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眩暈的拔罐療法

眩暈的拔罐療法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18日 16:07

臨床上以頭暈、眼花為主癥的一類病證稱為眩暈。眩即眼花,暈是頭暈,兩者常同時并見,故統(tǒng)稱為“眩暈”。其輕者閉目可止,重者如坐車船,有旋轉不定的感覺,不能站立,或伴有惡心、嘔吐、汗出、面色蒼白等癥狀。嚴重者可突然仆倒。根據(jù)發(fā)作時特點及伴隨癥狀的不同一般分為氣血虧虛、痰濁中阻2型。

一、氣血虧虛

(一)癥狀

眩暈,動則加劇,遇勞累則發(fā)作,伴有神疲懶言,四肢乏力,自汗出,面無光澤,色較蒼白,唇甲淡白,時有心跳快,睡覺差。

(二)治法

1.方法一

(1)選穴 百會、印堂、脾俞、足三里。

(2)定位 百會:在頭部,當前發(fā)際正中直上5寸,或兩耳尖連線的中點處(見圖2-8-2)。

   印堂:在額部,當兩眉頭的中間(見圖2-l-8)。

   脾俞:在背部,當?shù)?1胸椎棘突下,旁開l.5寸[與肚臍中相對應處即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個椎體,即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見圖2-8-1]。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中指)(站位,用同側手張開虎口圍住髕骨上外緣,余4指向下,中指尖處為取穴部位,見圖2-1-11)。

(3)拔罐方法 刮痧拔罐法。百會、印堂兩穴局部涂抹萬花油,用刮痧的方法,以局部皮膚潮紅,無痧點為止,不留罐。脾俞、足三里穴拔罐后留罐1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l療程。

2.方法二

(1)選穴 百會、膈俞、氣海、三陰交。

(2)定位 百會:見前。

   膈俞: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由平雙肩    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其棘突下緣旁開約    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見圖2-5-3]。

   氣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見圖2-7-5)。

   三陰交:在小腿內(nèi)側,當足內(nèi)踝尖上3寸,脛骨內(nèi)側緣后方(以手4指并攏,小指下邊緣緊靠內(nèi)踝尖上,食指上緣所在水平線在脛骨后緣的交點,為取穴部位,見圖2-6-4)。

(3)拔罐方法  刮痧拔罐法。百會穴局部涂抹萬花油,用刮痧的方法,以局部皮膚潮紅,無痧點為止,不拔罐。膈俞、三陰交、氣海穴拔罐后留罐1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二、痰濁阻滯

(一)癥狀

視物旋轉,自覺頭重,胸悶,時有惡心感,嘔吐痰涎,胸腹部悶滿不適,胃口差,精神疲倦。

(二)治法

1.方法一

(1)選穴 頭維、太陽、風池、中脘、豐隆。

(2)定位 頭維:在頭側部,當額角發(fā)際上0.5寸,頭正中線旁4.5寸(耳前鬢角前緣向上直線與前發(fā)際交點上5分處為取穴部位,見圖2-9-1)。

圖 2-9-1 頭維、太陽、風池

   太陽:在顳部,當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后約一橫指的凹陷處(見圖2-9-1)。

   風池: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見圖2-9-1)。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與上4寸[仰臥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中與胸劍聯(lián)合部(心窩上邊)的中點為取穴部位,見圖2-4-4]。

   豐隆:在小腿前外側,當外踝尖上8寸,條口外,距脛骨前緣2橫指(中指)(平橫紋與足腕橫紋連線之中點,在脛骨、腓骨之間,距脛骨前嵴約2橫指處為取穴部位,見圖2-3-2)。

(3)拔罐方法 刮痧拔罐法。頭維、太陽、風池三穴局部涂抹萬花油,用刮痧的方法,以局部皮膚潮紅,無痧點為止,不拔罐。中脘、豐隆穴拔罐后留罐1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2.方法二

(1)選穴 頭維、內(nèi)關、陰陵泉、豐隆。

(2)定位 頭維:見前。

   內(nèi)關: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肌腱之間(見圖2-4-5)。

   陰陵泉:在小腿內(nèi)側,當脛骨內(nèi)側髁后下方凹陷處[坐位,用拇指沿小腿內(nèi)側骨內(nèi)緣(脛骨內(nèi)側)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關節(jié)下時,脛骨向內(nèi)上彎曲之凹陷為取穴部位,見圖2-1-10]。

   豐?。阂娗?。

(3)拔罐方法 刮痧拔罐法。頭維穴局部涂抹萬花油,用刮痧的方法,以局部皮膚潮紅,無痧點為止,不拔罐。余穴用單純拔罐法,留罐1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三、對癥治療

眩暈患者癥狀發(fā)作時多伴有胸悶、惡心嘔吐等癥狀,可試用以下治療方法。

(1)配穴 上脘、內(nèi)關、合谷、足三里。

(2)定位 上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5寸(見圖2-9-2)。

   內(nèi)關:見前。

   合谷:第1、第2掌骨間,當?shù)?掌骨橈側的中點處(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關節(jié)橫紋,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緣上,屈指當拇指尖盡處為取穴部位,見圖2-1-3)。

圖 2-9-2 上脘

   足三里:見前。

(3)操作方法 單純拔罐法,留罐10分鐘,每日1次。

四、注意事項

(1)拔罐治療本病效果不錯,但應分辨標本緩急:眩暈急重者,先治其標,眩暈較輕或發(fā)作間歇期,注意求因治本。

(2)避免可能導致眩暈的各種外部因素,調(diào)適情志,保持平和心態(tài)。

(3)勞逸結合,戒除煙酒,節(jié)制房事,不做頭部劇烈運動。

(3)對顱內(nèi)病變引起的眩暈應手術治療,不宜拔罐。

(4)刮痧治療之前不要空腹。

五、病例

江某,男性,54歲。頭暈5年,每當勞累后頭暈癥狀加重,伴有精神疲倦,全身乏力,失眠,面色無華。穴取脾俞、足三里、百會、印堂,采取刮痧拔罐法。百會、印堂兩穴只刮痧不拔罐,以局部潮紅無痧點為度,脾俞、足三里穴拔罐后留罐1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治療1療程后,患者頭暈大大減輕,其余癥狀有所改善,繼續(xù)以前法

|<<<<<12>>>>>|

薦 頸椎病的拔罐療法 熱度:9254 薦 拔罐的體位 熱度:11380 薦 尿潴留(癃閉)的拔罐療法 熱度:12967 薦 什么是竹罐 熱度:11388 薦 腹脹的拔罐療法 熱度:13382 薦 感冒的拔罐療法 熱度:4802 中醫(yī)拔罐更多精彩內(nèi)容

相關知識

肚子上拔火罐能減肥嗎?可以每天拔嗎?
拔罐減肥食譜
拔罐減肥拔哪幾個穴位最有效
肚子拔罐減肥穴位
腹部拔罐減肥穴位 減肥要注意方法
肚子拔罐的好處
中醫(yī)眩暈療法:穴位按摩與調(diào)理飲食
3月女人節(jié)玉膚苑推出肝膽排毒+拔罐=38元
拔罐減肥
拔罐減肥的方法 腹部的拔罐減肥方法

網(wǎng)址: 眩暈的拔罐療法 http://www.u1s5d6.cn/newsview62435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