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說催生會比自然產程還痛?其實每個人對疼痛的感覺不同,有些人抽血打針就覺得痛,也有人跌倒骨折都不以為意!婦産科醫(yī)師指出,催生并不會比較痛,而催生方式必須依照母胎狀況,評估用藥或施行人工破水等,孕媽咪不需過度擔心催生風險。
對計劃自然產的媽咪來說,等待産兆想必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若因自己或胎兒有狀況,而必須催生甚至改為剖腹生產,一定會更加擔憂。
聯(lián)合醫(yī)院和平婦幼院區(qū)婦産科主治醫(yī)師陳敬軒表示,催生主要是以藥物幫助子宮頸軟化與子宮收縮,無產兆或已有產兆但產程進展不理想,都可能必須催生。
我快生了嗎?
--- 「讓寶寶住好住滿」,能以最自然的方式讓寶寶誕生,相信是媽咪心中最大的期盼。開啟生產機制的關鍵到底是什么呢?臨床上能透過「預產期」以及「產兆」來判斷,是否即將生產。預產期是透過孕婦月經(jīng)周期及胎兒生長狀況推算出的參考值;產兆分別為:破水、落紅與陣痛。
--- 產兆是胎兒經(jīng)過陰道生產的必經(jīng)過程,像是: 「落紅」為子宮頸軟化、變薄與擴張的過程中,微血管破裂與子宮頸內分泌物的混合物; 「破水」為子宮收縮使羊膜破裂,羊水流出; 「陣痛」則是子宮肌肉收縮所產生的感覺。
什么是催生?
---催生是透過藥物「強化」或「模擬」面臨陰道生產前應有的生理變化。催生時機可分為兩個,說明如下:
1、已進入產程
產程可分為3個階段:
-- 第1產程為規(guī)則陣痛開始至子宮頸全開;
-- 第2產程為子宮頸全開直至胎兒分娩;
-- 第3產程則為胎兒與胎盤分娩。
---通常評估是否需使用催生藥物「強化」待產時的生理變化或采取人工破水幫助宮縮,會視第1產程子宮頸擴張的程度、子宮頸厚度以及子宮收縮強度。
2、尚無產兆
---計劃自然產,但預產期將近或過期仍無產兆,經(jīng)醫(yī)師及孕媽咪討論決定采取催生時,主要也是以子宮頸軟化、擴張以及規(guī)律宮縮為目的,模擬自然產的必經(jīng)過程。
認識催生藥物
催生藥物主要分為:促使子宮頸軟化的藥物,以及強化子宮規(guī)則收縮的催産素。若足月懷孕仍無産兆,通常會先使用子宮頸軟化藥物,讓子宮頸稍微擴張后,再給予催産素,讓子宮開始規(guī)則收縮。
催生可能面臨的風險
---生產本身就有風險,象是胎兒或胎頭較大,甚至是胎兒分娩時的角度,都可能增加生產困難。藥物的使用自然也有副作用,臨床上的確有對催生藥物過敏的媽咪,甚至因注射催產素而造成血壓下降的例子,但這些副作用是產科醫(yī)師在用藥之前,都會注意的細節(jié),孕媽咪不需過度擔心。
不適合催生·改采剖腹產
---若曾經(jīng)有子宮受傷、開刀的經(jīng)驗,或有前置胎盤、胎位不正、罹患性傳染病等狀況下,為了母胎安全通常會建議采剖腹產。排除不適合催生的族群,如催生后產程進展仍然停滯不前,或待產過程中出現(xiàn)胎心音下降,兒迫等問題,也可能必須改以剖腹產。
---醫(yī)師提醒,預產期將近,醫(yī)護人員會主動告知相關注意事項,媽咪務必提高警覺,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若需面臨催生也不要過度緊張,因為產科醫(yī)師會依照孕婦的狀況給予建議,而且催生并不會比自然產還痛,千萬別因為怕痛,而拒絕適當?shù)纳a建議。
*本文內容為好孕媽媽原創(chuàng),內容版權歸好孕媽媽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洗稿使用侵權必究。歡迎轉發(fā)分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