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驟降,這類疾病高發(fā),長寧醫(yī)生提醒→

2025-02-09 18:13 ·上海 ·上海長寧官方網易號
連日的低溫導致區(qū)內各醫(yī)院骨科門診量激增,患者大多以膝骨關節(jié)、髖關節(jié)、指骨關節(jié)疼痛為主。專家提醒:除了注意手部、腰部、膝蓋、踝關節(jié)保暖外,日常還要注意飲食調理和健康管理。
提到骨關節(jié)疾病的中醫(yī)病機理論,天山中醫(yī)醫(yī)院骨傷科主任醫(yī)師孟魏魏指出,寒邪侵襲與正氣不足是主要原因。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醫(yī)理論認為‘寒邪’是外界的一種致病因素,具有收斂和阻滯經絡的作用。老年人由于體質虛弱、正氣(機體的抗病能力)不足,難以抵御外寒入侵,從而形成虛寒或寒濕痹等證型,導致寒邪停留于關節(jié)部位,使疼痛加劇。”孟魏魏說,“患者典型表現為關節(jié)疼痛、僵硬、遇寒加重,局部可感受寒冷或有沉重感?!?/p>
在寒冷的季節(jié),如何保護關節(jié),盡量減少疼痛的發(fā)生?孟魏魏建議→
物理保暖與熱療
膝關節(jié)、肘關節(jié)等重點部位使用保暖護具(如羊毛護膝),避免直接暴露于冷空氣中。
采用熱敷(40℃左右,每次15-20分鐘)或紅外線理療儀,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關節(jié)僵硬;可選用溫經散寒的雷火灸貼或艾絨貼,貼敷于犢鼻(膝眼)、足三里、腎俞等穴位;可用桂枝、艾葉、紅花、透骨草各30g煎煮后熏洗患處,每日1次,通絡散寒;可用艾條懸灸關元、命門、血海等穴,每次15分鐘,溫補腎陽以固本。
保持室溫18-22℃,濕度40-60%,避免空調直吹關節(jié)。
運動康復管理
推薦水中運動(水療)、騎固定自行車,減輕關節(jié)負荷,每日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如坐位抬腿),增強關節(jié)穩(wěn)定性;每日2次被動-主動關節(jié)屈伸訓練(如踝泵、膝關節(jié)屈伸),防止粘連。
可進行經筋推拿,沿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循行部位點按揉捏,重點松解阿是穴(痛點);可學習傳統(tǒng)功法,太極拳“云手”“摟膝拗步”動作增強下肢協(xié)調性,八段錦“兩手攀足固腎腰”拉伸關節(jié)。
體重與營養(yǎng)干預
BMI控制在18.5-24.9,每減輕1kg體重可降低膝關節(jié)負荷4kg;補充維生素D(800-1000 IU/d)、鈣(1000-1200 mg/d)及Omega-3脂肪酸(如深海魚油),抑制炎癥因子。
可適當食用當歸生姜羊肉湯(溫陽散寒)、杜仲豬腰湯(強筋壯骨),可適量飲用黃酒煮姜片(活血驅寒),忌生冷瓜果。
此外,孟魏魏也指出,門急診中因摔傷導致骨折的患者逐步增加,其中不乏高齡患者,最多見的就是骨質疏松性骨折,主要包括橈骨遠端、肱骨近端、胸腰椎骨折和髖部骨折。
“老人在冬天跌倒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低溫會影響血液循環(huán),導致四肢的關節(jié)活動僵硬,直接或間接引起腦血管疾病、骨關節(jié)疾病的發(fā)生和加重;另外天冷衣物穿的較多,導致肢體活動不夠靈活等也是重要原因?!泵衔何赫f。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因此,建議在寒冷季節(jié),老年人要增加曬太陽的時間,一周2至3次,每次20至30分鐘,有助于防治骨質疏松,減少跌倒風險;“小老人”可以做一些抗阻訓練、步態(tài)、靈活性練習,以及太極和八段錦等,以增加腿部力量和保持平衡的鍛煉?!袄侠先恕眲t要維持適量的身體活動,比如散步,必要時使用手杖。鍛煉要注意選擇光線好、路面平、不擁擠的地方作為運動場所;當改變體位時應遵守“三部曲”:平躺30秒、坐起30秒、站立30秒,再行走,避免突然改變體位,站立不穩(wěn)而跌倒。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源于網絡
撰稿:趙 立
編輯:程 前
責編:王 博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