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熬湯時,掌握這3個竅門,湯鮮味美,想不好喝都難!

熬湯時,掌握這3個竅門,湯鮮味美,想不好喝都難!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4月13日 09:36

秋天是鮮艷、美麗、豐收的季節(jié),但寒露后多風干燥,稍加不注意皮膚干、肝火旺、渾身疲倦這些情況都會出現(xiàn)。另外陽氣內(nèi)斂,寒氣上升,如果寒氣侵入體內(nèi),五臟容易受到傷害。

諺語“秋湯灌臟,平安健康”道出了養(yǎng)生之道。一方面多喝些湯水能暖胃清燥,提高免疫力;另外一方面,秋季溫度較低,人體消耗較小,此時進補能儲存更多能量。

大骨湯、烏雞湯、羊肉湯、蛋花湯、菠菜豆腐湯、小雞燉蘑菇等是我國大江南北都深受喜愛的佳肴,但關(guān)于湯的營養(yǎng),大家莫衷一是,有些人認為湯是非常有營養(yǎng)的滋補品,也有人說湯里有大量脂肪和鹽,多喝無益。

關(guān)于湯有哪些誤區(qū)?為什么很多營養(yǎng)師仍然推薦大家常喝湯?小二這就送你一份“喝湯指南”!

1

喝湯的誤區(qū),很多人還在犯

1剛出鍋趁熱喝

湯煮熟時,鮮味物質(zhì)大量溶解,經(jīng)高溫揮發(fā)能振奮食欲,因此很多人喜歡趁熱喝。但長期吃燙食,柔嫩的上消化道黏膜遭受到高溫后會損傷,可能會誘發(fā)黏膜的癌前病變。專家建議先放至40℃左右再喝,喝湯的溫度最高不要超過60℃。

2營養(yǎng)全在肉湯里

只喝湯不吃肉,就能獲取全部營養(yǎng)?大部分人認為,歷經(jīng)燉煮后,營養(yǎng)精華都留在湯中。

其實肉湯中除了存在少量可溶性蛋白質(zhì)、多種氨基酸、鮮味肽、肌酸、肉堿等小分子含氮物,以及微量的鉀、鐵、可溶性B族維生素等,還溶解了20%的脂肪、30%~40%的嘌呤、50%的鈉,而大部分的蛋白質(zhì)仍然留在肉里。

由此可見,光喝湯不吃肉,不能很好的補充蛋白質(zhì)。

3煮得越久越好

按理說,如果燉湯時間長,食物會充分受熱,溶解出更多營養(yǎng)物質(zhì)。

但是研究表明,壓力鍋熬骨湯1小時或瓦罐熬骨湯4小時,湯里的鈣含量才只有 1.0~1.2 毫克/100毫升,等于100毫升牛奶的百分之一,可見含鈣量極低。

再比如排骨蓮藕湯熬2個小時,湯中的蛋白質(zhì)含量是0.5克/100克,再熬2個小時也不過漲到了0.67克/100克。

久煮后營養(yǎng)并沒有燉出多少,反而會讓嘌呤和亞硝酸鹽含量升高,可能對健康不利。煲肉湯時間以半小時至一小時為宜,既能保證口感,也能保證營養(yǎng);骨頭湯或豬蹄湯,時間可適當延長,但也不要超過2個小時。

4濃湯比清湯更營養(yǎng)

濃湯和清湯的成分相差不大,大多是脂肪,但濃湯中的奶白色來自于乳化的飽和脂肪酸,而去除浮油后的清湯,脂肪和嘌呤含量都會減少,從這一角度來說反而比濃湯更健康一些。

小提示

在熬湯時出現(xiàn)的泡沫量較少,顏色奶白,看起來干凈很多,這是肉中的蛋白質(zhì)和脂肪被煮出來了,可以食用。但如果覺得影響外觀,或者是在減肥期,也可以撇掉。

5先吃飯后喝湯

一般在飯前20分鐘左右喝點湯,能潤滑消化道,可以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另外湯還可以刺激唾液、胃酸和膽汁的分泌,促進消化。飯前喝清湯能帶來飽腹感,有助于控制體重,穩(wěn)定血壓、血糖水平。

飽餐后喝湯可能會出現(xiàn)腹脹、消化不良、反酸、打嗝、血糖升高等情況,但也可以在餐后半小時后飲解膩、解酒的湯。

6湯泡飯健康

很多腸胃不舒服的人都喜歡吃湯泡飯,覺得湯把米飯泡軟,吃下去沒什么負擔。這種想法其實是不對的。吃湯泡飯的時候缺乏咀嚼,沒有經(jīng)過太多的唾液消化過程就進入胃了,反而容易加重腸胃負擔。

2

三個技巧 煲出一鍋好湯

做出味道鮮美的湯,除了和食材以及搭配有關(guān),更重要的是火候、水量、放鹽時機,這3點都會影響湯的口感。

1火候:大火煮沸、小火慢燉

煲湯煮沸前用大火,為了使湯的味道更醇厚,沸騰后5分鐘可以轉(zhuǎn)為小火,這樣有利于更多的營養(yǎng)物質(zhì)釋放到湯中。

小提示

肉類焯水一定要冷水下鍋,這樣才能把肉質(zhì)里的血沫、雜物慢慢“逼”出來。如果熱水下鍋,會讓肉質(zhì)表面的蛋白質(zhì)立刻收縮,無法把血沫“逼”出來了。

2水量:約為食材的3倍

湯的風味也受到水溫度、水用量的影響。建議第一次水用量為食材的3倍左右,倘若中途發(fā)現(xiàn)水不夠,一定要加熱水,因為冷水會使肉質(zhì)收縮,破壞口感。

小提示

①千萬別拿草烏、海芋、斷腸草這些毒性很強的藥材熬湯。

②不適合做湯的食物主要有菠菜、牛皮菜、芹菜、竹筍、蔥頭、香菜等蔬菜,它們含有的草酸溶于水,進入人體后容易和鈣結(jié)合形成草酸鈣結(jié)石,危害消化系統(tǒng)健康。建議大家在做菠菜豆腐湯的時候,先焯水處理菠菜,去除大量草酸。

③適合做湯的食物主要有山藥、白蘿卜、海帶、蓮藕、冬瓜、絲瓜、番茄、大豆、蘑菇、玉米等,其營養(yǎng)成分流失較少,脂肪、嘌呤含量較低。

3放鹽時機:出鍋前再放

過早放鹽會使肉的蛋白質(zhì)凝固、水分排出,導致肉的口感變柴,另外湯的顏色也會變暗淡。一般在快出鍋時加鹽,能更好地控制攝鹽量,也可以根據(jù)口味在個人碗中加入適量的鹽。

3

秋季進補好湯推薦

鯽魚能健脾和胃、除濕利水,豆腐可生津潤燥、和中益氣,兩者搭配有很好的補益作用。

從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的角度來看,魚肉、豆腐都是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的食材,而且魚肉中富含的蛋氨酸正好能彌補豆腐中的不足,兩者搭配更利于人體對蛋白質(zhì)的吸收。

另外,鯽魚和豆腐的熱量、脂肪含量都不高,一起熬湯飲用有助于提升免疫力、降脂美容、養(yǎng)護血管。

(CCTV回家吃飯)

相關(guān)知識

清燉牛肉湯,掌握4個訣竅,燉出來湯汁鮮亮,味道鮮香還不腥
喝湯不慎,身體遭殃!掌握這3點,喝湯更健康!
清蒸魚時,這些竅門掌握了,肉質(zhì)鮮嫩無腥,比飯店還美味
燉牛肉湯,直接下鍋就錯了,牢記3個竅門,肉軟爛湯鮮美
清燉牛肉湯,頂住4個訣竅,燉出來湯汁鮮亮,味道鮮香還不腥
孕婦食譜湯竅門有哪些 孕婦什么時候喝湯最好
多喝這幾種營養(yǎng)湯,湯鮮味美,健脾養(yǎng)胃
如何炒金針菇才能美味可口?掌握這5個秘訣!
極致追求“鮮味”,用24年熬煮一鍋好湯
紅燒肉想要做的肥而不膩,掌握好這4個竅門,軟糯鮮香,入口即化

網(wǎng)址: 熬湯時,掌握這3個竅門,湯鮮味美,想不好喝都難!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12816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