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耳穴療法具體的適應癥,禁忌癥及注意事項

耳穴療法具體的適應癥,禁忌癥及注意事項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5月21日 01:31

所在欄目:中醫(yī)養(yǎng)生

耳穴療法是用針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廓穴位,進行保健和治療的一種方法?中醫(yī)經絡學說認為,人體的十二經絡都與耳有著直接聯(lián)系,當人體發(fā)生疾病時,耳廓上對應的區(qū)域就會出現(xiàn)一定的反應點,通過耳穴療法較強烈的良性刺激,可對人體進行動態(tài)調節(jié),發(fā)揮疏通經絡?調節(jié)氣血?解毒消炎?鎮(zhèn)靜止痛的作用,實驗研究也證明,通過刺激耳穴,可起到鎮(zhèn)痛?提高機體免疫力?調節(jié)軀體內臟功能的作用,最終達到防病?治病?保健強身?美容護膚的功效?

(1)耳穴分布

耳廓就象一個頭朝下?臀向上的倒置蜷縮在母體子宮中的“胎兒縮影”,各內臟?肢體及其他組織器官,在耳廓上一般都有相應的部位,其分布規(guī)律是頭面部對應全息穴區(qū)在耳垂或耳垂鄰近;與上肢對應的全息穴區(qū)在耳舟;與軀干或下肢對應的全息穴區(qū)在對耳輪和對耳輪上?下腳;與內臟對應的穴位集中在耳甲艇與耳甲腔;耳甲艇對應腹腔;耳甲腔對應胸腔;耳輪角對應膈肌;消化系統(tǒng)在耳輪腳周圍環(huán)形排列;屏間切跡對應內分泌腺?

詳解血瘀體質:血瘀體質的表現(xiàn)癥狀,自測題,怎么調理,食療藥膳

(2)常用方法

耳穴的刺激方法較多,在養(yǎng)生保健中常用方法如下?

①毫針法:是利用毫針針刺耳穴,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常以選定耳穴作為針刺點,針刺前嚴格消毒,一般選用坐位,用26-30號粗細的0.3-0.5寸的不銹鋼毫針?進針時,醫(yī)者左手拇?食二指固定耳廓,中指托住針刺部的耳背,然后用右手拇?食二指持針,用快速插入的速刺法或慢慢捻入的慢刺法進針,刺入深度一般以刺入皮膚2-3分?達軟骨后毫針站立不搖晃為準,行針手法以小幅度捻轉為主,刺激強度應根據患者的病情?體質?耐痛度而靈活掌握,留針時間一般15-30分鐘,慢性病?疼痛性疾病留針時間可適當延長,小兒?老人不宜多留?

王波:長高貼敷方的配方與用法,功效與禁忌,長高,命門穴,生長激素

②壓丸法:在耳穴表面敷貼壓丸的一種簡易療法,既能持續(xù)刺激穴位,又安全無痛,目前廣泛應用于養(yǎng)生保健,多選用王不留行籽進行敷貼,每日患者可自行按壓3-5次,每次每穴按壓30-60秒,3-7日更換1次,雙耳交替?刺激強度視患者情況而定,一般兒童?孕婦?年老體弱?神經衰弱者刺激較弱,急性疼痛性病癥刺激宜強?

③埋針法:是將皮內針埋入耳穴治療疾病的方法,適用于慢性疾病和疼痛性疾病,能夠持續(xù)刺激?鞏固療效和防止復發(fā)?使用時,左手固定常規(guī)消毒后的耳廓,繃緊埋針處皮膚,右手用鑷子夾住已消毒的皮內針柄,輕輕刺入所選耳穴,一般刺入針體的2/3,再用膠布固定?大多埋患側耳廓,必要時可埋雙耳,每日自行按壓3-5次,每次留針3-5日?

④刺血法:先按摩耳廓使其充血,嚴格消毒后,用三棱針點刺法快速刺入?退出,并輕輕擠壓針孔周圍,使之少許出血?最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壓針孔?隔日一次,急性病可一日二次?

林洪生:沙參玉竹麥冬湯的功效與作用,做法,潤肺,清肺,防腫瘤

⑤耳廓按摩:耳廓按摩是以按?摩?捏?搓?揉?掐?點?提?拉等手法作用于耳廓穴位達到防治疾病的外治法?綜合了耳穴?按摩二者為一體,能激發(fā)經穴效應,通過經絡?神經?體液?淋巴等傳遞來改善血液循環(huán),增加和調理體內免疫機能,達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目的,古今醫(yī)書多有論述,很早就有“以手摩耳輪,不拘遍數,補其腎氣,以防聾聵”的記載?

(3)適應癥

耳穴療法簡單易行,便于操作,且安全無毒,適應癥廣,不僅對功能性疾患有良好的調整和改善,而且對某些器質性疾患也有—定療效,還可用于預防保健?鎮(zhèn)痛麻醉等?主要適應癥包括:

①各種疼痛性疾病:耳穴治療最大特點是止痛,對疼痛疾病療效最顯著?

可用于扭傷?切割傷?骨折?燙傷等外傷性疼痛,日常用于減少或代替止痛麻醉藥,五官?腦外?胸?腹?四肢等各種手術后所產生的傷口痛?疤痕痛?麻痹后的疼痛,乳腺炎?脈管炎?靜脈炎?丹毒?前列腺炎?膀胱炎?扁桃體炎?咽炎?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炎癥性疼痛,頭痛?三叉神經痛?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等神經性疼痛?

②各種炎癥性疾病:如中耳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體炎?急性結膜炎?腮腺炎?大葉性肺炎?胸膜炎?氣管炎?胃炎?腸炎?闌尾炎?膽囊炎?附件炎?盆腔炎?子宮頸炎?睪丸炎?風濕性關節(jié)炎?末梢神經炎等?

③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紫癜?過敏性結腸炎?結節(jié)性紅斑?紅斑狼瘡?風濕熱?蕁麻疹?藥物疹等?

④內分泌代謝及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癥?甲狀腺機能亢進?急性甲狀腺炎?尿崩癥?垂體瘤等?

⑤功能性疾病:如內耳眩暈癥?心律不齊?高血壓?多汗癥?性功能障礙?眼肌痙攣?面肌痙攣?神經衰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小兒多動癥?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內分泌失調等?

⑥預防保健作用:可用于感冒的預防;預防暈車?暈船;此外,還具有美容?減肥,催產?催乳?戒煙?解酒?解毒等功效?

(4)禁忌癥

①習慣性流產的孕婦禁止耳針?

②耳廓凍傷或有炎癥者,禁止耳針?

③過度疲勞或身體極度衰弱者,禁止耳針?

④患有嚴重器質性病變和重度貧血的患者不宜耳針?

⑤耳廓上有濕疹?潰瘍等,不宜耳針?

(5)注意事項

①針刺前要嚴格消毒耳廓以及針具,防止發(fā)生感染?

②對年老體弱或初次接受耳針治療的患者,治療前應適當休息,手法應輕柔,刺激量不宜過大?

③每次耳穴壓丸不宜過多,一般3-5穴便可,最多不宜超過10個?

④貼壓后患者自行按摩時,以按壓為主,切勿揉搓或過度重按?

⑤婦女懷孕期間也應慎用,尤其不宜用子宮?盆腔?內分泌?腎等耳穴?

⑥對嚴重心臟病?高血壓患者不宜進行強烈刺激?

⑦耳針治療注意防止發(fā)生暈針?

⑧治療期間避免耳廓部著水而使膠布脫落?

⑨耳穴貼壓一般療程較長,應持之以恒?

相關內容推薦

減肥 肥胖 感冒 糖尿病 高血壓 蕁麻疹 麻疹 心臟病 關節(jié)炎 丹毒 月經不調 頭痛 血壓 風濕熱 懷孕 流產 哮喘 肥胖癥 貧血 神經衰弱 眩暈 膽囊炎 骨折 功能性子宮出血 腮腺炎 濕疹 心律不齊 過敏 戒煙 胸膜炎 宮頸炎 脈管炎 肺炎 過敏性紫癜 乳腺炎 前列腺炎 紫癜 紅斑狼瘡 習慣性流產 小兒多動癥 過敏性鼻炎 急性結膜炎 牙周炎 止痛 潰瘍 胃炎 孕婦 護膚 王不留行 疤痕 炎癥 疼痛 神經痛 解酒 痙攣 坐骨神經痛 鼻炎 扁桃體炎 燙傷 咽炎 氣管炎 美容 月經 風濕 暈車 暈船 風濕性關節(jié)炎 手術 性功能障礙 內分泌失調 中耳炎 消炎 疲勞 腸炎 穴位 闌尾炎 眩暈癥 咽喉炎 面肌痙攣 出血 扶正祛邪 慢性病 扶正 祛邪 喘 結腸炎 多汗癥 對耳輪 膀胱炎 前列腺 按摩 免疫力 軟骨 耳穴療法 凍傷 催乳 咽喉 扁桃體 子宮 宮頸 耳穴治療 變態(tài)反應 甲狀腺 扭傷 麻痹 坐骨神經 解毒 三叉神經 三叉神經痛 器質性病變 紅斑 濕熱 性病 睪丸 子宮出血 割傷 慢性疾病 末梢神經炎 刺血 耳背 甲狀腺炎 膽囊 膈肌 通經絡 睪丸炎 盆腔炎 乳腺 消毒 內分泌 垂體瘤 過敏性哮喘 壓丸法 消化系統(tǒng) 生殖系統(tǒng) 疏通經絡 經絡 延年益壽 全息穴 體質 體液 喉炎 按壓 行針 暈針 留針 三棱針 皮內針 埋針法 耳穴 耳穴貼 經穴 氡 苯 感染 關節(jié) 蔥 腎氣 過敏性結腸炎 消化 氣血 針刺 靜脈炎 淋巴 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 垂體 尿崩癥 美容護膚 結節(jié) 痰 濕 多汗 耳針 植物神經 多動癥 結膜炎 麻醉 糖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相關知識

耳穴療法具體的適應癥,禁忌癥及注意事項
梅花針療法具體的適應癥,禁忌癥及注意事項
埋線療法的適應癥、禁忌癥以及注意事項
穴位注射療法的適應癥及禁忌癥
冷療法的適應癥及注意事項
穴位埋線療法適應癥、禁忌癥及治療反應
心電監(jiān)護的適應癥、禁忌癥及注意事項
激光治療的適應癥與禁忌癥
應用電針法治療的適應癥及禁忌癥
拔罐的注意事項及禁忌癥

網址: 耳穴療法具體的適應癥,禁忌癥及注意事項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29671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