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床頭抬高為何要>30°?你不會還在用目測法吧?

床頭抬高為何要>30°?你不會還在用目測法吧?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29日 07:42

導讀

恰當?shù)捏w位護理對治療疾病、減輕癥狀、進行各項檢查、預防疾病、減少痛苦均具有重要作用。

圖片

關于患者的體位護理,床頭抬高顯然成為臨床體位護理的普遍操作,若無禁忌癥,有的要求床頭抬高30度,有的要求抬高45度,有的甚至于到了90度,《基礎護理學》中關于體位護理是這樣的描述:中凹臥位病人頭胸部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半坐臥位床頭抬高30°~50°;端坐位床頭抬高70°~80°,膝下抬高15°~20°;重癥患者在無禁忌的情況下,維持30°~45°的床頭角度。

而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建議將床頭抬高30°~45°作為重癥患者的常規(guī)護理體位。

床頭抬高>30°對患者有何意義?

1、使膈肌下降,胸腔擴大,肺活量增加,有利于呼吸,使呼吸困難得到改善;

2、有利于腹腔引流,使感染局限;

3、減輕腹部傷口的張力,減輕疼痛,有利于傷口愈合;

4、能減少頭、頸部手術后的出血;

5、有利于臥床患者的呼吸,預防和減少反流性、吸入性肺炎的發(fā)生。

哪些情景適合抬高床頭?

1、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難的病人采用半臥位:

利用重力作用,使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積擴大,同時也減輕內(nèi)臟對心肺的壓力,使呼吸困難得到改善。

2、急性左心衰竭的病人采取半臥位:

利用重心作用將部分血液滯留在下肢和盆腔,使靜脈回心血量減少,從而減輕肺部淤血和心臟負擔。

3、腹腔、盆腔手術后或有炎癥的病人采取半坐臥位:

使?jié)B出液流入盆腔,使感染局限。

4、腹部手術后的病人采取半坐臥位:

減輕切口縫合部位張力,緩解切口疼痛,有利于愈合。

5、顱內(nèi)壓增高的患者采取半坐臥位:

如顱腦術后、腦出血、腦梗塞而引起的顱內(nèi)壓增高,在保證顱腦灌注的前提下,采取半坐臥位可以增加靜脈回流,降低顱內(nèi)壓力;某些面及頸部手術后病人采取半坐臥位,可以減少局部出血。

6、疾病恢復期患者采取半坐臥位,有利于逐漸向站立過渡。

7、超聲引導下十二直腸營養(yǎng)管置管床頭抬高45°:

由于胃內(nèi)容物下沉至幽門口部,根據(jù)解剖結構特點,床頭抬高45度,右側臥位,有利于十二直腸營養(yǎng)管依靠重力及推力作用下緩慢通過幽門進入十二指腸,提高置管的成功率。

8、鼻飼患者床頭抬高30°:

避免誤吸,減少患者出現(xiàn)咳嗽時鼻飼胃內(nèi)容物返流;有利于患者胃內(nèi)容物的消化,以及胃腔的排空,起到促進消化的作用。且鼻飼后保留此體位至少30min。

9、氣管插管進床頭抬高20°~30°:

減少避免插管過程中患者胃內(nèi)容物返流;操作時操作者站在患者的床頭進行操作,節(jié)力方便;更加符合人體口腔解剖結構去打開氣道,床頭抬高20°—30°進行操作時站在患者的床頭,使用喉鏡向正前方輕輕推便可以充分開放氣道,特別是困難插管這個優(yōu)勢更加突出。

10、呼吸機輔助呼吸患者若無禁忌必須床頭抬高至少30°~45°:

可有效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尤其利于行腸內(nèi)營養(yǎng)的患者,可減少胃內(nèi)容物反流導致的誤吸,減少腸內(nèi)營養(yǎng)患者出現(xiàn)反流和誤吸,降低VAP發(fā)生率。對于使用呼吸機患者,在無禁忌證的情況下應抬高床頭30°~45°。半坐臥位可增加胸腔容積,提高氧合,減少面部水腫。

11、呼吸機輔助呼吸低潮氣量患者床頭抬高30度:

床頭抬高30°后患者的膈肌下沉,胸腔的容積增大,患者的肺通氣量增多,所以床頭抬高30°后,潮氣量比平臥時患者的潮氣量要大,并且你會發(fā)現(xiàn)呼吸機的順應性要好很多,阻力也會有所下降。

哪些患者不能抬高床頭?

1、低血壓或血壓不穩(wěn)定,休克患者:患者采取半坐臥位容易導致部分血液滯留在下肢和盆腔,使靜脈回心血量減少,加重心腦器官損害。

2、脊柱骨折患者:對此患者采取半坐臥位易加重骨折對脊柱的壓迫,造成神經(jīng)不可逆的損害。

3、腰穿后、硬膜外麻醉后6~8小時患者。

4、下肢手術后為促進回流,要求抬高肢體高于心臟。

如何判定30°?

然而,床頭30°~45°到底有多高?這是大多數(shù)護士的疑惑。不就是把床頭搖高點嗎?在臨床工作中,護士床頭抬高≥30°的依從性較差,且對床頭抬高角度的判斷主要靠最原始的目測法。

目測法:

這個不用說了,就像大家慣常所做的那樣“把床頭搖高點”,準確率較低,床頭抬高角度不準確,不能有效地預防VAP的發(fā)生。畢竟靠護士目測估計是無法準確達到要求的,護士給家屬及陪護人員進行臨床指導時,也不易掌握。

量角器法:

此法也很簡單,目測不是不準確嗎?那就干脆給科里備個數(shù)學課老師拿的那個大大的量角器得了,確?;颊叽差^抬高的度數(shù)與臨床要求相符,但是,貌似在病房里很不協(xié)調(diào),還須護士兩人配合來完成。

圖片

各展所長

現(xiàn)在好了,護理理論與護理實踐的創(chuàng)新,各醫(yī)院護士們集思廣益,發(fā)揮個人和集體的聰明才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制作了很多臨床實用的床頭抬高角度儀等小創(chuàng)新小發(fā)明,并在使用過程中不斷改進。

床頭抬高角度重力錘:

這是306醫(yī)院干部病房護理人員開動腦筋,查閱相關資料,設計并制作的,床頭抬高角度標識重力錘是運用不同顏色的線、小玻璃瓶、量角器。用量角器測量出抬高床頭30°、45°、60°的高度,角度不同高低不同,每條顏色的線條代表一個度數(shù)的高度。線上方固定在病床床板底部,重力錘懸掛在線下方自由下垂。

使用方法:需要抬高床頭時,目測重錘上升高度,到達不同標識點表示床頭已到達抬高角度,使抬高床頭不再是難題。

重力錘的制作簡單,使用方便且不會影響病床正常使用及美觀。把它作為日常護理管理規(guī)范來執(zhí)行,護士普遍反映操作簡便,大大提高了執(zhí)行抬高床頭體位的依從性,小小重力錘成為護士好幫手。

現(xiàn)使用效果良好,護士還把重力錘的制作及使用方法做為健康教育內(nèi)容,告知長期臥床患者家屬及陪護人員,此方法在家庭護理時同樣適用,受到患者及家屬一致好評。

床頭角度儀:

這是重慶醫(yī)大附一院的護理小發(fā)明,使用床頭角度儀,從細節(jié)做起,有效預防VAP。

中心ICU優(yōu)質護理核心小組成員們集思廣益,開創(chuàng)性的發(fā)明了“床頭角度儀”,床頭角度儀像個轉盤,掛在患者床頭,繩子下端懸掛一個砂輪,每10°為一格,因重力下垂而標示出患者床頭的角度,給護理人員提供了更加準確的角度,以使病人達到理想的體位,使護士們能一目了然的確定患者的體位是否合格。

使用自制的床頭角度儀不僅能夠使患者床頭的角度抬高準確度達到百分之百,還能有效的預防胃食管返流后誤吸的發(fā)生,成為簡便的、廉價的有效防止VAP的非藥物性方法。這個小發(fā)明能有效的減少因VAP給患者帶來的住院費用,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使患者和家屬對醫(yī)院醫(yī)療和護理的滿意度大大提高。

床頭抬高指示器:

景國強等在《齊魯護理雜志》撰文,介紹了他們發(fā)明的“床頭抬高角度指示器”,采用掛鉤、鐵絲、貼紙等簡易材料制作出經(jīng)濟、簡易的床頭抬高指示器,用鐵絲折成箭頭狀下垂重力懸掛,制作90°半徑8cm的扇形貼紙,床頭掛膠化掛鉤,貼紙貼到床頭,設黃(45°~90°)、綠(30°~45°)、紅(0~30°)三個區(qū)域。

優(yōu)點:制作簡單,材料易取,成本低廉,無需特殊操作,節(jié)約時間和人力,標識醒目顯著,為臨床護士提供準確判斷床頭抬高角度的工具,使質量控制更加直觀、快捷,并抬高床頭抬高的依從性,經(jīng)臨床應用,效果滿意。

看似簡單普通的一個個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新,卻融入了護理人員無窮的智慧與心血。類似的護士小創(chuàng)新小發(fā)明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就看你對體位護理工作的態(tài)度與重視!

更有護理人員發(fā)明的床頭角度儀,可以直接在床尾調(diào)節(jié)床尾搖桿時,看到床頭相對應的角度,易于實施,確保患者治療所需角度,有利于緩解患者增高的顱內(nèi)壓,降低食物返流及誤吸,降低CAP的發(fā)生率,減輕肺部淤血,防止墜積性肺炎的發(fā)生等。

護理同仁們,您手頭還有更好更棒的“床頭抬高利器”嗎?

關注護理傳真

傳遞護士心聲

相關知識

抬頭會減下巴,抬頭瘦雙下巴
一百天不會抬頭正常嗎
為什么骨折要把腳抬高
讓健康抬腕可見,穿戴設備的健康監(jiān)測新解法
《快本》停播后,杜海濤終于復出錄節(jié)目,減肥30斤瘦出抬頭紋
直腿抬高有什么意義?為啥檢查時,建議直腿抬高?
身體好不好?9個自測方法告訴你,簡單實用!
基因檢測=高科技算命? 專家:天賦分析目前達不到
孕婦用的枕頭為何高度要在10厘米?過高或過低都不好,有依據(jù)
想試試火遍全網(wǎng)的爬行?先來測測你會不會爬

網(wǎng)址: 床頭抬高為何要>30°?你不會還在用目測法吧? http://www.u1s5d6.cn/newsview896478.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