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孫鋒博士健康頻道#“腫瘤標記物”有問題=癌癥?!

#孫鋒博士健康頻道#“腫瘤標記物”有問題=癌癥?!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3日 22:12

#孫鋒博士健康頻道#“腫瘤標記物”有問題=癌癥?!

發(fā)表于 2016-08-18 肛腸外科

11478人已讀

     瘤標志物檢測目前已成為體檢中的常規(guī)檢測項目,在臨床上應用亦較為廣泛。很多人拿到自己的體檢報告會發(fā)現某一項腫瘤標志物異常,再聯想到這個名字,不免憂心忡忡,以為自己患上了腫瘤。但,真的是這樣嗎?我們通過以下幾個問題,來解答這個疑惑。


資料圖片

一、腫瘤標志物是怎么產生的?

       腫瘤標志物來源有兩種:一種是腫瘤細胞自己合成并釋放到血液中,另一種是由機體對腫瘤細胞的反應產生的。

二、腫瘤標志物如何分類?

1、胚胎抗原類:AFP、CEA等;

2、糖鏈抗原類:CA125、CA15-3、CA19-9等;

3、激素類:異位ACTH、hCG等;

4、酶和同工酶:肝癌的γ-GT、前列腺癌PAP;

5、蛋白質類:多發(fā)性骨髓瘤的本周蛋白;

6、癌基因產物類:Ras基因產物等。

三、常用的腫瘤標志物有哪些?它們的變化都有什么意義?

1、甲胎蛋白(AFP)

(1)原發(fā)性肝癌時升高,半數患者超過300 μg/L。

(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者亦可升高,但常低于300 μg/L。

(3)妊娠3~4個月時開始升高,7~8個月達高峰,產后3周恢復正常,但常低于400 μg/L。

2、癌胚抗原(CEA)

        常見于消化道腫瘤,如胰腺癌、結腸癌、直腸癌、胃癌等,也見于乳腺癌和肺癌,陽性率均在70%~80%。

(1)術前CEA升高者,常提示有腫瘤轉移或局部侵犯,預后較差;

(2)術前水平正常則提示預后較好;

(3)術后若有復發(fā),則CEA水平可早于癥狀明顯前升高,且與病情惡化程度保持一致。

3、前列腺特異抗原(PSA)

       總PSA在前列腺癌時明顯升高,手術切除后可明顯降低;若腫瘤復發(fā)或轉移,則再次升高。

4、癌抗原(CA)

(1)CA125常用于診斷卵巢癌,尤其卵巢上皮癌,還可見于肺癌、乳腺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

(2)CA19-9、CA242常用于胃腸道腫瘤,二者聯合使用尤其適合于胰腺癌的診斷;

(3)CA15-3常用于乳腺癌的診斷及預后判斷;

(4)CA72-4是目前診斷胃癌較佳的標志物。

5、非小細胞肺癌相關抗原(CYFRA21-1)

       CYFRA21-1是診斷非小細胞型肺癌(NSCLC)最有價值的腫瘤標志物,尤其適合于鱗癌診斷及病情進展、預后的判斷。

6、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

       NSE常用于診斷、監(jiān)測小細胞肺癌(SCLC)、神經母細胞瘤,常用于判斷肺癌放化療效果。

四、檢查發(fā)現腫瘤標志物真的升高后怎么辦?

       及時到醫(yī)院及相關??凭驮\,如腫瘤科、乳腺科、泌尿外科等,提供相關病史,由專業(yè)醫(yī)師來決定下一步的影像學、病理學檢查。腫瘤確診仍需病理學證實,標志物只做參考。

五、為什么我沒有腫瘤然而腫瘤標志物還會升高?

       原因常有:① 體檢之前飲食紊亂、睡眠質量不好等導致血檢結果異常;② 有相關疾病病史,如患有肝炎、肝硬化,則AFP升高,但可與肝癌進行鑒別。

       瘤標志物常常是幾個指標聯合起來應用,某一項在正常范圍內的變動或者輕度異常并不意味著腫瘤。但一旦發(fā)現體檢表有異常的“箭頭”,還是提倡大家到正規(guī)醫(yī)院的相關科室就診,讓醫(yī)生來幫助判斷。

附:腫瘤標志物的聯合應用


——END——

相關知識

王明利博士再次受邀央視CCTV發(fā)現之旅頻道,聚焦先鋒榜欄目專題報道!
腫瘤康復的三大目標
新輝瑞腫瘤亮相進博,聚力推動“診療公平”向前一步
女性腫瘤生育力保存
肖瘤醫(yī)生攜手北京市中西醫(yī)結合腫瘤會診中心:“與名醫(yī)牽手,筑健康防線”腫瘤周主題活動火熱開啟
遼寧省腫瘤醫(yī)院張睿參加遼寧好醫(yī)生為大眾分享腸道健康知識!
從《癌癥傳》到《細胞傳》,不會寫作的腫瘤學家不是好醫(yī)生
第30屆“腫瘤周”前夕,何裕民淺談新視域下的癌癥防治及康復
防癌抗癌:“惰性腫瘤”不能輕視
2024中國整合腫瘤學大會暨第四屆亞洲腫瘤學會年會新聞發(fā)布會成功舉辦

網址: #孫鋒博士健康頻道#“腫瘤標記物”有問題=癌癥?! http://www.u1s5d6.cn/newsview4024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