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科學健身指南

科學健身指南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10日 14:28

  怎樣健身才靠譜?哪種項目更適合?如何制訂健身計劃?在全民健身熱潮漸漲之時,科學健身的需求日益增長。

  近日,國家體育總局發(fā)布《全民健身指南》(下稱《指南》)。這份《指南》由我國國民體質(zhì)監(jiān)測工作者和全民健身研究專家共同研制而成,以中國居民參加健身活動大數(shù)據(jù)為支撐,以期成為服務(wù)全民科學健身、提高國民健康水平的標桿性指導讀物。

  運動原則記住“三二一”

  科學健身,把握大方向很重要?!吨改稀方ㄗh,以“三二一”的運動原則規(guī)劃運動健身:三種運動方式、二種運動強度和每天運動一小時。

  其中,有氧運動、力量練習和牽拉練習,是一次完整健身不可缺少的3個部分,運動強度以中等強度或大強度為主。

  有氧運動是最基本的體育活動方式。日常的健步走、慢跑、登山、游泳等運動都屬于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減輕體重、調(diào)節(jié)血壓、改善血脂。由于節(jié)奏平穩(wěn),有氧運動尤其適合中老年人。

  力量練習包括器械性練習以及俯臥撐、原地縱跳、仰臥起坐等非器械練習方式,可以提高肌肉力量、增加肌肉體積、發(fā)展肌肉耐力,促進骨骼發(fā)育和骨健康。對于青少年,可以明顯改善自身體質(zhì);對于成年人,力量練習應(yīng)隨年齡增長逐年增加;對于老年人,可以提高平衡能力。

  牽拉練習可以增加關(guān)節(jié)的活動幅度,提高運動技能,減少運動損傷。初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人,應(yīng)以靜力性牽拉練習為主,隨著柔韌能力的提高,逐漸增加動力性牽拉練習內(nèi)容。

  不同年齡各有側(cè)重點

  對于不同年齡段人群來說,應(yīng)該如何選擇健身項目、強度和時間?

  《指南》中介紹,青少年參與運動健身應(yīng)掌握1種以上的運動技能,并采取多種運動方式交替進行。如有氧的慢跑、快跑、網(wǎng)球、足球,力量練習的俯臥撐、引體向上等,做到有氧運動天天做、大強度運動必須做、力量練習隔日做、牽拉運動前后做。

  成年人健身的強度則應(yīng)相對減弱,按照 “有氧運動天天做,大強度運動選擇做,每周2-3天力量練習,牽拉運動前后做” 的要求,以有氧運動為基礎(chǔ),同時兼顧力量牽拉練習??熳?、慢跑、騎車以及深蹲臥推等都是適合成年人的運動方式。

  老年人運動健身的目標主要是延緩衰老,調(diào)節(jié)心理。因此除了太極拳、柔力球等中華傳統(tǒng)項目以及半蹲、仰臥卷曲等輕度的有氧、力量練習外,老年人還應(yīng)增加平衡練習以預防摔倒,如一字站立平衡、平衡移動等,同時也要注意進行一些牽拉練習。

  “三高”人群的“運動處方”

  對于高血壓、高血脂以及高血糖等“三高”人群以及肥胖、骨質(zhì)疏松等群體來說,“運動處方”不可或缺。不過,這類人群健身尤為需要“適可而止”“對癥下藥”?!吨改稀方ㄗh,“三高”人群應(yīng)選擇全身主要肌群參與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

  快走是調(diào)控血壓最好的運動方式?!吨改稀分刑岬?,高血壓患者如果安靜時血壓超過180/110mmHg,應(yīng)先用藥物控制血壓,經(jīng)醫(yī)生同意后再進行運動。運動時應(yīng)避免憋氣用力,以免血壓突然升高。

  高血脂人群可選擇游泳、蹬車或走跑交替等運動項目。每周中等強度有氧運動超過150分鐘對降低血脂有效,每周運動300分鐘效果更好。同時要注意增加日?;顒恿?,盡量少開車、多步行,少坐電梯、多走樓梯。

  糖尿病人群除快走、蹬車外,在身體機能狀態(tài)好可進行跑步等大強度有氧運動。

  對肥胖、超重人群而言,長時間走路是最好的減肥方式。如果體重過大,可以先做蹬車、游泳等非體重支撐運動。不過,若要防控骨質(zhì)疏松,快走、慢跑等需要體重支撐的有氧運動方式效果更好。相反,骨質(zhì)疏松患者就不適合進行游泳等運動了。

  針對訓練只需照著做

  針對不同需求的健身人群,《指南》也進行了細分,以便健身者“速查”。

  例如,若要增強體質(zhì),可以選擇能夠長期堅持的運動方式,如球類和有氧運動等;想要調(diào)節(jié)心理狀態(tài),可以選擇娛樂性的球類運動和太極拳、氣功等運動項目;要想增加肌肉力量,就要根據(jù)自身健身需求和健身條件,選擇器械性或非器械性力量練習,大負荷、少重復次數(shù)的力量練習發(fā)展肌肉力量;小負荷,多次重復的力量練習發(fā)展肌肉耐力。

  對身體機能而言,各種牽拉練習,有氧健身操、瑜伽、健身氣功等有助于柔韌性的提高;各種專門的平衡訓練方法,如座位平衡能力練習、站位平衡能力練習等,有助于提高平衡能力;各種球類運動,則可以提高健身者的反應(yīng)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指南》只有不到100頁內(nèi)容,但后臺儲備量大,共有127個標準動作視頻,由武大靖、馬龍、傅園慧等奧運冠軍親自上陣,做示范動作。健身者只需手機掃一掃,便可直接觀看學習。

相關(guān)知識

科學健身運動指南
12周科學健身指南
科學健身,收下這份官方指南
《全民健身指南》發(fā)布 引導科學有效健身
科學健康減脂指南
健康減重的科學指南
健身營養(yǎng)指南:如何科學補充營養(yǎng)
家庭科學飲食指南
怎樣保持身心健康?科學指南來了!
科學瘦小腿指南

網(wǎng)址: 科學健身指南 http://www.u1s5d6.cn/newsview417955.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