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步行倡導健康,以公益彰顯責任——赫力昂“越走越帶勁”全國行走活動圓滿收官

文/張彤彤
在響應政府“全生命周期骨骼健康”科普傳播活動的背景下,赫力昂“越走越帶勁”全國公益行走活動于近日在上海濱江圓滿收官。歷時半年,這場覆蓋全國12座城市的大型公益行走活動,通過倡導“每日6000步”的科學生活方式,開拓了線下行走結合線上捐步的創(chuàng)新公益模式,將“骨骼健康”這一公共健康議題推向前臺,吸引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此次活動不僅是赫力昂響應“健康中國2030”戰(zhàn)略的一次重要嘗試,也為如何以創(chuàng)新方式推進全民健康議題提供了啟示。通過多方協作,赫力昂走出了一條可持續(xù)的健康公益之路。

降低公眾參與門檻:以“6000步”倡議賦能公共骨骼健康
赫力昂的“越走越帶勁”公益行走活動在中國市場產生了廣泛影響。該活動倡導每日步行6000步,將骨骼健康從醫(yī)學議題引入日常生活,激發(fā)了不同年齡層的廣泛參與?;顒邮展賰x式上,中國女排前主教練郎平擔綱公益嘉賓,以簡單易行的步行方式推廣健康生活理念。郎平表示:“步行不僅簡單便捷,更是維護骨骼健康的重要方式?!奔础敖】祻男∈伦銎稹薄?/p>
近年來,老齡化趨勢和慢性病問題在全球范圍內持續(xù)嚴峻,骨質疏松等骨骼疾病的公共健康風險逐漸凸顯。數據顯示,中國50歲以上人群的骨質疏松癥患病率已達20%,而骨密度檢測率卻不足5%。這種健康差距不僅顯示了骨骼健康公共管理的缺口,也表明提升公眾認知、推進早期干預已成為必要策略。

關于骨骼健康的知識普及并不少見。近期學術研究發(fā)現,公眾認知依舊薄弱。由此也引發(fā)出一個重要的問題:單純的醫(yī)療手段或被動教育難以覆蓋全民,公眾健康管理的普及和推廣或需探索更多生活化、互動性的路徑。
赫力昂此次活動嘗試通過倡議全民行走。讓步行這一“零門檻”運動方式,將骨骼健康的概念普及至日常生活,將其從醫(yī)療話題轉化為健康管理的日常實踐。
創(chuàng)新公益模型嘗試:從個體健康到社會公益的融合
此外,赫力昂聯合騰訊公益創(chuàng)新推出“線上捐步”公益模式,即通過“一塊走”小程序,參與者每日行走的步數可轉化為公益捐贈,用于支持高海拔地區(qū)生態(tài)守護者。公眾通過行走獲得自身健康,同時還能“做公益”。
赫力昂中國營養(yǎng)健康事業(yè)部總經理賀亞軍指出:“通過線上捐步模式,赫力昂希望將健康管理與社會責任相連,讓公眾在關注自身健康的同時,也能為社會公益貢獻一份力量?!边@一“線上捐步+線下行走”的嶄新模式,將骨骼健康與公益事業(yè)結合在一起,不僅滿足了個體對健康生活的需求,也促使公眾更深層次地理解健康行為的社會價值,使健康管理更具時代內涵。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日益發(fā)展的當下,赫力昂通過科技平臺為健康公益行為搭建橋梁,推進健康管理的社會化和普及化。這種以科技驅動的公益模式使健康管理不僅局限于個體的自我需求,而是擴展到社會層面的責任承擔。這一模式表明,未來健康管理不再是個體化行為,而是可以通過數字化、平臺化的科技手段將健康習慣轉化為社會價值,在個人與社會間搭建健康公益的雙向路徑。
從公益活動到長期戰(zhàn)略,赫力昂在健康公平性上的持續(xù)努力
赫力昂“越走越帶勁”公益行走活動是其長期健康公益戰(zhàn)略的有機延續(xù)。自2010年起,赫力昂即通過“骨動中國”項目推動骨骼健康教育,為全國各地的消費者提供骨密度檢測及健康咨詢,覆蓋7億用戶提升健康意識。這些長期投入表明了赫力昂致力于健康公平性、資源普及化的戰(zhàn)略重點,也為其在中國市場的健康公益積累了經驗和認同。
赫力昂品牌總監(jiān)陳零極表示,骨骼健康不應僅僅是某一特定人群的關注焦點,而應作為全民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重視。如何通過創(chuàng)新公益模式,讓健康管理在社會不同層面實現廣泛覆蓋,成為赫力昂健康公益探索的核心議題。

從長遠看,健康管理與社會責任的深度結合已成為時代趨勢。企業(yè)若想在健康產業(yè)中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則需在創(chuàng)新性、可持續(xù)性和資源公平性方面做出更多探索。赫力昂的實踐表明,未來的健康公益應在滿足社會需求的基礎上,實現健康教育與社會資源的合理分配,推動健康公平性的落地和發(fā)展。
(以上內容包含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