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春困雖然不是病 打瞌睡可能也會要命

春困雖然不是病 打瞌睡可能也會要命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0年05月03日 08:40

  “春困”究竟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是不是一種疾病的體現?春困的表現嚴重會帶來哪些危害?如何預防春困及春困可能引發(fā)的疾病?

引起春困的原因 春困怎么緩解 春困有哪些危害

  春困引起的原因有哪些

  1、‘春困’通常出現在早春時節(jié),其主要原因在于,人體生物鐘尚未與季節(jié)交替的晝夜變化調節(jié)一致。簡而言之,春天光照時間增長,陽光早早地將人從睡夢中催醒,然而身體的生物鐘卻沒有到達‘醒’的時間點,自然會覺得困倦、疲乏。

  人體生物鐘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基因等自身因素,二是光照、飲食、行為方式等外界因素,其中,光照是主要的外界影響因素。

  褪黑素是人體最強的生物鐘信號,而日光照射是調節(jié)褪黑素分泌節(jié)律的主要途徑。這種能夠使黑色素細胞發(fā)亮的胺類激素有縮短入睡、覺醒時間,改善睡眠質量的功效,從而具備較強的調整時差功能。尹國平指出,通常人體內的褪黑素水平在凌晨2—3點時達到高峰,使人進入熟睡狀態(tài);凌晨4—5點時停止分泌;6—7點以后,殘留的褪黑素便被身體代謝掉,不再發(fā)揮作用,從而讓身體真正清醒過來。春季來臨之時,天明時分越來越早,這是大自然催促人清醒的信號。然而此時體內往往還殘留一定量的褪黑素,讓人犯困。當然,光照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從而使人逐漸將生物鐘調節(jié)成“天人相應”的狀態(tài)。

  這種調節(jié)機制需要一定的時間,在這一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春困’的現象。

引起春困的原因 春困怎么緩解 春困有哪些危害

  2、除了天人和諧的本源需求外,還有許多輔助因素在“作怪”。尹國平介紹,活動量、溫度、睡眠結構等都會產生影響。

  活動量是睡眠驅動的重要因素。白天活動量越大,人們就越需要充足、高質量的睡眠。一年之計在于春,這也是古時以農耕經濟為主的人們更容易出現“春困”的原因。

  3、再者,冬春轉換的時節(jié),由于生物鐘的調整滯后于日夜時長的變化,使睡眠結構紊亂,深度睡眠時間一定程度上減少;此外,晨起時五羥色胺、可的松等興奮性激素水平尚處于低位,也都成為“春困”的幫兇。

  值得注意的是,網絡上流行著一種說法,認為春困是由大腦缺氧缺血導致。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科學依據,大腦一旦缺氧缺血,就會通過提高呼吸頻率、深度以及心率加以調節(jié),讓身體處于一種警戒狀態(tài),反而不太可能困倦。

引起春困的原因 春困怎么緩解 春困有哪些危害

  春困也很危險

  嚴格意義上講,‘春困’并非疾病,是人體本身適應自然的過程,通常不會對身體有危害。但春困可能會誘發(fā)交通事故,并可能會給老年人群增加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老年人的生物鐘節(jié)律性不如年輕人,對隨季節(jié)轉換而來的生物鐘調節(jié)會表現得更為不敏感,更容易受到干擾,有可能影響心腦血管代謝功能,增加相關疾病的風險。

  如何才能減少“春困”的程度呢?

  調節(jié)生物鐘,光能夠發(fā)揮重大作用。在春季早晨、上午時多曬陽光,此時的陽光中藍光占比較高,可促進人體內五羥色胺等興奮激素分泌,抑制褪黑素,使大腦保持清醒;還應保障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盡量不晚睡、不熬夜,即便偶爾晚睡,次日早晨也不要睡懶覺,從而能夠讓大腦明確地接收到“白天”和“黑夜”的信號。

  還有很多調節(jié)生物節(jié)律的因素,如飲食、行為等。千萬不要把‘春困’當成小事,要重視起來,盡量規(guī)避其潛在的風險。

(責任編輯:廖露)

相關知識

春困雖然不是病 打瞌睡可能也會要命
春困不是病 中醫(yī)有哪些緩解春困的妙招
春困背后隱藏了3種病 日常如何預防春困
“春困”咋辦 中醫(yī)支招緩解春困
春困怎么辦?春困要如何預防
染上春困怎么辦 如何舒緩春困
如何緩解春困 教你6個妙招
春困到來 6種癥狀當心是疾病預警
緩解春困的飲食食療方
中醫(yī):春困在于氣血失調

網址: 春困雖然不是病 打瞌睡可能也會要命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3418.html

所屬分類:熱點

推薦資訊