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刺激類:情緒胎教
情緒胎教
適合于懷孕初期開始進行,孕媽咪保持愉悅、穩(wěn)定心情,可促進大腦分泌腦內啡,有效緩解焦慮,同時對寶寶帶來正面影響,倘若孕期間,媽咪情緒煩躁不安、極度焦慮,這些負面情緒將導致寶寶心跳加速、情緒緊繃,因此孕期間,媽咪要盡量保持愉快的心情!
【做法】
媽咪可以聽輕音樂、冥想,保持整潔明亮的環(huán)境,或搭配規(guī)律的運動、健康的飲食,都能使媽咪情緒放松!
情緒胎教
聽覺刺激類:語言胎教、音樂胎教
語言胎教
宋學英院長表示,寶寶自18周起,因為聽覺器官逐漸發(fā)育,可以接收到聲音的刺激,而最直接方式便是媽咪對寶寶說話的聲音,寶寶在羊水里飄來飄去時,媽媽若對胎兒說話,寶寶便可透過震動覺方式感受到媽咪音頻的震動,感覺像是我們沉在水里時聽外界聲音,而非理解對話內容。此外,寶寶對于接收低頻聲音的能力較敏銳,因此,鼓勵爸比一起與媽咪進行語言胎教,爸比的嗓音較低沉,寶寶感受的程度會更強烈。當寶寶出生后,聽到爸比媽咪的聲音時,會產生安心感,且在哭鬧時較容易安撫。
【做法】
語言胎教(又稱對話胎教)在執(zhí)行過程中,建議爸比媽咪一起進行。如果已對腹中寶寶取了名字,可以透過輕聲呼喚,加強寶寶對該名字的熟悉度,未來出生后再聽到父母親呼喚自己的名字時,便能產生安全感。在說話過程中,爸比媽咪務必注意自己的語氣和音調,因為這些感覺都會確實傳遞給孩子。
最適合爸爸的胎教
音樂胎教
為什麼有人說要給胎兒聽些古典音樂?原因無非是古典音樂的音頻低,寶寶可以聽得較清楚,若像弦樂這種類高頻的音樂,對寶寶來說就只是模糊的雜音。宋學英院長說明,像莫札特小夜曲、巴哈G弦之歌、卡農等古典樂,因為它們的頻率與小孩子的心跳頻率相近,約1分鐘為120~160次,因此,當胎兒聽到這類音樂時,會感覺有人陪伴著他,情緒也較穩(wěn)定;且出生之后,這些古典音樂能再次發(fā)揮功用,安撫寶寶不安的狀態(tài)。又因為寶寶對于聲音的感受強烈,故應盡量避免處于嘈雜的環(huán)境之下,否則會導致寶寶情緒煩躁不安。
【做法】
執(zhí)行音樂胎教時,建議維持在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鐘左右。音樂選擇方面,建議固定時間撥放,且挑擇頻率較低的古典樂,寶寶可以聽得較清楚。當然有些胎教專家會主張選擇媽咪喜愛的音樂即可,但胎兒對于低頻的聲音感受度較高,因此,可在胎兒活動時給予古典樂,而平常寶寶在休息時,媽媽仍然可以聽自己喜愛的音樂保持心情愉快。若使用收錄音機播放音樂時,需距離媽咪肚子一米左右,不可直接靠近肚子;若使用胎教傳聲器,則可直接放在肚皮上。
“媽咪身心靈狀態(tài),是胎教的關鍵”
味覺刺激類:飲食胎教
飲食胎教
胎兒在媽咪肚子里時,會經由臍帶來吸收媽咪的養(yǎng)分,且寶寶在10周左右起會開始喝羊水,媽咪所吃下去的食物都會影響到羊水味道,宋學英院長解釋,雖然并非媽咪吃了什麼,羊水就會變成該食物的味道,但是如果媽咪能在孕期時攝取均衡且多樣化的食物,除了對于寶寶在腹中的生長發(fā)育有所幫助外,更能在寶寶出生后,使孩子對于食物的接受度高,與副食品、成人食物的銜接上較為迅速且容易,較不會出現嚴重挑食的狀況。
【做法】
飲食胎教十分簡單,媽咪只要掌握一個大原則:“三餐規(guī)律,飲食均衡”。規(guī)律是指用餐時間固定、分量固定,且三餐不能合併、暴飲暴食。食材部分也應該挑選含有大量維生素與營養(yǎng)成分的高營養(yǎng)價值食物,無論是蔬菜、水果、蛋白質等,都應該均衡攝取,不可偏食,且調理方式應越清淡越好。此外,孕媽咪一定要避免加工、刺激與低營養(yǎng)價值、高油高鹽的垃圾食物,最重要的是用餐過程中需保持心情愉悅。
視覺刺激類:光照胎教
光照胎教
胎兒在8個月大左右時,眼睛逐漸睜開,因此,在第三孕期(懷孕最后三個月)時進行光照胎教是最恰當的時機,太早容易造成胎兒眼睛的傷害。所謂光照胎教,便是透過光線的刺激,以利胎兒的視覺發(fā)育,并且讓總待在肚子里烏漆麻黑什麼都看不見的寶寶,感受到原來世界上還有光的存在。有些媽咪進行光照胎教的過程中,發(fā)現原本睡眠時間很長或睡覺時間隨興的胎兒,醒著的時間漸漸增加,等到寶寶出生后,調整作息會變得容易許多。像其他寶寶因為長時間在媽咪黑暗的肚子里,時常睡睡醒醒,又或者白天一直睡,出生后作息十分不正常,使爸比媽咪們頭痛無比。
【做法】
請媽咪準備光源較弱的手電筒,照射在腹部胎兒頭部的位置,每次約三分鐘左右,過程中可反覆開關手電筒,讓光線一明一滅的給予寶寶溫和刺激。而光照胎教務必要在寶寶醒著時候進行,否則可能會打亂寶寶的作息時間,因此,應循序漸進,讓寶寶醒著的時間自然慢慢增長。
觸覺刺激類:撫摸胎教
撫摸胎教
撫摸胎教是最有趣且最有成就感的一項胎教法,宋學英院長表示,雖然胎兒與媽咪隔著子宮與肚皮,但他仍能確實感受到爸比媽咪的存在,并且可以直接給予父母親回應,這會是一件非常有感覺的事。此外,有部分胎兒因受過撫摸胎教后,在感覺統(tǒng)合、體格與大動作等層面的發(fā)展都較順利,不易出現感覺統(tǒng)合失調的狀況。但媽咪要特別注意,如果曾有過一些狀況,如:早期宮縮、出血、早產與流產的話,則應避免進行撫摸胎教。
【做法】
媽咪在懷孕約16周時,可開始透過輕拍、撫摸的方式與寶寶互動,每天2~3次、時間長度約5~10分鐘,雖然寶寶不一定立刻會有反應,但他仍然可以感受到媽咪給予的安全感。當寶寶愈長愈大時,胎動也會逐漸變強,每當寶寶踢媽媽肚皮時,媽咪就可撫摸或輕拍同個部位,有時候寶寶會這樣跟媽咪玩了起來!此外,宋學英院長表示,若爸比媽咪與寶寶進行撫摸胎教時,配合說話的聲音,寶寶甚至可以分辨爸比與媽咪。
其它刺激類:情緒胎教、藝術胎教、運動胎教、知識胎教、催眠胎教
胎教領域中,胎教的種類十分多元,除了上述幾種常見的方式外,還有一些專家會提出其它胎教法,例如:藝術胎教的畫畫、參觀畫展、欣賞藝術作品,有助于寶寶腦部發(fā)展;運動胎教的戶外散步、孕婦瑜珈、游泳等;知識胎教的閱讀書籍、觀賞顏色豐富的文字圖卡,有助于增加寶寶記憶與感受;催眠胎教的冥想、靜坐、沉思等放松身心靈的活動;
這些胎教法的大原則都是:“讓媽咪保持在愉快的狀態(tài)下,使胎兒得以有穩(wěn)定、愉悅的感受?!币虼?,無論哪一種胎教法,首重就是帶給媽咪愉悅的感受。由此可知,讓媽咪獲得愉快感受、促進身體健康的活動,只要在不傷及胎兒的狀態(tài)下,都是好的胎教方式。
何時胎教最有效?
宋學英院長表示,許多家長執(zhí)行胎教時,心血來潮就按按肚子、拿音樂給寶寶聽,然而,胎兒有自己的作息時間,應該在寶寶醒著時候進行胎教才有用,否則媽咪爸比等于是把睡夢中的胎兒硬生生的吵醒。該如何判斷寶寶是睡還是醒呢?只要透過胎動即可得知,當寶寶活動時,多半都是清醒,特別是晚上及媽媽進食后,寶寶活動力特別強,此時進行胎教最有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