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小心這些保健品消費陷阱

小心這些保健品消費陷阱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19日 04:05

  9月3日,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了“警惕保健品消費陷阱”的提醒,針對以往保健品銷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我市近期的投訴舉報,揭秘關于保健品部分典型消費陷阱,以此提醒廣大消費者特別是老年消費者,切實增強風險防范和自我保護意識,防止受騙上當。消費者對所購買的保健食品質(zhì)量安全有質(zhì)疑,或存在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應及時向當?shù)厥袌霰O(jiān)管部門舉報,也可撥打12315投訴電話舉報。

◆陷阱一 野醫(yī)游商瞎忽悠

  生活中,老年人經(jīng)常會在街頭巷尾碰到一些打著“祖?zhèn)髅胤健薄鞍伟俨 逼焯柕摹坝吾t(yī)”,聲稱某種治病方法別人沒有,只有自己有。之后,他們發(fā)放一些免費小冊子,重點介紹自己的“祖?zhèn)髅胤健薄=Y(jié)果,一些老年人便在試試看的心理驅(qū)使下“上當受騙”了。

  提醒:這些“游醫(yī)”秉著治不好病人也吃不壞人的原則去配制所謂的祖?zhèn)髅胤?實際上往往就是用一些無毒無害的植物或者番薯、土豆、豆子等食物曬干染色磨粉,然后再摻些辣椒粉、花椒粉等辛辣刺激的物質(zhì),讓人吃起來明顯感到味道特殊,以此掩蓋或沖淡部分病癥帶給人的不適感。這樣的騙子經(jīng)常是走街串巷,無固定營業(yè)場所,其產(chǎn)品也毫無任何保健作用。

◆陷阱二

廣告“明星”充專家

  一些不法商家以“訪談、講座、采訪、座談會”等形式為幌子,邀請一些廣告“明星”,假冒專家、教授和老中醫(yī),到現(xiàn)場進行“養(yǎng)生”講座,進而兜售保健食品。不少老年人因為盲目信任這些所謂專家或名人的介紹,輕易選購了大量假冒保健食品。

  提醒:要謹慎對待“老年人講座”,學會多思考。當無法判斷產(chǎn)品的真假時,應采取“拖”的方式,不著急購買,避免盲目消費。

◆陷阱三

夸大功效賣天價

  一些不法組織者選擇在菜市場、集貿(mào)市場、公園等老年人聚集的場所,謊稱自己受醫(yī)院委托,正在開展一項對老年疾病普查的活動。其間,組織者請老年人填寫“健康狀況普查表”,與他們攀談,了解老人的家庭人員組成、家庭收入、健康狀況等等,圈定“潛在客戶”,向老年人推銷產(chǎn)品,有針對性地夸大產(chǎn)品功效,誘騙老年人花高價購買。

  提醒: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廣告往往夸大產(chǎn)品功效,含有“絕對化”用語和不實承諾,聲稱可以治療某種疾病,欺騙、誘導老年消費者。而老年人往往“恨病”,保健食品銷售人員即抓住了老年人的這種心理,誘騙老人消費。

  ◆陷阱四

免費體檢藏貓膩

  一些不良商家經(jīng)常打著“專家”旗號進行所謂的“義診”活動,先是免費講課,再進行免費量血壓、測血脂等,假稱老人患有某種“嚴重疾病”,順勢推銷自己的保健品。有時還會建議老年人先購買一個療程,一個療程后再來做免費問診。二次問診時告知病情好轉(zhuǎn),建議老人接著購買該保健品,如此反復誤導消費者。

  提醒:老人身體不舒服應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醫(yī),不可聽信所謂“專家”的建議,其實他們都是企業(yè)的銷售人員,只是穿了個白大褂冒充“專家”,趁機向老年人推銷高額保健品。老年人應切記“免費午餐”背后往往暗藏貓膩。

◆陷阱五

親情拉攏為牟利

  針對部分老年人子女不在身邊、生活孤單寂寞的現(xiàn)實情況,一些不良的營銷公司為了牟利,雇用人員采用噓寒問暖、上門陪伴、幫做家務等方式,有目的地與老年人建立起信任關系。當老人被這種“溫情”麻痹后,他們隨即以高價推銷保健食品,輕松賺取不當利益。

  提醒:禮下于人,必有所求。在保健品消費中,要保持一份理智,切忌為了感謝別人所謂的關懷而購買沒有效果的保健品,造成財產(chǎn)損失和身體損害。

◆陷阱六

試吃試用套住你

  老年人生活比較節(jié)儉,于是一些商家便采用試吃試用的方法向老年人推銷自己的產(chǎn)品。在試吃的過程中,他們會派專人跟蹤詢問試吃情況,從中不停地向老年人灌輸宣傳自家產(chǎn)品的好處。有的甚至上演“苦情戲”,向老人訴說自己工作的不容易等。面對“態(tài)度誠懇”的推銷員,心軟的老年人往往會有些“愧疚”,再加上認為自己試吃過,沒什么不適感覺,于是掏錢購買產(chǎn)品也就變得水到渠成。

  提醒:“試吃試用”是保健品推銷商的常見手段。在面對一些緊追不舍的保健品推銷員時,老年人千萬不要礙于面子不好意思回絕,可以采用一些諸如“過兩天再說”之類的語言與之周旋應對。

◆陷阱七 會員優(yōu)惠暗下套

  一些不良商家向老年人承諾:購買保健品成為其會員后,不但產(chǎn)品價格可優(yōu)惠,如果介紹朋友過來,還能有高額回扣。結(jié)果,誘使不少老年人成為會員后,再帶朋友過來購買保健品。

  提醒:面對各種誘惑,老年人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楚,往往誘人的利益背后隱藏著更大的陰謀。

◆陷阱八

打“科技牌”很流行

  保健品銷售展會、會銷一般在高級酒店租一個大廳或在公司會議室舉行,老人入場后將聽“名醫(yī)”講課。講座形式雖老套,但打出的產(chǎn)品廣告內(nèi)容不斷升級,引入了生物科技、量子科學、激光治療等很多時髦概念。如今,打“科技牌”成為保健品會銷的新套路。

  提醒:保健食品日益成為虛假廣告的“重災區(qū)”。老年人在通過報紙、雜志、廣播和電視等媒體接觸廣告時,要增強辨別意識。其實,不少所謂的高科技產(chǎn)品實際上就是普通的保健品。

提醒

遇侵權可打12315舉報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進程的加快,消費領域中老年消費所占比例越來越大,同時老年消費保健品問題也日益突出。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信息不對稱、認知能力弱等特點,通過設置消費陷阱等手段,騙取老年人財產(chǎn),致使老年人的權益受到侵害。

  2019年8月20日,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正式發(fā)布《保健食品標注警示用語指南》(以下簡稱《指南》),要求全國所有保健食品須醒目標明: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并做出以下明確規(guī)定:從2020年1月1日起,保健食品標簽要醒目標注“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警示用語區(qū)應當位于最小銷售包裝包裝物(容器)的主要展示版面,所占面積不應小于其所在面的20%,使用黑體字印刷。讓消費者特別是老年人看得更加清楚。

  《指南》要求,在保健食品標簽顯著位置,以“保質(zhì)期至XXXX年XX月XX日”的方式清晰標注保質(zhì)期,讓保質(zhì)期一目了然,方便消費者選購。選購保健食品要認準產(chǎn)品包裝上的保健食品標志(小藍帽)及保健食品批準文號,注意標簽說明書的要求和禁忌。

  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對所購買的保健食品質(zhì)量安全有質(zhì)疑,或存在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應及時向當?shù)厥袌霰O(jiān)管部門舉報,也可撥打12315投訴電話舉報。

       本報記者 陳靜靜

◎相關新聞

跨境收寄 月餅需慎重

  中秋佳節(jié)臨近,有不少市民想通過海淘購買一些國外的月餅嘗嘗,或給遠在國外的親友寄點月餅以表相思之情,這都是人之常情。但在跨境郵寄之前,濰坊海關提醒廣大市民:跨境收寄月餅需慎重。

  9月3日,記者從濰坊海關了解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chǎn)品名錄》規(guī)定,含有肉類、蛋類等成分的月餅,因存在攜帶禽流感、口蹄疫及其他檢疫性疫病疫情傳播的風險,禁止攜帶或郵寄入境。

  不僅中國對攜帶和郵寄月餅入境采取限制措施,很多國家和地區(qū)對攜帶和郵寄月餅入境都有相應限制措施。如德國、法國、丹麥、西班牙、比利時、瑞典、瑞士、俄羅斯、捷克等34個國家和地區(qū)明令禁止收寄月餅;澳大利亞、英國、馬來西亞、加拿大、巴基斯坦、尼泊爾、埃及等國禁止含有蛋黃和肉類成分的月餅入境;新西蘭禁止含有蛋黃和蜂蜜的月餅入境;埃及、蒙古、科威特、柬埔寨、巴基斯坦、俄羅斯、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qū)寄遞月餅時需有相關證明。

  因此,在跨境選購、郵寄月餅之前,要事先了解我國和目的地國家或地區(qū)對郵寄月餅的檢疫要求,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

    記者 竇圓娜

相關知識

消費騙局起底!所謂健康管理中心指導減肥層層陷阱反復消費!
“無毒環(huán)保裝修”不靠譜 警惕家裝四大消費陷阱
減肥產(chǎn)品消費陷阱,你遇見了多少
女人豐胸要小心“三招”陷阱
警惕!在健康管理中心減肥騙局揭秘:電話指導與營養(yǎng)師消費陷阱
高價嬰幼兒產(chǎn)品背后有哪些“消費陷阱”?
新手父母陷入“天價”母嬰消費陷阱
綠瘦集團虛假宣傳導致消費陷阱
“躺著就能瘦”?這些減肥陷阱要警惕!
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發(fā)布六種營銷陷阱 謹防保健品欺詐

網(wǎng)址: 小心這些保健品消費陷阱 http://www.u1s5d6.cn/newsview63744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