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好一直使用“健康碼”的準備了嗎?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李厚辰,原標題《健康碼 | 被忽略的數(shù)字管控壓力,以及它的來源》,頭圖來源:IC photo
在過去的一個月中,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讀者已經(jīng)使用了“健康碼”。這個在疫情期間橫空出世,突然變得存在感極強的數(shù)字技術,在最近,也出現(xiàn)了關鍵的變化。
最初在各個省市以極快速度開發(fā)上線的“健康碼”,已經(jīng)逐步開始實現(xiàn)全國聯(lián)網(wǎng),能夠在各省間互相承認。
當然該來的總會來,在3月27日《北京青年報》題為《健康碼要 “漫游” 也要 “長游”》的文章中,開篇提出健康碼在疫情后“退役”,接著便指出這樣的結局“省事”且“遺憾”,文章隨后提出:
而且,推進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和建設智慧城市,也需要大數(shù)據(jù)支持。能不能有第二種選擇,那就是推動轉型,挖掘數(shù)據(jù)價值,拓展應用場景,使 “健康碼” 在疫情后時期得到新發(fā)展。
而3月24日,在廣州市關于疫情防控的第52場通氣會上,新的“穗康碼”發(fā)布,將作為實名電子身份證出現(xiàn),并開始推行在公交和地鐵方面的應用。
一個新的時代,可能慢慢拉開了。
距離“數(shù)字利維坦”的一步之遙
在2008年以前,乘坐地鐵只需要購票,且票證與人的私人身份完全分離。從北京奧運會后,原本在奧運期間強化的地鐵安檢措施常態(tài)化,上海在2010世博會之后亦然。例如廣州雖然在2010亞運會后取消安檢,但全國大多數(shù)城市紛紛在2014、2015年將地鐵安檢常態(tài)化。
在當時,地鐵安檢常態(tài)化都是引發(fā)了較大爭議的公共事件,我國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在全境范圍內大規(guī)模推行地鐵安檢常態(tài)化的國家。但在本次,跟隨健康碼的實施,全國多地地鐵推行“實名制”乘車,這個已經(jīng)呼聲極高的爭議性公共政策,在本次疫情中便順利落地了。
這興許會隨著疫情結束后的健康碼制度而一并保留。從此乘坐地鐵又需要比安檢更多一層檢查。這僅僅是從地鐵管理制度一個側面看待“健康碼”的影響,不過不要低估它的影響力,“健康碼”絕不是“又一個管理措施”。
健康碼是特別的,它是第一個“基于手機”且“3D人臉識別”且“多場合人口管理”的措施。
基于手機,代表其可能以非常敏捷的速度更換管控標準,幾乎沒有部署成本,若需要針對某些人群甚至某個人進行管控措施的調整,可以在瞬間完成。
基于3D人臉識別以及嚴格的一人一碼,代表其可以達到最高標準的實名制。且基于機器數(shù)據(jù)后臺,擁有最強的防偽特性。
多場合人口管理,代表其可以跨場景使用。在本次疫情的預演中,它不僅可以實現(xiàn)某些特定場合的“準入”,甚至已經(jīng)開始成為小區(qū)“準出”的通行依據(jù)。
因此我們已經(jīng)擁有了一個裝機滲透率超高(廣州市截止3月24日持碼人口已占常住人口比例的72.39%),實名防偽,可以極其方便地管理準入準出,且以非常低成本部署和更改規(guī)則,精確到人的限制系統(tǒng)。
可以非常負責地預測,健康碼會成為未來城市管控的超級中樞,且借本次疫情的機遇一次性實現(xiàn)超高裝機量。
屆時,“身體之健康”將擁有更廣闊的意涵,成為一種更大意義上的“社會健康”,真正做到讓不健康之人“寸步難行”。
讀到這里,我想你會相信“健康碼”將長存下去并獲得更廣泛的應用。
但你可能還不明白,健康風險的擴散遵循何種邏輯?或你認為信息隱私僅僅是虛幻的“人格權”,作為一個遵紀守法的良民,雖然健康碼會給你帶來不便,但絕不會帶來根本的影響。
脆弱的城市,持續(xù)的健康風險
進入21世紀以來,禽流感和上呼吸道流行病頻繁高發(fā),這與大城市,集約養(yǎng)殖,高流動性有直接的關系。而新冠肺炎,作為該譜系中最新,也是最強力的一款,顯示著這種集約化現(xiàn)代生活的脆弱。
尤其在我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50個大都市集群,有14個都在我國,且因為人口的密集,也導致大量動物養(yǎng)殖與宰殺場與人口接近。隨著養(yǎng)殖業(yè)規(guī)模的進一步擴大和城市人口密度的進一步增加,人畜共患的流行疾病,尤其上呼吸道傳染的疾病,其風險會只增不減。
再加上國內交通網(wǎng)絡,國際交通網(wǎng)絡的日益發(fā)達,病毒傳播的速度將會越來越快。
你也許會覺得我們一定有手段控制住養(yǎng)殖業(yè)的風險,當然是可能的,將養(yǎng)殖場與外界動物的交流徹底隔離,并將每只動物分開飼養(yǎng)而非在通風條件下密集地養(yǎng)在一起,或將養(yǎng)殖場搬離密集城市,到較遠的地方,發(fā)往城市的肉類由長途貨運承擔,并做好消毒和檢疫。
這些在理論上都有可能,不過雞肉的價格或許要翻個兩三倍。
而且,更多的隔離意味著更加的脆弱,我們都知道,若一個小孩從小在無菌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那他幾乎不可能在自然環(huán)境中生存。
而隨著人類生活在越來越清潔的環(huán)境中,我們對很多細菌病毒的抵抗力也是缺失的,瘧疾就是其中之一。
越隔絕,越衛(wèi)生,便越脆弱。
進入21世紀,禽流感系的病毒就像是專門為了攻克人類的現(xiàn)代而演化來的,其高變異性導致疫苗的制備非常困難,在最佳的年頭,疫苗的有效率也僅在60%左右,該病不高不低的致死率,潛伏期,高傳染性,由動物傳染人,并可人傳人的特征,簡直是完美契合當代城市生活的特點。
因此我們面臨一種窘境,隨著集約化城市的擴大,人口流動的增加,養(yǎng)殖業(yè)因成本所限的易感染性,在未來的一段時間,我們必然要處于“人畜共患病”高風險的張力中。
只要這樣的風險存在,健康風險就會成為一種擴散的風險,健康的涵義會不斷增大。
“做過頭好過做不夠”——一個新道德的來源
這種風險擴散的核心邏輯就是:面對類似新冠肺炎一樣的疾病,預防措施做過頭永遠好過做不夠。
其原因是,如果一個病毒感染被疫苗攻克,那么這就是一個純粹的科學事件,是一個純粹的“健康事件”。
但如果我們面對一個高變異性和高潛伏期的病癥,這就立即超出了一個“科學事件”的范圍,變成了一個“公共道德事件”。
也就是我們認為,在這個情況下,對抗疫情的方法不是科學,而是“自律”。
個人自律永遠不夠,我們也還未學會相信他人的自律。以行政手段帶來“他律”,這已經(jīng)非常容易地達成了共識。
尤其是針對個人自由的限制,過度對個人自由的侵害是可以理解的,好過于為了保護個人自由而做得不夠。
那么阻止醫(yī)護人員回小區(qū)呢?醫(yī)護人員確實是衛(wèi)生風險較高的人群,個人自由可以妥協(xié),那么公共道德為何不可以妥協(xié)?
在這里我們面臨一種“新道德”的邏輯,這個“新道德”恰恰會成為健康內涵擴大的基本邏輯。
這個新道德的內涵是基于生命權是絕對的第一權力,而疫病的公共衛(wèi)生風險成為危及生命權的迫切危機,因而以預防的方式介入,實現(xiàn)高危人群的“謹慎控制”,就成為第一公共道德。轉化為對于高風險人群的識別和控制的迫切需要。
如果所謂的“高風險人群”擁有完美的道德自律,自然可以讓所有人自覺居家隔離。但是在這兩篇文章《別讓“公共猜忌”成為疫情的遺產》,《“回形針”事件后,再次反思“猜忌文化”》呈現(xiàn)的“公共猜忌”中,我們總是擔憂高危人群恰恰公德喪失,對我們構成威脅。
在這里,我們迫切呼喚著利維坦以甚至“做過頭”的方式進行行政介入。
請注意,我們雖然將“疫情”當作某種對于“公共福祉”的破壞,但我們恰恰在這個新道德中,扭曲了此時“公共”的性質,我們試圖將其轉化為某種私人危機。
我們并不訴求公共福祉的破壞在公共之中以某種“公平”的方式共擔,我們希望找出“高危人群”,這樣我們便可置身事外。
健康碼恰恰是一種讓“公共衛(wèi)生風險”可以依據(jù)運氣在人與人之間精確承擔的方式,運氣喪失的人被限制,我們可以維持正常生活。
這與我們隔絕湖北人,隔絕醫(yī)護人員,隔絕海外歸國人員的邏輯其實完全一致,也一再提醒著我們根深蒂固的虛偽。
衛(wèi)生風險成為了一種不夠自律的道德風險,而行政手段,就是對這種“自律不足”的補充。
那么誰是“自律不足”的高危人群呢?這恰恰不由自律能力來判斷,而由他們暴露在傳染病中的危險程度決定,這完全是由分工決定的。
從事養(yǎng)殖和屠宰的人當然非常危險,從事病毒研究的人非常危險,醫(yī)護人員非常危險。城市中高流動性,接觸大量人員的人非常危險,他們是銀行的職員,餐廳的服務員,快遞和外賣,出租車和專車的司機。
是不是應該將他們隔絕在大規(guī)模聚集的公共場合之外?例如體育場,城市節(jié)日,大型公園。
非戶籍的流動人口呢?租房住的人當然比買房的人危險程度高,每天乘坐公共交通的人比每天開私家車的人風險高,他們是否要某種程度的限制呢?
在那些非常重要的場合呢?有達官顯貴出沒的地方,有老人和小孩出沒的地方,城市核心的大型廣場,是否需要更加嚴格的準入制度?是否需要經(jīng)過更加特別的健康檢查的人,才能夠獲得一種特殊的健康碼,得以出入這些場合呢?
那么,這種健康檢查的權利,將成為新的特權。
在那些特殊的時間呢?春節(jié)、黃金周,人員流動更大且密集,高危人群是否應該被剝奪在這個時候出門游玩的權利呢?
我不是個想象力豐富的人,只要我們秉持“做過頭永遠好于做不夠”,那么高危人群將永遠有“自律不足”的道德瑕疵,我們會發(fā)明多得多的限制方式。
祈禱你不是高危人群吧。
事后評論,粗暴共識的溫床
我們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為何“健康碼”的推出一帆風順,幾乎沒有遇到什么反思和質疑。
直到現(xiàn)在它將成為我們長期佩戴的枷鎖,我們依然沒什么意見。
從疫情開始到現(xiàn)在,我們參與過任何防疫措施的討論或呼吁嗎?還是在這件事中,我們一直只是事后評論者。
國內外的一切事務,事情發(fā)生之時,我們毫無察覺,事情發(fā)生之后,我們開始評論其智慧或愚蠢,令人感動或令人生氣。
進一步,我們在意的,是事后評論立場的正確與否。感動是正確的,或是生氣是正確的,哪一個才是對的姿勢,在這里,共識變得廉價而粗暴。就像我們對“做過頭永遠好于做不夠”的共識,來源于我們對其他國家的鄙夷和我們對跨城市傳播者的憤怒。
憤怒和鄙夷總是輕飄飄的。
這種事后探討就是追求這樣的廉價共識,其結果就是對一種粗暴行政手段的默許,我們達成共識的過程越簡單,共識越少,那么行政的余地就越大,手段就越發(fā)粗暴。
沉迷于事后評頭論足,站隊互相攻擊的公共環(huán)境,就是放棄公共說服,放棄復雜共識的達成,這毫無疑問就是集權的最佳來源。
因而在健康碼的延續(xù)和擴張幾乎不可避免的當下,我建議大家關注和討論以下的事項:
a. 健康碼的立法特征
我們簽訂的這個神圣社會契約,其內涵是:如果我沒有違反大家經(jīng)過公共說服所達成共識事項(法律),我的自由就不應該受到限制。
那么如果健康碼以如此強力的方式對我的準入甚至準出形成限制,那每一個公民都需要了解健康碼的運作原理和規(guī)則。
不是簡單的幾個算法領域,注入所謂“空間維度”、“時間維度”、“人際關系維度”。而是具體的算法,計分規(guī)則,好讓每個人都判斷為紅碼的時候,透明地了解自己被判斷為紅碼的原因。
這樣,我們便永遠不會收到“這是系統(tǒng)自動判定,原因不可知”的搪塞。
若未來其條件擴展,那么擴展的條件,計分的算法和原則,也需要公開可知。
這些當然都符合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的規(guī)范,作為細節(jié)到個人的計分規(guī)則,也不會屬于保密條例的范疇。那么有多少人自覺的提出信息公開的申請,使健康碼的運作方式為我們可知,當然就是每個人的責任。
不僅是其算法原則,在數(shù)字化司法的時代,每一行代碼都是法律本身,那么敦促這樣一件公器的代碼公開,也是重要的事項。
b. 健康碼的人的屬性
不管健康碼本身基于多么自動化的原則,為了避免一個數(shù)字利維坦的降臨,健康碼本身也需要有歸口管理的部門、申訴對象、最終完全由人復核與調整的機制。
讓每個被健康碼評判的人,若認為自己遭到不公,都有透明可知的渠道可以發(fā)力更改自己的健康碼屬性。
諸位讀者可能會有所疑慮,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遠離立法和行政過程,上面的這個目標有什么達成的可能呢?
那當然是倒逼一種行政流程的建立,本次疫情中諸多省份已經(jīng)有一定的健康碼申訴渠道,也并非是部署健康碼之初就有的配套措施,他們都是健康碼申訴過程中逐步完成的產物。
因此在未來如果健康碼真的擴展成為覆蓋面極廣的手段,那么每個被評價為“非健康”的人,都應該以行政復議的方式不斷敲打系統(tǒng),促使系統(tǒng)以人的方式回應健康碼的事項。
這個過程,其實和每個消費者對抗商業(yè)企業(yè)AI客服的方式十分類似。
c. 健康碼高危人群的補償
為了讓健康碼不成為一種多數(shù)人對少數(shù)人的排除和歧視,對于被評價為“非健康”的人群,他們的合理補償也是極為重要的。這也由每個人,或其用工企業(yè)的主動求償來實現(xiàn)的。
以積極的方式應對系統(tǒng),而非時時采取“事后評論”的心態(tài),迅速站隊,表演式的表達,取得意淫的共識,這是公共文化改變的當務之急。
我們的無能,在呼喚數(shù)字利維坦的降臨
其實健康碼要解決的問題很復雜么?不就是讓危險較高的人群減少出門嗎?這難道不能靠社會輿論和文化的方式實現(xiàn)么?
一切公德問題都要交由行政處罰解決么?還是我們每個人要開始在公德塑造中盡自己的力量。
如果我們能夠有辦法達成社會共識,透過教育、輿論、互相幫助的方式實現(xiàn)高危人群的自律,不就不需要“健康碼”了么?
不要想象我們通過購買商業(yè)公司的服務來解決這個問題,Google在2008年曾經(jīng)發(fā)布了雄心勃勃的Google Flu Trends (GRT) 監(jiān)測計劃,通過人們搜索“發(fā)冷”或“流感”等關鍵詞的搜索趨勢,來預測流感。
如果你翻閱出版在2012年左右的關于流行病的科普書籍,GFT是當時絕對的明星,是人類進入數(shù)字紀元后創(chuàng)新性的解決社會問題的最佳例證。
但這個系統(tǒng)在2015年黯然下線,因其無法提供準確的估計,總是不可避免的低估或高估風險。
相反成立于2006年的非盈利性全球志愿者流感監(jiān)控論壇FluTrackers,卻在這次疫情中有相當早的預警。
早在1月8日,論壇上就對當時的疫情給予了相當高的關注,并在1月9日被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疾病政策與研究中心報道,在1月11日就獲得了福布斯的報道。如果FluTrackers更具有影響力并有更多人參與其中,這場疫情將在很早就引起我們的重視。
從這個角度來看,是我們的無能,在呼喚利維坦。
社會問題中,每個我們自己搞不定的部分,都是數(shù)字利維坦可以染指的地帶。
我當然明白在這里,我們沒有足夠的自由開展公共自治與實踐,但抱怨與絕望肯定也對現(xiàn)狀于事無補。實踐的空間當然存在,形如FluTrackers一般無政治訴求,無任何意圖,只是向公眾提供信息的事情,依然是可以做的事情。
這尤其是知識分子的責任,如果知識分子忙于攫取公共情緒中的價值,做大流量,賺自己的錢,那么這些知識分子,就是數(shù)字利維坦的幫兇。
遏制這頭巨獸的,只能是我們自己的努力。社會共識的達成,社會說服的建立,也許沒有那么難。
不斷敲打技術與系統(tǒng),維護其中人的底限
我很清楚,一種數(shù)字式的自動化行政不可避免,所以與其根本上抵制“健康碼”,或如末日來臨一般的傳達絕望氣息,不如學會積極介入,與數(shù)字利維坦共處。
不斷以人的方式敲打系統(tǒng),維持著其中人的底限。
健康碼的延續(xù)當然傳達著巨大危機的信號,這是行政系統(tǒng)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能力徹底擠占個人生活的開始,不過正如黑格爾所說,“密涅瓦的貓頭鷹要等到黃昏到來,才會起飛”,我想真正的轉機或許也產生于最危機的時候。
我不是那只貓頭鷹,我只是呼喚它的到來,它是屬于每個人的聲音。這也是我一再在專欄中呼喚的,雖然我知道這很難很難。
每個人的生活,最終得由每個人的行動來捍衛(wèi)。
補充閱讀:
FluTracker帖子地址:
https://flutrackers.com/forum/forum/-2019-ncov-new-coronavirus/china-2019-ncov/821830-china-original-2019-ncov-news-thread-weeks-1-4-december-30-2019-january-25-2020/page9
CIDRAP地址:
https://www.cidrap.umn.edu/news-perspective/2020/01/more-details-emerge-new-coronavirus-wuhan-cluster
福布斯專題報道:
https://www.forbes.com/sites/judystone/2020/01/11/wuhan-coronavirus-outbreak-shows-the-importance-of-sound-science-sleuthing-and-cooperation/#3a56e0fb1add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李厚辰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 hezuo@huxiu.com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lián)系tougao@huxiu.com
相關知識
3種運動全掌握!健康每一季,僅用一篇文章——你準備好了嗎?
喜迎天使寶寶,您做好準備了嗎?
生個健康寶寶,全在備孕上,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健康碼變黃了能上班嗎?健康碼變黃了能下樓做核酸嗎
超級瘦身瑜伽任你選——你做好準備了嗎?
出行碼和健康碼一樣嗎
【健康學堂】開啟二胎新時代,你準備好了嗎?
運動康復師職業(yè)揭秘: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國慶假期健康指南:你準備好守護健康了嗎?
健康碼黃碼做了核酸能變回來嗎?核酸陰性但是健康碼黃碼怎么辦?
網(wǎng)址: 你做好一直使用“健康碼”的準備了嗎? http://www.u1s5d6.cn/newsview77171.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