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突發(fā)!凌晨接診超 300 人,一地突現「雷暴哮喘」擠爆急診

突發(fā)!凌晨接診超 300 人,一地突現「雷暴哮喘」擠爆急診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4月15日 09:33

上周末天氣變化劇烈,雷電、大風、冰雹、短時強降水混合型強對流天氣來襲。

據多家媒體報道,4 月 11 日凌晨,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短短 4 小時共接診了 310 名患者,均為「雷暴哮喘」患者。

視頻截圖

「雷暴哮喘」是一種什么的疾病?會帶來哪些危害,又該如何應對?

全球記錄 26 起,何為「雷暴哮喘」?

雷暴哮喘(thunderstorm asthma)是指當地附近發(fā)生雷暴后觀察到的急性哮喘病例的增加。顧名思義,雷暴哮喘只有在特定人群、特定氣象和環(huán)境因素同時具備時才會發(fā)生,因此比較少見。

出現了雷暴哮喘的患者往往表現為哮喘的典型癥狀,例如咳嗽、喘息和呼吸短促。這些癥狀通常在使用了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后會得到改善。

盡管少見,雷暴哮喘一旦發(fā)生,受到影響的人群數量可能非常龐大,在極少數情況下,雷暴性哮喘還可能致命。[1]

雷暴究竟為何會引發(fā)哮喘?這一疾病所涉及的氣象活動非常復雜。

雷暴發(fā)生時,花粉(和/或孢子)被溫暖的上升氣流卷入云底,風暴產生的離子電荷差異使得花粉(和/或孢子)破碎成更細的顆粒,同時,花粉(和/或孢子)吸收水分膨脹和破裂也會分解成更小的碎片。如直徑 >35µm 的黑麥草花粉經過這一過程,會被破碎成直徑 <3µm 的顆粒。

這些大量的微小顆粒被涼爽的下降氣流和陣風吹到地面,它們可以繞過鼻咽過濾,被吸入支氣管及細支氣管,通常會在幾分鐘內誘發(fā)急性支氣管痙攣。[1]

雷暴哮喘的機制示意圖(圖源:參考資料 1)

這種早期哮喘反應的特點是 IgE 介導的肥大細胞脫顆粒,導致氣道平滑肌收縮,以及粘膜水腫和粘液產生。隨后可能會出現持續(xù)的 Th2 淋巴細胞激活、炎癥細胞因子信號傳導和/或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從而使哮喘反應持續(xù)存在。

有統(tǒng)計顯示,迄今為止全球有記載的雷暴哮喘共有 26 起,其中,墨爾本記錄了 7 起,并于 2016 年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雷暴哮喘事件——數千人因雷暴出現哮喘癥狀,最終造成 10 人死亡。

一項對 2016 年墨爾本雷暴哮喘事件的分析研究[2]記錄,當雷暴氣流到達時,空氣中破裂的牧草花粉(grass pollen)粒數量增加了 250%,同時在風暴流出中觀察到 PM10 增加、相對濕度高、溫度降低和臭氧濃度低,這些變化都與破裂牧草花粉(grass pollen)水平增加相關。

研究還指出,在此次雷暴哮喘事件前 6 小時觀察到的高臭氧水平,可能是即將發(fā)生雷暴哮喘事件的關鍵早期指標。

而在我國,2018 年 9 月,陜西省榆林市記錄一起雷暴哮喘事件。一篇回顧性分析[3]納入了榆林市兒童醫(yī)院收治的 56 例雷暴哮喘患兒,其中超半數為首次發(fā)病(51.79%),有過敏性疾病史 48 例(85.71%),有過敏性疾病家族史 14 例(25.00%),過敏原包括蒿(78.57%),塵螨(55.36%),霉菌(50.00%)等。

2022 年 9 月 8 日,寧夏地區(qū)記錄一起雷暴哮喘事件。一項調查分析[4]納入了雷暴發(fā)生 24 小時內就診的 320 例雷暴哮喘患者,結果顯示,雷暴天氣發(fā)生后第 1h 至第 4h 內就診人數最多(52.7%),14 歲至 40 歲之間發(fā)病人數最多(58.4%),常見癥狀包括喘息(70.9%),氣急(64.4%),咳嗽(40.0%)及胸悶(12.8%)。

其中有 13.8% 患者既往有哮喘病史,78.1% 合并過敏性鼻炎,8.8% 合并蕁麻疹。輕度哮喘最多(92.8%),中重度較少(7.2%)無極重度哮喘,有 5 人收住入院治療。

花粉高峰 + 雷暴天氣,如何預防應對?

花粉高峰+雷暴天氣,是雷暴哮喘發(fā)生的關鍵因素。

作為全球范圍內第一大戶外氣傳過敏原,牧草花粉(grass pollen)被認為是引起雷暴性哮喘的重要過敏原之一。此外,真菌孢子和其他類型花粉(如橄欖花粉),也被認為與英國、意大利、加拿大的一些雷暴哮喘事件存在關聯(lián)。

以上一次雷暴哮喘發(fā)生的 2023 年為例。據當時內蒙古天氣播報,呼和浩特市花粉濃度高峰值與雷電發(fā)生落入呼和浩特市區(qū)時間一致。

2023 年 9 月 1 日呼和浩特市花粉濃度折線圖,四條曲線分別代表紅色:玉泉區(qū)、綠色:新城區(qū)、深藍色:賽罕區(qū)、淺藍色:回民區(qū)花粉濃度數值(圖源:內蒙古天氣)

2023 年 9 月 1 日 19 時呼和浩特市周邊閃電發(fā)生情況(圖源:內蒙古天氣)

多項研究認為,呼吸道過敏性疾病患者,如哮喘及花粉過敏性鼻炎的人群是雷暴性哮喘的高危人群,但也有研究顯示,超過 50% 的雷暴哮喘發(fā)作人群之前從未確診過哮喘,不過,其中約 26% 的人可能為潛在哮喘(latent asthma)患者。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變態(tài)反應科主任醫(yī)師、中華醫(yī)學會變態(tài)反應學分會前任主委王良錄表示:「出現雷暴哮喘的患者,絕大多數都是對花粉過敏,還有一小部分對真菌過敏。這些患者有的曾經出現過哮喘發(fā)作,有的并沒有,都屬于易感人群。

對于曾在花粉季節(jié)有過哮喘發(fā)作的患者來說,一定要接受正規(guī)的哮喘治療,如吸入糖皮質激素或糖皮質激素 +長效 β 受體激動劑,有條件的患者也可以在花粉季節(jié)之前,提前一個月接受抗 IgE 單抗治療,減少雷暴天氣哮喘的發(fā)生。」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變態(tài)反應科主任醫(yī)師、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變態(tài)反應醫(yī)師分會會長尹佳也建議:「對從無哮喘發(fā)作的花粉鼻炎患者,建議也備一支救急的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如吸入藥控制不佳者,可以選擇注射奧馬珠單抗。對已有哮喘的患者,一定堅持吸入平喘藥?!?/p>

在 2016 年 11 月 21 日的墨爾本雷暴哮喘事件中,哮喘入院人數增加了十倍,急診就診人數也有類似增加。35 名患者被送入重癥監(jiān)護室,5 名患者在醫(yī)院死亡,另有 5 人在等待救助時死亡。

2016 年墨爾本雷暴(圖源:新聞截圖)

一篇對墨爾本雷暴哮喘事件的總結性論文[5]指出,在事件中如何識別和管理患者尤為重要。

研究顯示,雷暴哮喘事件中大部分受影響的患者都沒有使用哮喘一線藥物——吸入型糖皮質激素(ICS)。因此,研究人員建議,可以在易受影響的花粉季節(jié),對被診斷為哮喘或有雷暴哮喘病史的人定期使用 ICS,同時充分控制過敏性鼻炎來控制哮喘,還可以采用特異性過敏原免疫療法進行脫敏誘導對相關過敏原的長期免疫耐受。

王良錄表示,應對雷暴哮喘,首先要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教育:「尤其是讓有過花粉季節(jié)哮喘發(fā)作史的患者應接受正規(guī)治療,另外也可以準備一些應急藥物,如短效 β 受體激動劑吸入劑等,一旦發(fā)作可以應急使用,盡快緩解癥狀。」

王良錄還提到了醫(yī)院與氣象、醫(yī)政部門的聯(lián)動:「衛(wèi)生行政主管部門以及氣象部門可以第一時間通知醫(yī)院做好應急準備,應對大規(guī)模的就診患者。同時通過各種媒體平臺發(fā)布預警,讓患者提高警惕,減少外出、及時用藥對癥治療,來減少或減輕雷暴哮喘的發(fā)作。」(策劃:z_popeye|監(jiān)制:gyouza、islay)

雷暴哮喘相關建議 圖源:根據專家建議整理

致謝:本文經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變態(tài)反應科主任醫(yī)師、中華醫(yī)學會變態(tài)反應學分會前任主委 王良錄 專業(yè)審核

題圖來源:央視新聞

參考資料:

[1]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501467/

[2]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7646293/

[3]劉芳,羅巧英,李元霞,等.2018年榆林地區(qū)56例兒童雷暴哮喘回顧性分析[J].中華臨床免疫和變態(tài)反應雜志, 2023, 17(1):22-26.

[4]嚴梅,靳泉鵬,褚嬌嬌,等.一起群體性雷暴哮喘的調查分析[J].寧夏醫(yī)學雜志, 2023, 45(3):270-273.

[5]https://www.jaci-inpractice.org/article/S2213-2198(20)31133-8/fulltext

[6]張珒珒,劉光輝,高亞東.雷暴性哮喘的易感因素與社會防治對策[J]. 2021.DOI:10.3969/j.issn.1673-5625.2021.03.011.

相關知識

有醫(yī)院4小時接診300多名雷暴哮喘患者 極端天氣引發(fā)健康警報
我國肺癌患者數;肝移植術監(jiān)測;雷暴哮喘患者激增;消化內鏡AI發(fā)布
哮喘診斷、監(jiān)測和慢性哮喘管理指南,最新發(fā)布
咳嗽變異性哮喘會自愈嗎
控制哮喘關鍵在于緩解期不停藥
韓國藝人丁一宇確診腦動脈瘤 出現突發(fā)頭痛要警惕
謹記哮喘急救方法,為自己健康負責
哮喘發(fā)作時的急救措施
過敏哮喘是怎么回事
過敏性哮喘的日常管理

網址: 突發(fā)!凌晨接診超 300 人,一地突現「雷暴哮喘」擠爆急診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139458.html

所屬分類:熱點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