,由于代餐具體的成分添加和配比目前無判定標準,可能存在營養(yǎng)素不均衡甚至缺失某些重要營養(yǎng)素的情況," 在選擇代餐時,應注意選擇大品牌。" 并且蔡曉真表示,自然食物如蔬菜和水果中會含一些植物化學物質,對人體很重要," 代餐食品中一般無這些天然物質,而且中國營養(yǎng)協(xié)會發(fā)布的《代餐食品》團體標準中也指出食用超過 2 個月,建議尋求營養(yǎng)師指導。"

代餐 = 減肥?

法學專家:部分廣告存在誤導消費者的嫌疑

但在現(xiàn)實中,作為食品生產的代餐的廣告宣傳往往與減肥緊緊捆綁,成為銷售的一大 " 利器 "。

"2 倍高蛋白,曲線喝出來。" 記者在某電商平臺輸入 " 代餐 " 進行搜索,跳出的第一個產品在介紹中 " 鄭重承諾 ",食用本產品一階段(30 天)保底輕體 10-25 斤,若少于 10 斤可聯(lián)系客服免費補發(fā)一階段。隨后,記者采訪了該產品的生產公司,詢問廣告語中是否可以做出這樣的保證。公司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只是這款產品的代工廠,他們并不知道產品是如何做宣傳。" 公司是國家第一批批準的特殊膳食生產企業(yè),有很多客戶和我們合作。我們只負責生產不同配方的產品,廣告這塊我們不負責。"

△ 某平臺上商家關于代餐產品的宣傳

" 我的顧客幾乎都是五盒起,瘦 15-20 斤,可以說比任何減肥產品都安全有效 ……" 某社交平臺上關于代餐產品的宣傳寫道。

對于許多代餐產品 " 夸張 " 的宣傳,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宋亞輝表示,廣告中出現(xiàn)的有關產品效果的實質性信息都要有相關數(shù)據(jù)支持。雖然這個證明并非必須在廣告中注明,但當消費者行使知情權,或者監(jiān)管部門提出詢問的時候,商家要提供相應依據(jù)加以證明。

" 從其廣告內容來看,代餐廣告中的表述可能存在因果不符的嫌疑。" 換句話說,很多人吃代餐減重并不完全是代餐的功效,攝入量少才是根本原因。宋亞輝告訴記者,如果代餐和減重之間缺乏雙向聯(lián)系,就不能證明產品有宣傳中的功效,這就可能是虛假廣告或者引人誤解的廣告。即使廣告里出現(xiàn):不能暴飲暴食,只能吃代餐的提示,也不能規(guī)避廣告的虛假宣傳風險。此外,宋亞輝還表示,目前廣告的監(jiān)管主體是市場監(jiān)管局,對于這些宣傳亂象,市場監(jiān)管部門應主動監(jiān)管。

責任編輯:張琳(EN049)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知識

“減肥套餐”吃壞身子?揭開“私人訂制”的瘦身騙局
“私人訂制”瘦身騙局:普通食品假冒特效減肥藥,詐騙逾千萬
受騙女性遍及全國團伙詐騙金額超1000余萬元,網(wǎng)紅減肥藥成分究竟是什么?
湖南長沙公安成功搗毀多個涉嫌售賣“減肥產品”特大電信網(wǎng)絡詐騙團伙
廣東健康管理中心減肥騙局!顧問管理師電話數(shù)次套路讓買減肥藥!
“專業(yè)減脂顧問”背后是騙子,長沙破獲特大減肥產品電詐案
廣州健康管理中心減肥騙局:以排不出黑油為幌子數(shù)次套路消費
2023年輕食代餐行業(yè)分析:以代餐起底的薄荷健康,在收割誰的健康
吃早餐存在哪些錯誤
瘦身不減健康:避開5大減肥誤區(qū)

網(wǎng)址: 減肥=代餐?專家:部分廣告存誤導嫌疑,不建議長期食用 http://www.u1s5d6.cn/newsview2344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