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健康安全減肥,一直是消費者關注的熱點問題。近日,消費日報記者接到多位消費者投訴稱,其遇到了體重管理服務品牌“綠瘦”的連環(huán)營銷套路。投訴者表示,綠瘦客服起初以虛假承諾誘導下單,后在服務期間,對減重效果不佳則以各種“嚴重后果”和“科學建議”為由,再次誘導消費者購買價格超萬元的套餐,導致消費者不僅損失了上萬元財產,更對身心健康帶來嚴重影響。
宣稱“30天瘦15斤”
2023年3月6日,云南消費者王女士向記者表示,自己通過微信添加了一名綠瘦健康管理人員,起初被勸說花費468元購買了 “30天瘦15斤”的產品?!斑@位健康管理人員給我推薦了一個綠瘦顧問,并告知我之前購買的是‘啟動產品’,進入減重期需要花費2900元重新購買分解脂肪的產品。”王女士表示,自己再次下單后又被勸說“分解脂肪后還需要購買代謝脂肪產品”?!爱斘也煊X問題并拒絕繼續(xù)付款后,顧問嚇唬我說,有一名女士中途停用產品,導致乳房被切除。如果脂肪分解完不代謝掉,就會流到內臟、血管里,造成堵塞和嚴重后果?!痹撓M者表示,最終自己的體重不僅未降低,反而出現了腹瀉腹痛、小便異常等問題。
記者看到,與王女士有相同遭遇的消費者并不在少數。一位來自四川的投訴者在黑貓投訴平臺稱,自己起初在某短視頻平臺購買了價格不到50元的減肥鞋墊,綠瘦銷售人員隨后以“減糖原”“分解脂肪”“代謝脂肪”等階段,誘導該消費者先后購買650元、2300元及9600元產品。
消費者質疑“套路營銷”
記者在綠瘦官方平臺“綠瘦健康”的宣傳內容中看到,其宣稱在業(yè)內首創(chuàng)并發(fā)布“五力合一”的科學服務模式,通過體重管理規(guī)劃師、營養(yǎng)顧問、運動顧問、心理咨詢顧問、服務管家等專業(yè)角色,多維度提供服務,幫助客戶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真正實現長效、科學的體重管理與健康服務。
3月8日,自稱遭遇“連環(huán)營銷套路”的河北廊坊消費者李女士向記者表示,自己57歲的母親通過某電商購買了一款具有減肥功能,售價為89元兩雙的磁石按摩鞋墊后,被綠瘦顧問以產品使用指導為名聯系,并于2022年11月、12月先后下單100元、3800元和19800元購買了套餐進行減重。
“他們先告訴你100元可以減肥,然后在讓你買3800元的產品,然后以身體指標不合格為名再次誘導購買升級套餐,其實所謂的產品就是一些益生菌飲料?!庇浾咄ㄟ^該投訴者提供的產品清單看到,總價為19800元的升級套餐中,除了4盒綠瘦D28蛋白棒、5盒綠瘦烏梅青梅混合果汁飲料、4盒綠瘦高纖果樹燕麥奶昔固體飲料等普通食品外,其他均為制定膳食、日常關懷、心理疏導等“服務項目”。
“他們還讓我母親三天不吃飯只吃這些產品。而且顧問會每天打電話‘問候’,但實際上就是通過告訴你為什么瘦不下來,再讓你下單買其他產品。”該投訴者表示,更氣憤的是,當自己聯系綠瘦顧問想要退款,還被對方形容“不支持母親減肥”“不是親女兒”“沒孝心”,“可笑的是,客服還多次強調,他們‘賣的不是產品而是服務’。這種服務真的科學合理嗎?!”
“老品牌”綠瘦成投訴熱點
3月13日,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看到,圍繞“綠瘦”的投訴高達900余條,其中大量內容涉及產品副作用、消費欺詐、虛假宣傳及連續(xù)哄騙、誘導消費。在3月新增的十余條投訴中,涉及連環(huán)“套路”誘導下單的投訴內容過半。
記者登錄某電商平臺綠瘦官方旗艦店看到,該品牌目前在售的產品除了少量保健品外,消費者上述提到套餐中的蛋白棒、果汁飲料、奶昔固體飲料等均為普通食品,并不具備減肥的保健功能。
3月13日,記者聯系了綠瘦集團客服部門,希望就消費者投訴的有關問題進行了解。3月14日,綠瘦相關人員回復稱,其產品及平臺運營均在相關部門的監(jiān)管下合法運營,且對于工作人員有相應的監(jiān)管機制,其他的無法提供更多具體信息。但該人員強調,關于記者提及的相關投訴情況已完成退費。
綠瘦相關人員還表示,目前只要有消費者投訴,其承諾24小時為消費者解決問題,處理投訴,為消費者提供更貼心專業(yè)的服務。
律師:如屬實則構成虛假宣傳
就以上問題,記者采訪了北京中征律師事務所楊蘭芳律師。楊律師表示,如果客服人員先承諾減重效果,又以各種理由解釋產品減重效果不佳,并誘導購買高價套餐,則其相關行為已經構成虛假宣傳。
對于消費者反映銷售過程中,綠瘦顧問以嚴重后果或惡性案例“逼單”的行為,楊律師指出,如果消費者反映的情況屬實,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條規(guī)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經營者有虛假宣傳行為的,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guī)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guī)定的,依照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執(zhí)行;法律、法規(guī)未作規(guī)定的,由相關監(jiān)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jié)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可以責令停業(yè)整頓、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
最后,楊律師表示,消費者在購買減肥產品或服務時,首先要理性選擇適宜自身身體條件的減肥產品及服務,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之前要充分了解該產品(服務)的具體信息,內容以及相關禁忌;此外,消費者還要提高辨別虛假廣告的能力,避免因為輕信相關宣傳上當受騙。在購買相關產品或服務后要保留好相關支付記錄、發(fā)票等憑證。來源:消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