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肥胖是病,別忽視

肥胖是病,別忽視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2日 14:37

  你是不是有肥胖這樣的困擾?肥胖的出現不只是毀顏值、損形象,還對身體各項指標產生不好的影響,如果體重基數過大,甚至會對關節(jié)部位造成過度負擔。肥胖是不是疾病?要如何預防或改變肥胖呢?今日,我們就來聊一聊不能忽視的肥胖。

  一、何為肥胖?

  肥胖,在醫(yī)學上有專業(yè)診斷名稱——肥胖癥。它是一種以體內脂肪堆積過多和/或分布異常,體重超常為特征的慢性代謝性疾病,由遺傳和環(huán)境等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并且常與多種疾病如2型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冠心病、卒中、腫瘤等疾病密切相關。

  肥胖癥分單純性肥胖癥和繼發(fā)性肥胖癥兩大類。臨床上無明顯內分泌及代謝性病因所致的肥胖癥,稱單純性肥胖癥。肥胖作為某些疾病的臨床表現之一,稱為繼發(fā)性肥胖癥,約占肥胖癥的1%。

  二、不是所有的胖是真的“胖”

  什么樣的胖才是真正的肥胖?你覺得自己是假“胖”還是真“胖”?下面提供了一個參考標準,可以算一算你的身體指標屬于標準還是進入肥胖階段。

  1.看體重指數。這是醫(yī)學上診斷肥胖癥最重要的指標。

  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

  BMI在18.5-23.9kg/㎡為正常,24.0-27.9kg/㎡為超重,≥28.0kg/㎡屬于肥胖。

  2.看理想體重。同時可以測量身體肥胖程度。

  理想體重IBW(kg)=身高(cm)-105

  或者IBW(kg)=[身高(cm)-100]x0.9(男性)或0.85(女性)

  如果IBW±10%為正常,10.0%—19.9%為超重,20%以上為肥胖。

  3.看腰圍。如果以上計算方法有點復雜,那你可以試試量腰圍來估算。腰圍是醫(yī)學上評價向心性肥胖的首選指標。腰圍怎么測量才準確呢?

  一般情況下選擇空腹進行。被測量者直立,腹部放松,雙臂自然下垂,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平緩呼吸。用軟尺下緣放在肚臍上方,水平環(huán)繞一周。保持軟尺緊貼皮膚,不要用力拉緊,測量三次取平均值。

  男性腰圍≥85cm、女性腰圍≥80cm為向心性肥胖,這也是肥胖中危害最大的一種。

  三、所有肥胖中向心性肥胖危害最大

  什么是向心性肥胖?就是常說的“大肚子”,也叫“啤酒肚”。

  造成“向心性肥胖”的原因很多,但大部分是跟長期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有關,比如愛吃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還跟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有關,如愛加餐、吃宵夜,以及久坐,運動量少有關。

  向心性肥胖比那些胖得勻稱的胖,對身體危害更大,會直接引起內臟脂肪含量增多的一系列問題,并且就光從糖尿病患病率來說,肥胖人群患糖尿病的風險是正常人群的3.7倍,而向心性肥胖患者患病風險可達到正常人群的10.3倍。隨著年齡增長,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發(fā)生向心性肥胖。

  四、關于肥胖的認識誤區(qū)

  誤區(qū)一:不吃肉就喝湯行嗎?

  答:不行,吃肉確實對脂肪增長有一定影響,但是湯里營養(yǎng)少、脂肪多,喝下去的每一口都是滿滿的“熱量”!

  誤區(qū)二:趕時間就快點吃?

  答:不行,快點吃比慢點吃的人更容易長胖,第一筷子塞進去,大腦都還沒有產生“飽了”的信號,第二、三筷子就“飛馳”而來,這樣總量肯定會超標。

  誤區(qū)三:上班太累,下班躺會?

  答:不行,上班的累不能替代運動,而且隨著年齡增長,基礎代謝變慢,以前這樣不胖不代表現在不胖,也就是吃進去的沒減少,但是能量消耗卻沒以前多了,導致剩下來的能量更多,自然變成了脂肪囤積。

  五、科學減肥怎么做?

  其實,要減肥大家已經知道些門路也非常熟悉了,但是不要想著走捷徑,網絡偏方竅門、減肥藥品燃脂油就別試了,不僅起不到長期效果,還可能引起不良反應。

  還是那句話:管住嘴,邁開腿!少吃多動,才能科學減肥。但是要注意,減肥并不是越快越好,應持續(xù)、緩慢下降,以每周體重下降0.5—1.0公斤為宜,建議養(yǎng)成每天自我監(jiān)督并記錄飲食和運動情況,每周監(jiān)測體重和腰圍的習慣,有利于觀察減肥的效果。

  但是對于肥胖程度嚴重的肥胖癥患者來說,建議經過專業(yè)的內分泌或營養(yǎng)科醫(yī)生評估,制定合理的膳食計劃和科學的運動方案,切勿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在減肥的同時確保身體健康。

 ?。ㄗ髡呦的蠈幨械谝蝗嗣襻t(yī)院心血管內科三區(qū)主管護師)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廣告

相關知識

女子連續(xù)打嗝多日,一查竟是重??!提醒:這種打嗝或是疾病信號,別忽視!
什么是病態(tài)肥胖癥
負重前行=帶病前行!肥胖不僅僅是影響美觀!
肥胖癥是什么病
避免精子畸形別忽視了這些
肥胖癥的病因
不是危言聳聽,肥胖真的是健康“殺手”
肥胖兒童如何減肥 關于肥胖的危害
視力突然變差?別忽視!可能是垂體瘤作祟
肥胖真的是健康“殺手”!透過這片云,我們看到了1.8億中國肥胖患者

網址: 肥胖是病,別忽視 http://www.u1s5d6.cn/newsview27535.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