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對話北京協和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主任醫(yī)師陳偉:減重需要科學方法和長期堅持

對話北京協和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主任醫(yī)師陳偉:減重需要科學方法和長期堅持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4日 07:13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 實習生肖立群 北京報道  近年來,我國居民的營養(yǎng)狀況持續(xù)改善,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仍然普遍存在,超重肥胖的問題也不斷凸顯。根據《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城鄉(xiāng)各年齡組居民超重肥胖率繼續(xù)上升,我國已有超過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和癌癥發(fā)病率與2015年相比有所上升。

肥胖已成為危害居民健康的重要問題,為提升全人群的體重健康水平,促進健康教育、專業(yè)培訓、轉化研究和醫(yī)學診療。近日,由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yī)學研究中心(北京)、中國肥胖大會主辦,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支持,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廣東二十一世紀教育基金會承辦的“中國肥胖大會溝通會暨中國肥胖聯盟成立會”在北京成功舉辦。借此契機,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主任醫(yī)師陳偉分享了減重的科學方法,以及如何度過減重平臺期的實用建議。

“相比于臨床控制體重的方式,絕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從‘管住嘴’開始。任何的肥胖都是源于進嘴的多,出來的少,才會肥胖。所以管住嘴,讓‘入’能夠少一點,這是無論用藥物還是用手術的減重都要去完成的,但是如何少吃這才是關鍵?!标悅ソ淌谡f。


長期減重和短期減重的科學方法

根據世界肥胖聯盟發(fā)布了2023《世界肥胖地圖》預測,到2035年,全球將有超過40億人屬于肥胖或超重,占全球人口的51%。另外,肥胖的主要共病包括癌癥、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肝臟和腎臟疾病,例如疾病負擔產生的經濟負擔,肥胖也會造成經濟收入的損失。據估計,2035年肥胖和超重將會產生超過4萬億美元的潛在收入損失。

根據《中國居民肥胖防治專家共識》最新研究預測,到2030年,中國歸因于超重/肥胖的醫(yī)療費用將達4180億元,約占全國醫(yī)療費用總額的21.5%。

自電影《熱辣滾燙》春節(jié)期間大火以來,減肥話題的熱度就持續(xù)升溫。不少人開始制定自己的減肥計劃,大多數人都知道減重需要“管住嘴、邁開腿”,卻又很難做到。在減重過程中,許多減肥者提到“碳水”都如臨大敵,談“碳”色變,對于減重是否要吃主食爭論不休。“管住嘴”并不是不吃,而是需要采用科學的方法來吃。

陳偉教授把減重分成兩種,一種是長期減重,一種是短期減重。他指出,要獲得長期的理想體重,首先是要講究均衡、科學、合理,均衡是指什么營養(yǎng)都要有?!?大類營養(yǎng)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還有水份,這些都是人體所必需的,缺一樣都會造成營養(yǎng)不良。而在減重中要做到的就是組合好這些食材,讓自己在滿足基本營養(yǎng)需求的時候,適當少吃?!?/p>

提到長期如何管理體重,陳偉教授介紹了一種叫“限能量平衡飲食”的方法,“就是在日常吃飯的基礎上,平均都減1/3,每一頓飯都先把它刨1/3,就能夠實現減重。什么都不用變,只變食物的量這是長期最簡單的方式。”陳偉教授說。

針對短期減重的需求者,例如,應對過節(jié)長胖,陳偉教授也有短期支招。“這個‘短’指的是短期內以提高蛋白質的供能比,稱為高蛋白法。此外,采用短時期的5+2輕斷食法,(一周)吃5天飯,少吃2天,配合基本的體育鍛煉都能達成短期快速減重的作用。平均高蛋白法,讓總體蛋白質供能占到30%以上,短期實行兩周到三周,減掉想達到的目標就可以了。輕斷食每周斷兩天,大約一個月減2~3公斤,也能夠滿足需求?!标悅ソ淌谡f。

另外,陳偉教授也強調,這種方法只適合短期減重,不建議長期或永遠使用。一旦達到理想體重,就需要盡快回到日常生活中,按照前面提到的減1/3的方式,長期執(zhí)行就已經能滿足長期需求了。

陳偉教授也在其新書《給國人的醫(yī)學減重指南》中,結合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和最新研究成果,為減重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醫(yī)學減重指南,告訴減重者如何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生活方式、減重目標和意愿,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減重方案。

陳偉教授強調:“肥胖不是一種審美問題,而是一種健康問題?!?/p>

如何度過減重平臺期?

早在1997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就將肥胖定義為一種疾病。肥胖不僅僅影響外表,更是影響全身健康。研究表明,肥胖對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均有直接影響,與諸多癌癥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另一方面,肥胖也對個人的心理健康產生了負面影響。網絡上“身材焦慮”盛行以及個人對自身形象的認知都會對肥胖患者產生心理上的壓力和困擾。這些心理問題可能進一步加劇肥胖患者的不良情緒和自我否定,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在此背景下,肥胖防治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而科學減肥也愈發(fā)受到大眾關注。不少臨床專家也屢次強調,在減肥這件事上需要尋求專業(yè)幫助,如果減肥效果不佳或出現健康問題,可以向專業(yè)人士尋求幫助,如營養(yǎng)師、醫(yī)生或健身教練等。他們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制定更加個性化的減肥計劃。不僅如此,需要做好打持久戰(zhàn)的準備,減肥是一個需要耐心和毅力的過程,不要期望快速瘦身。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和良好的習慣,堅持持久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陳偉教授也表示,在減肥初期,通常只需要增加運動或減少飲食攝入都能使體重下降,而當機體適應了這種變化,身體就會產生適應現象,把攝入的熱量進行充分利用,降低熱量消耗,體重在一周至兩個月的時間沒有變化,這就是常被成為的平臺期。

許多人在減重經歷中都稱有過進入減重平臺期的經歷,對于是不是真的存在平臺期,陳偉教授表示,從方法學的角度確實存在一定的平臺期,但是并沒有那么長,一般來說是在一個方法執(zhí)行4~6個月的時候才出現平臺期,因為每一種方法身體它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一旦適應了,它可能真是到平臺了。

還需要注意的是,另外一種情況其實不存在平臺期。“只是大家覺得自己今天努力了,明天就應該有結果,那么大家覺得一旦明天沒結果,就是到了平臺期。這種平臺期是源于很多人采用了不科學的方法所致。”陳偉教授表示,例如,有些人一旦開始減重就堅決不吃晚飯,或者不吃糧食,這樣會造成身體的代謝率相應地下降,而這種代謝率是源于人體對自己的保護作用。因為人體少吃了東西,但身體要活著,它就一定會降低代謝率,降低代謝率以后就顯示出一個小的平臺期。

減重是一件需要進行長期堅持改變生活習慣的事情?!耙岩环N生活方式在科學的安排下堅持下去,自然度過平臺期?!?陳偉教授表示,“個人還需要去了解自己身體的結構,建立一個長期平衡的概念。每天每頓都得知道自己吃了多少,再去進行消耗,就會平穩(wěn)的度過平臺期。所以真正的平臺期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大家腦海中對于減重這件事的認真程度和付出的努力而已?!?/p>

相關知識

一個月減重10斤不反彈!協和醫(yī)生給出3個科學減肥法!
醫(yī)學營養(yǎng)論壇舉辦 專家支招科學有效減重
陳偉:減重因人而異?健康減重五步走
北京協和醫(yī)院
第七屆華夏醫(yī)學營養(yǎng)論壇暨醫(yī)學營養(yǎng)減重規(guī)范管理培訓會舉辦
重磅!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骨科 王逢賢教授名醫(yī)工作室落戶長淮
近年我國減重趨勢如何?協和醫(yī)院專家答每經問:人群肥胖程度越來越高,從門診看BMI30以上占明顯多數
健全全周期母嬰健康管理服務,知幾未來攜手北京協和醫(yī)院推進孕期體重與腸道微生物分布研究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 科協動態(tài) 專項答題
復旦協和北大包攬前三,最新臨床醫(yī)學排名出爐

網址: 對話北京協和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主任醫(yī)師陳偉:減重需要科學方法和長期堅持 http://www.u1s5d6.cn/newsview4965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