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嬰兒在6個月大時開始接受除母乳之外的適當、足夠和安全的補充食物以便確保正確地從母乳喂養(yǎng)階段過渡到充分利用家庭食物。那么給寶寶添加輔食應該知道哪些呢?
輔食添加的內容和順序:
4個月—6個月:綠葉蔬菜水
6個月—7 個月 :加鐵米粉、蔬菜泥(蘑菇,豆類除外)、水果泥、蛋黃
8個月:蛋白、植物油、肉泥(魚蝦蟹等除外)、米糊(大豆類除外)、面糊
9 個月:帶有小顆粒的厚粥、爛面條、肉末、碎菜、水果片
10 個月 —12 個月:軟飯、碎 面 條、饅頭、蔬菜片、水果塊、動物肝臟、魚泥、蝦泥、大豆類及其制品
進入12個月后,可以將黃瓜、胡蘿卜、蘋果等較硬的食物切成條狀,來幫助嬰兒磨牙,這段時間也是培養(yǎng)嬰兒自己吃飯的好機會。
(圖片來源于網絡)
注意事項
(圖片來源于網絡)
1)、鮮奶、酸奶、奶酪的蛋白質和礦物質遠高于母乳,容易增加嬰兒腎臟的負擔,因此不建議給1歲 內 嬰兒食用。酸奶中的蛋白質由于被乳酸菌分解,相對容易消化,可以在1歲半后,少量給嬰兒嘗試。鮮奶和奶酪,建議孩子到2歲后,才逐漸少量食用。
2)、蜂蜜易感染肉毒桿菌,因此不適合嬰兒食用,必要時可以在1歲半后少量添加。
3)、普通豆奶粉、蛋白粉與配方奶成分差別較大,不適合3歲內兒童食用。
輔食添加的原則
1)由少到多。一方面輔食種類從富含鐵的糊狀食物(如加鐵米粉),逐漸增加最終達成嬰兒飲食多樣化;另一方面單一食物的添加量也應由少到多,且剛開始添加輔食每天盡量不要超過三次。
2)由稀到稠,由細到粗。比如給7個月大的嬰兒添加蔬菜泥,需要在煮熟后用料理機制成糊;到9個月后,可以將蔬菜做熟后直接切碎喂養(yǎng)。
3)循序漸進。嬰兒對母乳以外的食物存在過敏的可能性。建議每次只添加一種新的食物,且由少到多地增加食用量,并持續(xù)三天。期間觀察嬰兒的口腔、皮膚與排便情況。如果3天內沒有出現(xiàn)嘔吐、腹瀉、濕疹等不良反應,可以繼續(xù)添加另外一種新食物。如果添加新食物 1~2 天內,出現(xiàn)嘔吐、腹瀉、濕疹等反應,要即刻停止該食物的喂養(yǎng),待3~7天癥狀消除后,再次給嬰兒由少到多地添加該食物。如果仍出現(xiàn)相同的不良反應,則需及時就醫(yī),請醫(yī)生確診嬰兒是否對該食物過敏。
添加輔食的作用
1)滿足嬰幼兒對營養(yǎng)不斷增長的需求:隨著嬰幼兒月齡增長到6個月,母乳所提供的營養(yǎng)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嬰兒生長發(fā)育的需要,需要及時添加輔食加以補充。
2)促進嬰兒進食及消化能力的發(fā)育,培養(yǎng)良好的飲食習慣:適時添加輔食使嬰幼兒能逐漸適應不同的食物,對促進味覺發(fā)育﹐鍛煉咀嚼、吞咽、消化功能,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挑食﹑偏食等都有重要意義。
3)促進嬰幼兒心理行為發(fā)育:從被動的哺乳逐漸過渡到幼兒自主進食,是幼兒心理和行為發(fā)育的重要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輔食添加發(fā)揮了基礎作用。同時,喂食﹑幫助嬰幼兒自行進食以及與家人同桌吃飯等過程都有利于親子關系的建立,有利于嬰幼兒情感、認知、語言和交流能力的發(fā)育。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輔食添加對嬰兒成長有諸多好處,但嬰幼兒輔食結構不合理也存在很多危害。比如,過早添加谷類食物作為輔食會影響嬰幼兒營養(yǎng)物質攝入,還會增加了嬰兒食物過敏及腸道疾病感染的機會。而過晚添加輔食,會導致嬰幼兒錯過味覺、咀嚼功能發(fā)育關鍵年齡,可能造成進食行為異常、斷離母乳困難以及引起嬰兒營養(yǎng)不足等。因此,童舟共濟暑期實踐小分隊在這里提醒各位爸爸媽媽,給孩子添加輔食要有專業(yè)的知識作為指導。
文字:王才壽
排版:高佳雪
審核:黃強
圖片來源于網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