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淺談口腔正畸攝影

淺談口腔正畸攝影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5月14日 22:12

   上次分享正畸初診接診流程中的拍片與取模型,這篇文章分享一下口腔正畸攝影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

   照相在貫穿整個正畸治療流程,從前期定計劃到最后保持,甚至保持數(shù)年后的復查,都是重要的影像資料,也是我們學習的中藥資源。

   首先要明確口腔正畸攝影的意義:

   ①可以輔助我們進行正確的診斷、做矯治設計,記錄矯治過程以及進行矯治效果的評估;

   ②為科學研究或論文發(fā)表提供素材,從而推動治療技術的不斷進步;

   ③對于復雜疑難病例,可以分享交流談論;

   ④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也是重要的法律依據(jù)。

   口腔正畸攝影需要的基本器材:

  相機:一般都用佳能或索尼相機,跟拍口內(nèi)照片關系密切的幾個參數(shù)包括:

   ①光圈:相機鏡頭內(nèi)部用來控制進光孔的部件,調節(jié)曝光,控制景深。F值越大,光圈孔徑越小,進光量越少,曝光越小,圖片發(fā)暗,光圈越小,景深越深。景深是指當鏡頭焦距對準某一點時,其前后仍可清晰的范圍。它決定是把背景模糊化來突出拍攝對象,還是拍出清晰的背景。大景深前后清晰,小景深前后虛化。

   ②快門:是照相機用來控制感光片有效曝光時間的結構,快門的時間范圍越大越好??扉T的速度越慢,進光量越多,適合晚上拍攝。口腔科常用125-160。

   ③感光度(ISO):改變感光芯片里訊號放大器的倍數(shù)來改變ISO值,當提升ISO值時,放大器也會把訊號中的噪聲放大,產(chǎn)生粗微粒的影像。感光度控制畫面精細度,輔助調節(jié)曝光。光線不夠,可以把感光度調高。

   ④閃光燈強度:決定決定閃光燈輸出光亮強度,同光圈、快門、感光度協(xié)同決定整體曝光。

  口腔正畸攝影包含兩部分:面像和口內(nèi)像。

一、面像

    拍攝面像的目的是進行面型分析,又包括了正面分析與側面分析。正面分析包括:面型(長短寬窄等)、中線與對稱性、垂直比例、水平平面及面下1/3的分析。側面分析包括:面型(直凹凸等)、鼻唇角、審美平面、上下唇溝及下頜角等。

    面像分別拍攝正位,側身45°及側身90°肖像。

    正面部肖像主要用于觀察面部對稱性,以及美學平面與顱頜面的關系,如果面部和牙齒存在不對稱,影像中應能夠再現(xiàn),從而了解患者現(xiàn)有的顏面軟硬組織及容貌特征,預測矯治能達到的美學效果,避免矯治時只注意牙頜忽略容貌,伸至破壞面部的平衡與美觀。

    正面部肖像拍攝時采用均質背景,藍色或灰色為宜;直立或端坐,與背景間距10公分左右,保持頭、背、肩的直立,不要偏斜,面部肌肉自然放松,頭發(fā)向后梳,暴露兩耳,戴眼鏡者應將眼鏡摘下,患者瞳孔連線與地面平行。影像的構圖包括整個面部,鼻子大約在正中間,頭頂以上的空間預留照片縱向長度的1/10,下緣在鎖骨附近,左右緣與兩耳的距離對稱,拍攝時一定要保持相機水平,以患者瞳孔連線作為校正平面。

    正面部微笑像用于評估患者面部中線與牙列中線的協(xié)調性,微笑時是否露齦,笑線,顏面部對稱性、協(xié)調性以及是否存在其他畸形,拍攝時囑患者自然微笑,露出上前牙,其他拍攝要素同正面部肖像。

    側身45°肖像,囑患者側方旋轉45°,拍攝自然放松和微笑兩種狀態(tài),左右側均拍攝。取鎖骨以上顏面?zhèn)让?,頭發(fā)向后梳,暴露耳廓,面部肌肉群放松,對焦于近拍攝者側的顴骨區(qū)域,雙側對稱。

    側面部肖像,囑患者側身90°,分別自然放松和微笑像,構圖包括整個側面部,以髁關節(jié)位置作為影像中心,暴露耳朵,左右對稱。

圖片2.png

    口內(nèi)照片是對牙齒組織和軟組織的整體印象,各牙齒的位置、角度及長度之間的關系都能夠看到,可以全面展現(xiàn)出牙齦曲線,軟組織健康程度和存在的美學問題。 一般需要拍攝6張:牙尖交錯位時的正面、左右側及上下牙弓合面以及覆合覆蓋的特寫。

    拍攝全牙弓咬合影像時,一般要求患者端坐或呈45°體位躺于牙科椅上,由助手進行雙側牽拉,拍攝者上身前傾,左腳向前邁出,兩腳打開適當距離,穩(wěn)定身體。拍攝者上身前傾,左腳向前邁出,兩腳打開適當距離,穩(wěn)定身體。拍攝時,囑患者牙齒咬于正中,將口角拉鉤放于口腔前庭,再向兩側、向前拉緊,避免接觸到牙齒,暴露全部牙齒、唇側牙齦、粘膜、系帶和咬合關系。拉鉤手柄中央與咬合平面位于一條直線,拍攝者位于患者正前方,鏡頭平面與畫面上下緣平面平行且等距離,牙弓中線(如果正常)與畫面垂線中線一致。焦點于中切牙,構圖以上中切牙為中心,包含全牙列的牙齒、軟組織,盡量少暴露牽拉器,并將嘴唇排除在外。影像的水平中線是上頜前牙的切端連線,垂直中線是面部中線,左右頰間隙均等,從正中到左右的牙齒數(shù)量相等,咬合平面與鏡頭線呈水平(橫向),咬合平面均分構圖。

    覆合覆蓋影像,拍攝時體位與正位咬合像相同,拍攝側拉鉤適當向后牽拉,至少暴露完整的尖牙,拍攝者轉移至患者右側,平行于咬合平面拍攝,對焦中心位于尖牙。

    頰側咬合影像:完整的頰側咬合像以第一前磨牙為中線,包括整個牙列,可以清楚的看到后牙形態(tài)、排列及合關系;對于牙列缺損患者,還可以觀察對頜牙的伸長、鄰牙的傾斜問題,評價骨吸收等情況。

    拍攝時,拍攝者左手持側方口角拉鉤,向遠中、外牽拉,避免接觸到牙齒,暴露被攝側牙齒、牙齦、粘膜、系帶和咬合關系,右手持相機位于患者側前方,與患者成45°,助手持正位拉鉤輕輕牽拉對側口角,保證拍攝視野清晰。聚焦位置為第一前磨牙區(qū),拍攝包括整個牙列直至最后的磨牙,口角拉鉤中央與咬合平面位于一條直線,咬合平面與畫面上下緣平行且等距離。

    上下頜牙弓合面影像中可以反映牙弓形態(tài)、牙齒排列、切端位置等美學信息,是進行美學牙科相關治療前測量、計算、美學設計的重要影像,也是綜合治療前反映已經(jīng)存在的充填體、磨耗情況等問題的重要影像。

    拍攝上頜牙弓頜面像時,應調整椅位至患者幾乎呈仰臥位,拍攝者站在患者頭部,從上面拍照。助手站在患者左側,右手拿壓唇板牽開口周唇組織,左手拿三用槍將反光板輕輕吹干以保持視野清潔干燥。拍攝下頜時,拍攝者位于患者右側,助手左手拿壓唇板牽拉唇組織,右手拿三用槍吹干反光板。囑患者張大口,需注意反光板后端不要過于接近拍攝側牙齒,以避免形成雙重影像。拍攝時對焦中心在前磨牙咬合區(qū)連線的中點處,助手將患者的唇、頰組織向外充分牽拉,盡量使包括第二磨牙遠中的整個牙弓全部暴露出來,反光板的邊緣和嘴唇要盡量少進入構圖以內(nèi)。

圖片3.png

相關知識

口腔正畸
口腔正畸小課堂
淺談老年人口腔衛(wèi)生保健
淺談美食攝影
淺談替牙期兒童的口腔護理
口腔牙齒正畸科護理健康宣教(33頁)
解析口腔正畸遭遇的一些誤區(qū)……
正畸小知識:導致牙齒矯正后反彈的不良口腔習慣有哪些?
淺談兒童攝影構圖技巧
正畸治療期間是否需要定期檢查口腔健康

網(wǎng)址: 淺談口腔正畸攝影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25310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