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到什么標準,才算真正的健康?
2000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了健康的新定義,提出健康是指: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良好、道德健康和生殖健康,只有這五個方面都健康,才算真正的健康。
所以,要達到真正的健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僅要有一定的衛(wèi)生保健知識,鍛煉出強健的體魄;還應陶冶情操,培養(yǎng)良好的個性與人格,進行社會實踐能力和人際關系的訓練。這些都做到了,才是真正健康的人。
世界衛(wèi)生組織研究發(fā)現,健康長壽的影響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自我保健占60%;社會因素占10%;遺傳因素占15%;醫(yī)療因素占8%;氣候因素占7%。人類的健康長壽60%依靠自己,40%靠遺傳與客觀條件。所以自我保健最重要,不懂得自我保健的人健康肯定不及格,也肯定得不到健康。
人們的健康觀念隨著時代的不同經歷了不斷的變遷,早期認為“不得病就是健康”,發(fā)展到“長壽就是健康”,再發(fā)展到目前的觀念“健康長壽才算真正的健康”。
如今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污染源嚴重,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氣體,你呼吸一口空氣,身體的細胞就會受到傷害。水中也有很多有害物質,你喝一口水,身體的細胞也會受到傷害。食物中也有大量的有害物質,您吃飯菜,身體的細胞就已經受到了傷害。
我們的細胞時時刻刻受到了傷害,細胞不健康,由細胞組成的人體就很難健康!所以,當今世界尤其是中國,100%健康的人是很少的!
西醫(yī)學逐步將人體看成一個整體,看作是一個復雜的自適應系統(tǒng),互相連接的大腦和身體可以在合適的環(huán)境下進行自我調節(jié)以達到健康;人體類似于一片能夠進行自我調節(jié)的叢林,而不是一臺復雜的機器;不再把疾病看作必須用藥物或手術進行清除的破壞因素。人體的健康狀況是先天繼承的適應能力和所處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結果,也就是人體基因和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如果所處的環(huán)境非常惡劣(糟糕的飲食、污染重、充滿病毒、過敏原多等),適應能力不足以進行調解,我們就容易生病。
中醫(yī)學則很早就有整體觀念?!饵S帝內經》認為人體本身就是一個小天地,是一個完整的相互密切聯系的生命體;人是天地自然的一份子,人類要生存繁衍,就必須順應天地自然的變化,與之保持高度的和諧統(tǒng)一,只有避開不利的自然環(huán)境和氣候,才能防止病邪侵入人體產生疾?。蝗梭w的健康還受到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與制約,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融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身心健康。
健康新概念可以被量化為“五快”與“三良”。五快是用來衡量機體健康狀況的,包括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說得快和走得快。三良是用來衡量心理健康狀況的,包括良好的個性、良好的處世能力和良好的人際關系。
20世紀末,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健康提出了更具體的標準:
1.充足的精力,能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壓力,不感到過分緊張。
2.態(tài)度積極樂觀,大小事不挑剔。
3.善于休閑,睡眠充足。
4.能適應環(huán)境的各種變化,應變能力強。
5.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得當,身體勻稱。
7.眼睛明亮,牙齒清潔,眼瞼不發(fā)炎。
8.肌肉和皮膚富有彈性,頭發(fā)有光澤,無頭屑。
9.有良好的公德和修養(yǎng)。
10.對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負責,不影響、不損害他人的利益和健康,不偷竊,不吸毒。
素菜源自《營養(yǎng)防病圣典》
素材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侵權請聯系刪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