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這3項體檢指標,能提前30年預測心臟病風險!

這3項體檢指標,能提前30年預測心臟病風險!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5日 15:41

傳統(tǒng)的心血管風險模型多是基于“10年風險”,但這項研究相當于評估了女性的“余生風險”。

撰文 | 凌駿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敏C反應蛋白和脂蛋白(a) 是反映心血管健康情況的重要指標,它們常出現(xiàn)在體檢報告單上,若出現(xiàn)異常,則提示未來發(fā)生心肌病、冠心病等的風險可能會隨之增加。

在上個月倫敦召開的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ESC 2024)上,研究人員公布了一項長達30年的隨訪研究結果,顯示這3個指標能獨立預測女性30年后發(fā)生心臟病、中風等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風險,還就風險增加值給出了具體數(shù)據(jù)。這項研究也同步刊登在《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首頁。

根據(jù)《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3》推算,我國現(xiàn)有心血管病患病人數(shù)3.3億。除了常見的LDL-C,研究顯示過高的脂蛋白(a)也將獨立產(chǎn)生危害。但目前沒有任何針對性的治療方式可以降低脂蛋白(a)水平,幾款藥物的研發(fā)仍在推進之中。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心內科主任醫(yī)師陳楨玥告訴“醫(yī)學界”,此次研究的隨訪時間長,樣本量大,“傳統(tǒng)的心血管風險模型多是基于‘10年風險’,但這項研究從中年期開始持續(xù)了30年,相當于是評估了女性的‘余生風險’?!?/p>

圖片

你的體檢指標正常嗎?

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有20%以上的成年人群LDL-C超過了130mg/dL,不達標。LDC-C俗稱“壞膽固醇”,它容易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塊引發(fā)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心臟疾病的發(fā)生。近年來,LDL-C異?;疾÷视忻黠@的年輕化趨勢。

而高敏C反應蛋白、脂蛋白(a) 和生活方式等的關聯(lián)性則較弱,其中脂蛋白(a) 主要和遺傳因素相關,我國大約20%的人群脂蛋白(a) 偏高。

針對這3個指標,美國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wèi)生學院Paul Ridker教授在30年前就啟動了這項大規(guī)模隊列研究,納入了27939 名平均年齡為 54.7 歲的女性醫(yī)護工作者,在最初對她們進行檢測后,根據(jù)每個指標數(shù)值的高低,劃分成了5等分。

結果顯示,30年間這些女性累積發(fā)生了 3662 起重大心血管事件。LDL-C臨床上界定的正常值是 < 3.37mmol(130 mg/d),對于LDL-C最高的20%人群(129.7mg/d ~ <150.7mg/d),30年內出現(xiàn)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最低20%人群的1.36倍。

脂蛋白(a) 和高敏C反應蛋白的正常值則一般認為分別是不超過30mg/dl和2.5mg/dL。本次研究中,脂蛋白(a) 最高的人群(≥44.1mg/dl)30年內的風險是正常人群的約1.33倍,高敏C反應蛋白則為1.7倍。

如果將這3項指標綜合考慮,其影響則會更加顯著。與指標全部正常者相比,3項指標水平均高的女性,發(fā)生重大心臟疾病的可能性要高近4倍,發(fā)生中風的風險也接近2倍。

“過往,臨床上常關注的是在某個單獨的時間節(jié)點,患者不同指標的異常可能帶來的健康影響。而這項研究則統(tǒng)計了30年內相關異常指標累積暴露的風險?!标悩E玥告訴“醫(yī)學界”。

此次研究中,參與者本就為健康素養(yǎng)較高的醫(yī)護人員,超過50%的患者都已接受了他汀降脂治療,但大量的心血管事件仍會隨時間推移而發(fā)生。

“這提示我們未來在慢病管理中,可能需要對年輕人群建立健康檔案,綜合考量不同指標的實時情況,去預測未來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看是否需要早期干預,如何干預?!标悩E玥說。

脂蛋白(a)升高,怎么辦?

事實上,尤其在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公眾早已對包括LDL-C、甘油三酯在內的血脂四項指標的健康影響有所了解,LDL-C升高后應盡早干預也早已成為學界共識。在藥物治療上,最早是他汀,隨后是PCK9單抗,如今“一針管半年”的基因療法類長效降脂藥也廣泛應用于臨床。

但高敏C反應蛋白和脂蛋白(a)的管理情況則有所不同,尤其是脂蛋白(a),它可以沉積在血管壁上,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今年年初發(fā)表于《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的一項遺傳學分析甚至顯示,脂蛋白(a)的致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大約是LDL的6.6倍。

“很早就有流行病學調查表明,脂蛋白(a)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但由于始終缺乏特效療法,單獨控制脂蛋白(a)能降低多少風險?一直缺乏高質量的證據(jù)?!标悩E玥說。

另一方面,也正是因為沒有特效治療藥物,陳楨玥告訴“醫(yī)學界”,“過去很多醫(yī)生都不會給患者檢測脂蛋白(a),因為即便發(fā)現(xiàn)異常,也沒有任何好的干預辦法,還要花大量時間和患者解釋,徒增患者恐慌?!?/p>

“大概也就是從近兩三年開始,脂蛋白(a)開始愈發(fā)受到醫(yī)生重視,不少患者也會主動來咨詢。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降脂藥研發(fā)屢屢破冰,但醫(yī)生發(fā)現(xiàn)一些患者的血脂已經(jīng)控制得很好了,卻仍發(fā)生了重大心血管疾病。于是越來越多人就開始關注脂蛋白(a)這類脂質蛋白相關風險指標?!标悩E玥說。

對患者脂蛋白(a)的管理非??简炁R床醫(yī)生的經(jīng)驗和水平,積極鍛煉,合理飲食等能在總體上降低心血管疾病發(fā)生風險,但由于脂蛋白(a)主要由遺傳導致,改變生活方式的影響微乎其微。

而作為一線降脂藥的他汀類藥物,它在降脂的同時會升高脂蛋白(a)水平。PCK9抑制劑類藥物雖能同時降低LDL-C和脂蛋白(a),但對脂蛋白(a)的降幅很有限(約20%),同時降低后是否有心血管獲益,并無證據(jù)。

“臨床治療中,醫(yī)生的關注點不是單獨的幾個指標是否改善,而是要總體預測能否降低患者未來疾病發(fā)生的風險?!标悩E玥說,以他汀為例,雖然它會部分升高脂蛋白(a),但將帶來多大危害并不明確。而他汀降脂后的獲益卻早已經(jīng)過驗證的,因此它依舊是一線推薦的治療藥物。

“但有些患者,LDL-C水平已經(jīng)得到控制或只是略高,脂蛋白(a)卻嚴重超標,這時候又應該采取何種策略?目前沒有統(tǒng)一的共識或指南去做出指導,這要求醫(yī)生對患者做出個性化的綜合評估?!标悩E玥表示。

雖然此次研究給出了3項指標不同程度的升高分別帶來的風險具體是多少,但陳楨玥認為,這還不足以指導臨床的用藥決策。“包括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家族病史?種族、生活方式、經(jīng)濟因素等情況如何?我們還需要更多研究?!标悩E玥說。

現(xiàn)階段,由于缺乏明確的證據(jù),對于單純出現(xiàn)脂蛋白(a)升高的人群,臨床并不推薦進行藥物干預,僅以長期隨訪管理為主,但隨著多款降脂蛋白(a)特效藥研發(fā)的推進,未來情況或許將有所改善。

據(jù)了解,一款基因療法創(chuàng)新藥的II期臨床試驗顯示,它可以使得脂蛋白(a)降低80%以上,目前該藥物的III期臨床仍在推進之中,預計2025年將公布結果。

女性的不同之處

此次研究的參與者均為女性,結果是否也能反映男性的情況?陳楨玥分析,“女性會經(jīng)歷孕期、絕經(jīng)期、老年期等不同的生理階段,不同時期體內激素等的變化和男性差異較大,因此此次研究不太能代替男性中的研究結果。”

“但這也提示,在未來針對心血管相關疾病危險因素的管理中,應該充分考慮男女性的差異,制定不同的策略。這在目前的臨床診療中做得并不夠好?!标悩E玥說。研究發(fā)布后,哥倫比亞婦女心臟中心聯(lián)合主任Sonia Tolani教授同樣指出,“評估女性的心臟疾病風險一直非常困難,我們使用的許多傳統(tǒng)風險因素,往往低估了女性的終生風險?!?/p>

以高敏C反應蛋白為例,據(jù)陳楨玥介紹,它屬于炎癥相關指標,受到各種急性、慢性感染、基礎疾病等的影響,波動性大,過去并不認為是一個能有效預測長期健康風險的生物標志物。

“但本次研究卻提示,高敏C反應蛋白的累積暴露與心血管事件風險的相關性,比LDL-C和脂蛋白(a)還要大。我們認為或許是因為女性在不同的時期,炎癥水平相比男性會存在一定的差異?!?/p>

“針對高敏C反應蛋白升高,過度抗炎會增加感染風險,但不管它,研究又提示長期心臟疾病的風險會升高。那應該如何抵沖風險增加獲益?在未來的慢病管理中,醫(yī)生還應該更多關注個體差異,通過更多研究去找到一個平衡點。”陳楨玥說。

值得一提的是,出于人種差異,此次研究的預測數(shù)值對亞洲人群的參考意義也是有限的。陳楨玥表示,由于過去國內缺乏大規(guī)模的隨訪數(shù)據(jù)庫,真實世界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數(shù)據(jù)多是基于歐美人群的研究結果。

“目前國內正在逐漸完善這一方面,許多隊列項目也在構建之中,最終希望能有一個大的數(shù)據(jù)庫,能夠精準反映中國人群的相關疾病特征。”陳楨玥說。

參考文獻

1.Lp(a)致動脈粥樣硬化,約為LDL的6.6倍!JACC遺傳學研究

相關知識

健康體檢基因檢測項目匯總
新奇 手指溫度可預測心臟病
2024年基因檢測項目解析:主要檢測內容一覽
幾乎所有的疾病都和基因相關,基因測序可檢測150多種疾病的患病風險!
超聲檢測大鼠心臟結構與功能
梁耐鵬:遺傳咨詢與基因檢測:了解遺傳疾病的風險與預防
運動風險基因檢測
武隆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受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督導檢查
張旭濤:基因檢測:預知未來的健康風險
司美格魯肽3期試驗結果公布,降低心臟病、中風發(fā)作風險達20%

網(wǎng)址: 這3項體檢指標,能提前30年預測心臟病風險! http://www.u1s5d6.cn/newsview85329.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